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思想政治深度教学实践

2022-06-14陈子尧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67期
关键词:深度教学高中思想政治劳动教育

陈子尧

【摘要】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主要面向学校,重点针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细化有关要求,加强专业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追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中,高中政治学科深度教学中又该如何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增强学生劳动观念和提高劳动的行为能力呢?对此,我们必须学会深度教学,做到明确教学目标,坚持“三位一体”,崇尚素养;立足真实生活,创设真实情境;议题铺呈,升华素养,落实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所学知识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深度教学;劳动教育

一、“三位一体”,崇尚素养

“无目标,不教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和需要,学科教学目标从“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双基”目标,发展到2004年课程改革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再到本次课改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每个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教学都得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学科核心素养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并非是并列递进的关系,学科核心素养是融入三维目标之中的,三维目标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例如,科学精神素养培养包括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实践。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制订上,教师应该仔细分析本科可实现哪些或哪个核心素养,每个核心素养都是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一体,而不是相互独立的。只有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坚持三位一体的素养目标,才能发挥其导向功能,精准精细设计教学设计,引导教学实际,课后反馈和总结。例如,“经济与社会”中的“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一课,其教学目标设计如下。教学效果必须让学生真实感受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优势,促使学生感受到国家对劳动和知识的尊重,对劳动者的尊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明确劳动光荣,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强学生对我国分配制度的认同感,实现政治认同。辨析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理性看待收入分配差距,培养科学精神;为实现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提出意见和建议,实现公共参与。

二、基于真实生活,创设真实情境

无生活,不教学。思想政治学科知识是对社会现实生活,前人经验的总结、抽象和升华。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离开了具体的真实发生的生活情境和体验,学生的学习只会变得越来越枯燥无味,甚至无法接受和吸收,更谈不上感性的体验和理性的升华。难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情感态度价值观。活动型的政治课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特征,立足于真实发生的生活场景,让学科知识教学回归到生活中去,促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找到知识符号。从生活到知识符号,再从知识符号到生活,在真实发生的情境中得到体验,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是新时代追求幸福最好的诠释。在师生共同探究必修四《价值的实现和创造》中,我们必须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结合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国家经受住了重大的考验,控制了疫情的传播,还百姓一份安稳。这份安稳背后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这群人就是我们的逆行者。在创设情境中借助新闻联播特写人物,笔者选择了一位顺丰的快递小哥,名叫汪勇,牵头建起了医护服务群,从日常的出行、用餐,到修眼镜、买拖鞋,只要医护人员有需要,他们都会想方设法搞定。汪勇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将温暖聚拢,守护着冬日里逆行的医务英雄,被国家授予“最美快递员”。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生的视野不断开阔,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快递小哥。选择快递小哥,人物虽小,却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不过的人。只有立足生活,深入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学会选择与学生生活有交集甚至有密切联系的情境和人物,才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感受平凡的岗位通过劳动也能帮助他人,也能为社会尽微薄之力,领悟平凡人物身上那种朴素的劳动精神,以小见大,引导学生从细微之处落实,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注入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让生活又多了一位“最美人物”。

三、精设议题,活化素养

议题式教学在国外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教学方法。在早期,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应密切联系社会,社会经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素材和资源。因此,以真实的社会背景为议题,引领学生深入了解和接触社会,参与社会的议题教学法出现在美国教学中。新时代的到来,为了迎接和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我们应辩证地借鉴美国的这种议题教学方法,运用到我们的政治教学中,有利于实现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

议题可以是活动主题、课题、话题等,是活动型政治教学的起点和基点。议题的选择和设计具有三个特点:主题精细化、情境真实化、问题科学化。区别于传统的讲授式议题,活动型政治教学的议题包含政治知识和原理,又包含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观点以及价值引领的价值议题,而且是师生交流的真实生活议题。为引起学生自主探究和处理问题的兴趣,教师需立足于鲜活的生活,贴近学生生活,精心选择并构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活动型课堂活动的探究和讨论是基于多个设问进行的,设问是连接活动型课堂教学主线的支点,应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要立足议题的整体性,要整体布局和考虑设问的数量、形式和内容;设置阶梯性问题,设问设计需具备探究性、启发性,从易至难,依次推进。同时对学生自主探索加以引导,引导学生对问题做全面的思考和分析,并寻求大量的信息和数据作为论据进行推论,从而培养高中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寻找生活的本质和规律。在师生共同学习和探讨“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中,笔者节选了中国女排全胜,夺取第十三届女排世界杯冠军的文字材料和相关视频,以中国女排夺冠为话题,中国女排是世界的传统强队,更是现代体育的一张中国名片,符合学生生活,并贴近学生热爱的运动生活,设置三个子问题:第一问,结合视频和材料,中国女排能够重整旗鼓,夺取第十三届女排世界杯冠军说明了什么。第二问,假如你是中国女排成员,想想怎样才能获得下一届女排世界杯冠军。第三问,在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去培育和践行女排精神。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对问题加以设置,由浅入深,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分小组讨论分析,最后展示讨论成果,并进行小组自评和互评,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立足真实的生活,通过中国女排奋力拼搏的比赛场景,点燃和渲染了学生的爱国激情、努力奋斗,勇往向前的精神。不仅要让学生明确女排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断丰富,更要促使学生把刻苦耐劳的拼搏精神和爱国情怀践行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为生活而努力,为国家和民族奋斗。

思想政治教学课堂是最具有政治使命的载体,我们必须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注重发挥思想政治课堂育人的功能,必须做到深度教学,树立“三位一体”的素养目标,立足于生活,创设真实情景,增强议题教学的实效性,促使学生在生活中領悟知识,把知识服务于生活,从而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高阶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共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责任编辑  钟春雪25557F94-CBA8-493E-A1A4-DE13F4B43A71

猜你喜欢

深度教学高中思想政治劳动教育
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高中思想政治课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研究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浅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谈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及相关策略
以能力为导向的政治课深度教学
有效教学的深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