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雷达生命照护系统
2022-06-14李伟
李伟
随着更多的国家步入老龄化社会,老人的日常健康和安全照护工作越来越重要。其健康情况如何监测?如遇意外跌倒的情况,如何及时预警和求助?独居老人的健康和安全如何得到保障?
现有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随身穿戴设备,有跌倒检测和一键报警功能,但包括Apple Watch在内的很多设备,误报率都较高,而且须频繁充电并戴在手腕上使用,这些对于老人而言有点复杂,很多人不情愿使用。还有一类集成在床垫内的生命体征监测设备,多少会妨碍老人睡卧的体感,铺床时也容易移位。这些其实都不是很好的解决方案。
汽车一直是毫米波雷达在民用领域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近年来随着自动驾驶的兴起,毫米波雷达的发展势头愈发强劲。同时,这项技术的开发者不断尝试走出自动驾驶领域,拓展新市场。在以5G为支撑的万物互联领域,由数据、算力、算法支撑的AI技术迅速兴起,推动毫米波雷达向物联网、智能家居等消费市场发展。
各国科技厂商开发出全新的技术方案——毫米波雷达生命照护系统。与可穿戴设备相比,它有无接触、耗电低的优势;与摄像头类的监测设备相比,它具备隐私保护的特性。在监测过程中,它并不会影响使用者的正常睡眠,其数据准确可靠,还可以多点部署、集中管理。
技术优势
独居老人的健康和安全状况如何监测?之前市场上有两大技术路线。一类是通过智能手环、睡眠带等可穿戴设备,监测老年人身体状况;另一类是以视觉路线为主,家人借助家装摄像头,监测老年人是否有意外情况发生。然而,这两类监测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老年人对于时刻戴着手环、睡眠带等可穿戴设备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而且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危害性最大的跌倒事件,手环、睡眠带也无法监测。家用摄像头对老年人隐私保护性差,且无法监测卫生间这类跌倒可能性较高的环境。
更舒适,更好保护隐私,能够同时捕捉行动、身体姿势、心率、呼吸等多种类型数据,是毫米波雷达生命照护系统相较于传统健康监测产品的三大优势。
更好地保护老年人隐私,这是毫米波雷达生命照护系统的优势。毫米波雷达在保留老人动作信息的同时,并不会识别用户面部信息等其他敏感数据,老人用起来会更放心。相比于佩戴型监测产品,毫米波雷达的监测更加无感。只要在卫生间、卧室等房间里安装一个小设备,就可以实现单个房间的智能监测。一件毫米波雷达监测单品的体积和家中常见的烟感报警器相仿,能够监测6—7米内人体的运动状况,足以满足一个房间内的健康监测需求。无须贴身佩戴,这使毫米波雷达可以对老年人的动作、行为进行无感知化监测,舒适性更强。
近两年,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头部厂商相继推出了适用于居家监测场景的产品。毫米波雷达和芯片大厂德州仪器、英飞凌都推出了用于居家环境的产品。德州仪器推出60GHz的毫米波雷达SoC,可用于浴室、卧室、养老院等,用以判斷老年人是否跌倒。英飞凌发布的BGT60TR13C,可实现人体动作检测、生命体征监测,未来可用在智能家居中,也可用于老年人健康状况监测。瑞典半导体公司Acconeer将毫米波雷达应用在医疗保健、移动设备和可穿戴设备中。
相关厂商还在探索用毫米波雷达进行居家健康监测的可能性,推出室内应用的毫米波雷达,可通过发射60GHz电磁波并处理回收信号,获取雷达近距离内人员跌倒状态、心率、呼吸等信息。其毫米波雷达模组可集成在家电中,实现跌倒报警、睡眠监护、呼吸心跳监护等功能。
前景广阔
老年人口的增长给智慧养老产品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预期。对市场前景的看好,是毫米波雷达厂商进入智慧康养市场的原因。英飞凌科技大中华区电源与传感系统事业部应用市场总监李国豪称,根据市场调研作出的预测,未来10年内,家居健康监测产品的安装量将由今年的2000万台增长至1.8亿台。
从当前市场应用情况来看,毫米波雷达的市场应用以车规级应用为主,在家庭健康监测、医疗监测等领域的应用还处在试水阶段。许多终端厂商对于毫米波雷达的应用形态仍在探索,究竟集成在哪种类型的家用电器上,以何种形态将产品推向市场,是终端厂商正在思考的问题。
有厂商已经推出了搭载毫米波雷达的家用监测产品。“智慧康养生命支持系统”,可以全天候非接触式地进行室内场景下的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监测。谷歌的Nest Thermosat温控器中集成了毫米波雷达,可同时实现睡眠质量分析检测。还有多款家用毫米波雷达整机设备,具备人体跌倒报警、睡眠呼吸监护、睡眠质量监护、人体呼吸心跳监测等功能。
以色列4D射频成像解决方案提供商Vayyar在养老看护领域也动作频频。它与亚马逊达成合作,将其非接触式跌倒监测解决方案Vayyar Care应用于亚马逊Alexa Together居家长者照护服务。基于点云成像技术,Vayyar Care 的无摄像头、无接触式生命看护和跌倒检测方案,非常适合浴室等私密场所。当 Vayyar Care检测到老人或患者跌倒时,可通过Alexa提示用户是否需要呼叫紧急求助热线,Alexa也会向护理人员推送通知。
不过,上述产品的市场推广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巨大的拓展空间。智能康养用毫米波雷达产品,当前很大程度上面向社区养老模式,居家养老端(C端)市场的开拓仍然有限。向C端市场拓展,高昂的价格仍然是其面临的阻碍。当前,集成化的家用毫米波雷达的价格在人民币500—1000元之间。若产品市场拓展、产销量提高,单只毫米波雷达的价格有望降至人民币100元以下。
完善标准
毫米波雷达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品技术体系,但作为康养监测,其技术还有待继续发展。相比于车规级应用,毫米波雷达在健康监测的应用上对敏感性的要求更高。毫米波雷达在跌倒报警、睡眠监护上的应用已经成熟,但是在心跳监护上还需要一段时间开发和完善。对于毫米波雷达供应商而言,要推动该产品向医养市场拓展,提升对人体信息的细致捕捉敏感度、优化分析水平,是现阶段最核心的任务。
缺乏行业标准是企业当前面临的另一个核心问题。由于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各家厂商都在摸索自己的技术路线,探索自己的技术标准。缺乏行业统一标准,是毫米波雷达向医养监测领域拓展的另一个问题,需要行业内整合意见,构建行业标准。
公共养老设施正处于逐步优化提升过程中,家庭养老是当下甚至是一段时期内的选项,很多养老设备也成为家庭不可或缺的产品。未来,居家养老产品发展有两大趋势——简单化和智能化。
融入全屋智能管理体系,或许是提升毫米波雷达在康养监测领域市场应用的关键突破口。作为一种传感器,毫米波雷达健康监测对于物联网技术有天然的亲和力。毫米波雷达健康监测功能的实现,本身便需要借助于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才能实现向用户终端进行报告、通知、预警。部分产品功能的实现,还需要购买运营商提供的通信服务。
相关企业均在布局自己的智能家居生态,推出全屋智能AI超感传感器,搭载毫米波雷达,用于追踪人体位置、行动轨迹,以实现屋内空调、灯光等的智能调控。借助智能家居行业既有参与者的力量,或许可成为毫米波雷达进入健康监测领域的关键。
编辑:姚志刚 winter-yao@163.com54574712-9378-48FC-B1DA-12B8C92268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