APP下载

孕产妇潜在抑郁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2022-06-14胡美丽

交通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孕产妇产科公婆

胡美丽

(保定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河北 071000)

抑郁是孕妇、产妇群体的重要健康风险,对孕产妇及婴儿的健康有重要影响[1-3]。既有研究对孕产妇抑郁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取得了一些共识[4-5]。健康医疗类因素是孕妇、产妇群体抑郁风险影响因素的重要来源[6],同时以家庭为主体的社会支持类因素对孕妇、产妇群体的抑郁风险也有重要影响,共同组成孕产妇抑郁风险的主要因素来源[7-8]。本研究随机抽取2017年6月—10月于我院就诊的孕产妇343例,分析孕妇群体和产妇群体抑郁状况和抑郁风险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孕产妇343例,其中孕妇171例,产妇172例。纳入标准:(1)正常围产期;(2)具有阅读、交流能力,可以配合完成问卷调查;(3)自愿参加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343例孕产妇平均年龄28.60±4.22岁,平均胎次1.46±0.55次;教育水平:高中以下145例(42.27%),大专及以上198例(57.73%);户籍:非农业112例(32.65%),农业231例(67.35%);单位类型:个体、私企277例(80.76%),非个体、私企66例(19.24%);有产科合并症75例(21.87%),无产科合并症268例(78.13%);有引产史58例(16.91%),无引产史285例(83.09%)。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个人基本状况包括年龄、户籍、单位类型等;生育史包括胎次、引产史;家庭关系包括配偶关系、公婆关系。胎次高表明孕产妇有成功的分娩史,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健康医疗因素。配偶关系和公婆关系采用1~5级评分,分别表示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抑郁评估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得分范围0~30分,0~8分为正常,9~12分为潜在抑郁,13~30分或有自杀倾向(量表第10题)为存在抑郁[9]。本研究将9分以上或有自杀倾向界定为潜在抑郁风险。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EpiData 3.1软件双核双录数据,STATA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潜在抑郁风险的影响因素。

2 结 果

2.1 孕产妇抑郁风险单因素分析 343例孕产妇中150例(43.73%)存在潜在抑郁风险,172例产妇中48例(27.91%)存在潜在抑郁风险,171例孕妇中102例(59.65%)存在潜在抑郁风险,产妇潜在抑郁风险低于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大专及以上教育水平孕产妇潜在抑郁风险低于高中及以下孕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抑郁风险孕产妇配偶关系和公婆关系评分高于无风险孕产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孕产妇潜在抑郁风险单因素分析 ±s,例(%)

表1 孕产妇潜在抑郁风险单因素分析 ±s,例(%)

因素 无抑郁风险 有抑郁风险 χ2/t值 P值年龄(岁) 28.60±4.06 28.61±4.45 0.0235 >0.100教育水平 高中以下 67(46.21) 78(53.79) 10.334 <0.001大专及以上 126(63.64) 72(36.36)户籍 非农业 66(58.93) 46(41.07) 0.0478 >0.100农业 127(54.98) 104(45.02)个体、私企单位 否 38(57.58) 28(42.42) 0.057 >0.100是155(55.96) 122(44.04)胎次(次) 1.47±0.55 1.46±0.57 0.105 >0.100产科合并症 无 148(55.22) 120(44.78) 0.543 >0.100有45(60.00) 30(40.00)引产史 无 162(56.84) 123(43.16) 0.226 >0.100有31(53.45) 27(46.55)配偶关系(分) 1.29±0.65 1.75±0.81 5.896 <0.001公婆关系(分) 1.45±0.61 1.95±0.87 6.280 <0.001

2.2 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潜在抑郁风险低于孕妇约77%(P<0.001),提示潜在抑郁风险随着分娩完成而下降。年龄每增长1岁,孕产妇潜在抑郁风险提高约7%(P<0.100),其中产妇提高约16%(P<0.001),而孕妇无明显增加。教育水平越高,孕产妇潜在抑郁风险越低,降幅约69%(P<0.001),其中孕妇降幅约为77%(P<0.10),但教育水平对产妇无显著影响。胎次越高,孕产妇潜在抑郁风险越低,降幅约51%(P<0.01),其中孕妇降低约50%(P<0.100),产妇降低约56%(P<0.100),表明“积极”孕产经验(胎次)会降低孕产妇潜在抑郁风险。“消极”孕产经验(产科合并症、引产史)对孕产妇潜在抑郁风险无显著影响。配偶关系差会增加孕产妇潜在抑郁风险约177%(P<0.001),公婆关系差会提高孕产妇潜在抑郁风险约72%(P<0.001),提示家庭支持类因素对产妇潜在抑郁风险的影响更大。城乡户籍、单位类型对孕产妇的潜在抑郁风险无显著影响。

表2 孕产妇潜在抑郁风险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关注孕产妇心理健康是我国妇女、儿童健康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应从影响孕产妇心理健康的因素着手,建立和完善全要素、全过程、全周期整合型孕产妇精神健康风险防治体系,促进孕产妇身心健康发展。

本研究结果发现,43.73%孕产妇存在潜在抑郁风险,其中59.65%孕妇存在潜在抑郁风险,高于产妇的27.91%。这符合分娩前后孕妇所面临的不同处境,产妇因完成分娩而压力骤减,心理状况随之好转,而孕妇在等待分娩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更需要各方面的关注、帮助,抑郁风险预防前置更为重要。生育史影响孕产妇潜在抑郁风险,“积极”孕产经验(胎次)显著降低孕产妇潜在抑郁风险(特别是产妇群体),而“消极”孕产经验(产科合并症、引产史)对孕产妇抑郁风险无显著影响。健康医疗类因素影响孕产妇潜在抑郁风险,“积极”的经验和信号(成功分娩史)对孕产妇(尤其是孕妇)有显著的安慰、鼓励作用,提示在孕产妇照护中要重视优势视角和赋能方法的使用。家庭关系影响孕产妇潜在抑郁风险,配偶关系、公婆关系越差,孕产妇潜在抑郁风险越高,对产妇的影响程度更大,上述发现与有关研究结果一致[10-11]。说明应为孕产妇提供稳定、持续的家庭支持,尤其产妇对家庭支持更敏感,需格外重视。教育水平高会显著降低孕妇潜在抑郁风险,但对产妇影响不显著。产妇年龄越大,发生潜在抑郁风险越高,而对孕妇无明显影响。

综上所述,孕产妇年龄、受教育程度、孕产经验及家庭支持是影响孕产妇潜在抑郁风险的因素,应充分认识这些因素对孕妇和产妇影响程度的差异性,制定针对性精神健康防治体系,保障孕产妇的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

孕产妇产科公婆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恩怨如污垢
2014—2018年陕西省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护理干预在预防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下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烦恼,公婆搬过来住了
烦恼,公婆搬过来住了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湖南省长沙市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浅谈产科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