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治水:“生态因水而好”的“龙岗经验”

2022-06-14吕雪良

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20期
关键词:节水型龙岗龙岗区

吕雪良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治水方针,为基层党委政府治水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深圳和全国大部分城市一样,高速发展后也曾面临管网建设不足、污水设施相对滞后、污染源量大面广等“先发展后治理、边发展边治理”的治水困境。

近年来,深圳市龙岗区加快绿色转型,推进技术、管理、规划“齐头并进”,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现代城区“智慧治水”经验。

节水优先:文明因水而生

“提高水资源节约利用效率是治水工作的关键!”龙岗区水务局局长李家康介绍,龙岗区将节水工作融入日常管理、产业发展、民生事业、生态建设和生产生活,科学共治,实现“文明因水而生”。2021年12月,龙岗区通过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技术评估及验收,被授予“省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区”称号。

龙岗区组建“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节约用水办公室”,并印发《龙岗区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龙岗区经济与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实施细则》。对节水率≥10%的节水应用项目予以扶持奖励,配套执行计划用水管理、用水定额管理等规章制度,奖惩并举构建节水工作体系。

龙岗区推进产业转型促节水,促进经济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将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同时以万元GDP用水量作为产业导向目录的核心指标之一,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项目落户。

“十三五”期间,龙岗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由1587.3亿元增长至2663.8亿元,经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569家增长至250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八成。工业用水量占总水量的比例从29.6%下降到25.9%,工业增加值耗水量从7.1吨/万元降至3.2吨/万元,下降幅度为54.7%,工业用水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截至目前,龙岗区建设“节水型公共机构”129家、“节水型居民小区”70家、“节水型企业”41家,评选出“节水好家庭”27户;连续6年新增海绵城市面积全深圳市第一;近两年来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左右;万元生产总值耗水量从15.0吨/万元降至8.5吨/万元,下降幅度达到43.6%。

空间均衡:生态因水而好

龙岗区强化部门协同、区域协同、产业协同,坚持空间均衡治水,推动跨流域互动协作,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共治共享,变“零和博弈”为“互利共赢”, 实现“生态因水而好”。

“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关键在排口”。龙岗区水务局副局长李奔介绍,龙岗区将“水污染治理深调研”作为提纲挈领的“1号工程”,由区委主要领导领衔推动“深调研”工作,形成水污染治理攻坚的近中远期“作战图”,从治水空间上发力,拓展治水半径,实施岸上岸下全流域齐治。

如整治后的龙岗河,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城市“绿肺”,河道两岸也逐渐成为产业和城市发展的中心,龙岗河“龙河映翠”还入选最美龙岗“新十景”。

据悉,在治理龙岗河过程中,面临过许多“拦路虎”“硬骨头”,龙岗区在博弈中从整体空间入手,将辖区内流经的6个街道全部纳入统筹治理,实现“全流域、全要素”治理,协同推进两岸城中村治理和“散乱污”企业整治。按照“基本消黑—全面消黑—断面达标—提质增效—长制久清”的治水路线图,科技赋能治水,不断健全水务设施管养体制机制,实现“厂、网、河、源”一体化治理,变“零和博弈”为“互利共赢”。

李奔介绍,龙岗河流域累计建成雨污分流管网1065公里、完成小区正本清源改造项目2227个,对32条支流开展了综合整治,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到96万吨/日。流域内21条黑臭水体和324个小微黑臭水体全部实现不黑不臭,2021年龙岗河国考鲤鱼坝断面达到Ⅲ类、省考西湖村断面达到Ⅳ类。

系统治理:产业因水而崛

近年来,龙岗区围绕一年“秀水长清”、三年“碧水安澜”、五年“幸福河湖”的新目标,系统构建可靠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宜居水环境、健康水生态、先进水文化、绿色水经济(以下简称“六水统筹”)的现代化治理体系。

2021年,龙岗区全面启动建设“美丽龙岗,幸福河湖”行动,坚持安全为基、生态为本、品质为重、文化为魂、管理为要,全面建设“六水统筹”国内领先的幸福河湖。

龙岗区以推进河湖长制为抓手,以水务现代化管理需求为导向,打造智慧水务管理系统,强化河湖空间管控,全面实现河湖长制由“有名”“有实”向“有能”“有效”转变。推进以流域为单元的水务设施一体化管理模式改革,破解水务设施各要素多头管理和衔接不畅的难题。同时,按照“数据信息全面获取、水务要素全面集成、管理行为全面智能”的建设目标,推进可系统支撑水务业务管理的大数据中心、模型体系和智能应用体系,全力打造智慧水务行业标杆。

预计到2022年,完成智慧水务一期工程,初步建成水务感知网,基本建成水务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治水不仅仅是为了治污,更重要的是满足市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需要。龙岗区遵循本土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开展龙岗河干流碧道规划建设,构建1条“1+4+8”(1条庇护生息水脉,4大水岸成长家园,8个城水活力客厅)碧道总体空间框架,全长20.77公里,是深圳市“五河一湖”示范性碧道中独具自然与人文特色的碧道项目,推动龙岗河碧道成为生态空间与城市中心区域重要的联系纽带,提升水域周边整体文化品质、打造近水亲水的乐活空间、构建产业因水而崛的生态链。

两手发力:治理因水而善

节水与调水、用水与治污,重大环境工程建设、生态系统修复、水资源利用规划、行政审批和法律制度建设等方面只能由政府去做,但是,龙岗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利用水权、排污权市场优化配置水资源,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探索通过PPP等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治污和设施运营,实现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不断提高水务的善治水平。

例如,在工业治水方面,龙岗区规划投资接近20亿元,引导市场资源在重点产业园区集中建设污水资源化利用项目,目前已经有5个园区开始启动前期和建设工作,将治污工作前置,为企业发展减负,实现绿色GDP+金色GDP双丰收。

此外,龙岗区从“发改立项”入口开始,实施建设项目全过程管控,将除豁免清单外的区管建设项目以及改造类项目全部纳入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库管理,建立常态化动态跟踪机制。堵住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带来的新增水环境、水生态和内涝问题。

龙岗区是深圳的行政大区、人口大区、产业大区,全区共62条河流,全部实现“河水清清流”,其探索的现代城市“智慧治水”新路子,為全国城市治水提供了“龙岗经验”。AEA1E3D0-3C8A-4F18-BFCD-268EC0AC1121

猜你喜欢

节水型龙岗龙岗区
无基准的孔组位置度三坐标测量模型
皖东革命历史文化研究
2013~2017年深圳市龙岗区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龙岗区妇幼保健院:砥砺奋进谱华章
与深圳市龙岗区联合举办汽车维修工扶贫专项培训班
俯仰
“社区民生大盆菜”:基层治理微改革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