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冀北地区黄菠萝容器苗培育技术

2022-06-14陈爱桃王桂鑫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培育技术

陈爱桃 王桂鑫

摘 要:该文总结了冀北地区黄菠萝容器育苗及苗期管理相关技术,主要包括:圃地选择与整理、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越冬管理等,以期为冀北地区珍稀树种黄菠萝的培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菠萝;容器苗;培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09-0065-03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Container Seedlings of Phellodendron amurense in Northern Hebei Province

CHEN Aitao   WANG Guixin

(Mulan State Forestry Farm of Hebei Province, Weichang 068450, China)

Abstract: This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lated technology of Phellodendron amurense container seedling raising and seedling stage management in North Hebei, mainly includes: garden selection and arrangement, seed treatment, sowing, seedling management, overwintering management, etc.,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rare tree species Phellodendron amurense in northern Hebei.

Key words: Phellodendron amurense; Container seedling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黄菠萝(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为芸香科黄檗属落叶乔木,别名黄檗、黄柏,是我国三大珍贵阔叶树种之一。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区,河南、安徽北部,宁夏也有分布,内蒙古有少量栽培。落叶乔木,高10~25m。树皮厚,外皮灰褐色,木栓发达,不规则网状纵沟裂,内皮鲜黄色。小枝通常灰褐色或淡棕色,罕为红棕色,有小皮孔。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柄短;小叶5~15枚,披针形至卵状长圆形,长3~11cm,宽1.5~4cm,先端长渐尖,叶基不等的广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细钝齿,齿缝有腺点,上面暗绿色无毛,下面苍白色,仅中脉基部两侧密被柔毛,薄纸质。秋季叶落前叶色由绿转黄而明亮,花序顶生,花瓣紫绿色,长3~4mm。果呈圆球形,直径约8~10mm,密集成团,成熟后蓝黑色,通常5枚左右,内有种子2~5颗。花期5—6月,果期9—10月。

作为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珍贵阔叶树种,黄菠萝的价值高、用途广。木材有光泽,年轮明显、均匀,材质软,易干燥、加工,材色、花纹均很美丽,油漆和胶结性能好,不易开裂,耐腐性好,是高级家具的用材;叶可提取芳香油;树皮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利胆燥湿之功效,经济价值高[1]。近年来,由于人为过度采伐,导致黄菠萝的资源缺乏十分严重。为了加快实现国有林场改革之后国有林场苗圃的转型升级,实现苗木结构调整,夯实木兰林场珍稀树种培育技术,木兰林场龙头山种苗场苗圃于2021年进行了黄菠萝容器苗培育,获得了一定的成功。本文对黄菠萝育苗及管理相关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冀北地区黄菠萝容器苗培育提供参考。

1 培育地概况

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龙头山种苗场苗圃,地处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龙头山镇龙头山村,距离县城仅10min车程,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占地面积20hm2,其中育苗面积9hm2。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短,风沙较大,风力强,气温回升慢,偶有倒春寒,易引发冻害。夏季平均气温在27~35℃,年均降水480mm,多雷阵雨,偶有冰雹。秋季相对凉爽,温差大,早晚凉,中午时段热,气候宜人。冬季较长,霜冻明显,降雪较多,气温较低,最低可达-30℃左右,风力较大。土壤以黑色沙壤土为主,肥沃,排水性好。

2 容器苗培育技術

容器育苗不同于常规的田间育苗,它是将处理好的种子播种在有营养土的容器内,再通过外设大棚实现防风、保温、遮光、防霜冻、防冰雹等作用,为苗木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快苗木生长速度、提高生长质量,从而达到优质育苗目标的一项非常规育苗措施[2]。

2.1 圃地整理

2.1.1 圃地选择 总体来说,以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排水通畅,地形比较规则较好的地块为宜。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土壤以沙壤土或者壤土为主。不能选择涝洼地、盐碱地或者地下病虫害严重的地块[3]。

2.1.2 整地 秋季翻地前应进行除草作业,将已经打籽的杂草采用人工或者机械的手段清除干净,可以有效防止草籽落地,有效减少来年育苗地杂草数量。需要将碎石,杯皮、草根等杂质一并捡除干净,保证圃地干净的同时,减少机械整地的阻碍。大面积播种一般采用机械整地,10月下旬进行秋季深翻,深度在20~30cm,翻后耙地,随后醒墒。待第2年3月底至4月初土壤完全解冻之后进行春季浅翻和耙地,浅翻深度以15~20cm为宜,人工细耙,耙地时将复合肥、腐熟农家肥(牛粪)按比例重量均匀撒入圃地,施足底肥。

2.1.3 装杯 浅翻细耙后,进行做床、装杯。依据苗木培育数量,合理规划圃地育苗面积,在播种前完成装杯。装杯前做床。床宽110~130cm,床长3.5~4m。床与床之间步道宽30~40cm,需要铺设灌溉设施的步道适当放宽到40~50cm。采用人工挂线的方法,将育苗圃地按上述要求进行规划分割。床长和床宽以实际地块形状和方便后期苗期管理为原则。容器选用塑料营养杯,型号:12cm×18cm,每床横排摆放14~15个,床长随具体地势而定,一般为4m左右,方便除草、灌溉、施肥等作业需要。基质一般不进行特别配比,采用正常施足底肥的圃地土壤即可。装杯时,要求晴好天气,用杯铲将土打散,搅拌均匀,进一步去除杂质(小石块、塑料皮、碎草根等),装满、装实,摆杯时墩一下,夯实杯内土,挤紧,让杯与杯之间尽量减少空隙,防止杯体倒伏,缺土,为后续管理打牢基础。要求装完杯后床面平整,与步道齐平,高出或低于步道都不利于灌溉或排水。

2.2 种子处理

2.2.1 种子采集与调制 (1)采种:黄菠萝种子在10月左右成熟,种子由黄色转变为紫色,最后变为黑色基本成熟,树叶掉光后,人工采种。在树下铺大面積塑料布,用长竹竿打落种子,方便收集。(2)调制:收集之后,将树叶、树枝等杂质捡除干净。趁此时种皮含水量相对充足,马上进行人工调制。具体调制方法如下:将种子用清水浸泡1~2d,促进种皮充水及腐烂,然后人工将种皮搓掉,再捞出,直至干净,放置在筛子(特制的晾晒大筛子)里,摊铺均匀,进行晾晒。不定时的翻动,可以促进晾晒均匀,防止霉变,继续捡拾脱落的种皮和杂质,进一步提高净度。晾晒好的种子,放在种子库中保存。

2.2.2 种子越冬沙藏 黄菠萝种子存在休眠现象,为打破种子休眠,需要对种子进行冬藏。第2年1月上旬,将种子取出,进行冬季沙藏。具体方法如下:先将干净的种子称重,再按照种子重量的3‰比例称重高锰酸钾,用40℃温水溶于容器内,然后将种子装在细密的沙袋中(沙袋大小适中,以种子的多少确定,给种子膨胀留够足够的空间),系紧袋口,放入高锰酸钾溶液中,为防止种子上浮,浸透不到位,可用石块、砖头等压住。浸泡30min后用清水冲洗干净(至少2遍)。清洗干净后的种子置于大小适当的容器(塑料桶或塑料箱)内,抹平表面,覆盖尼龙袋,压上砖头石块,注意边角压实,防止种子跑漏、漂起,影响浸泡效果。然后填适量35~38℃温水,没过砖头为宜。浸泡时室温保持在26℃左右,低温不利于浸泡效果。

一般浸泡36h后即可拌细河沙进行坑藏,中间够24h时换水1次。沙藏前种子坑清理干净,垫20cm厚左右干净的细湿沙,浇适量水,让其表面冻成硬底,方便均匀摊铺种子。将浸泡时间足够的种子捞出控水,运送至沙坑旁边,在大面积铁皮上,按照种沙1∶3比例混合,洒适量水,混合均匀,以手攥成团,手开即散为原则。混合好的种沙,倒入事先铺好湿沙的沙坑内,铺平,压实,再覆盖约20cm厚的湿沙。用铁丝网压实,防止鼠害,铺盖草帘子保温,插入秸秆通气。

2.2.3 催芽 伴随气温回暖,冀北地区的播种时间一般为5月中旬到下旬。播种前5~7d,将沙藏种子从坑内取出,选择平坦、干净的水泥地块摊开,厚度适当,使沙子快速晒干,人工将沙子筛净,收集好种子,放入催芽棚内催芽。催芽棚内的温度需保持在25~30℃,如遇低温天气,可适当采用电暖气、空调等加热设施。将种子均匀地平铺在临时搭建的塑料布或是帆布上,底层足够厚(铺棉门帘、多层遮阴网等),种子层厚度10~20cm,专人看管。一般每隔1~2h翻动1次,要喷温水加湿,种子湿度保持在60%左右。夜间或是阴天,将种子堆起,起到保温作用,白天摊开,及时翻动,以利于种子均匀发芽(一般4~5d),当50%种子露白,扭嘴时即可播种。

2.3 播种 播种前,拌入适量干净干细沙,吸收部分水分,使种子稍微干爽,以不粘手为宜,便于播种。依实际情况,将人员进行分组,播种1组,覆沙1组,镇压1组。具体方法如下:在提前浇透水的杯子正中央用手指捻出略宽于手指,深10~15mm的小坑,放入3~4粒种子,然后覆沙(覆沙厚度以坑深薄覆,坑浅适当厚覆为原则,但不超过1cm),紧接着进行镇压。播种完成后,开启喷灌、浇适量水,保证发芽顺利。发芽期间依天气情况适当浇水,晴天多浇,雨天注意排灌。勤观察,对于喷灌设施浇不透的地方,应人工补充,以免影响出苗率。

2.4 苗期管理 出苗后,优质的苗期管理是培育高质量苗木的重要保障措施。苗期管理一般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硬化期和越冬管理5个阶段。

2.4.1 出苗期 播种完成后,出苗期一般10~20d左右。要保温保湿,浇水要少量多次,同时注意防风、防鸟害,可设专人看管,或者盖防鸟网,压紧底边,防止鸟从漏洞进入。

2.4.2 幼苗期 幼苗期一般30d左右,这时期幼苗嫩弱,浇水要适时适量,促进根系发育。此时期容易发生立枯病,除注意浇水外,要加强日照,并用药物进行防治,方法是用0.3%高锰酸钾或0.5%硫酸亚铁、1%波尔多液进行喷施。幼苗易遭蚜虫,用40%氧化乐果乳剂800~1000倍稀释液喷洒2~4遍。当地表温度达到32℃以上时,要防止日灼,要进行喷水降温或拉盖遮阴网,高温时段(上午10:00至下午4:00)过去,再撤下。

2.4.3 速生期 速生期一般60d左右,此时也进入雨季,幼苗生长加快,浇水要量多次少,并施1%~2%的氮肥,为苗木迅速生长提供必要营养物质。7月下旬后,改施磷钾肥。此时期易发生灰霉病,可用杀菌剂、三锉铜等进行防治。

2.4.4 硬化期 硬化期一般为30d左右,高生长停止,粗生长加快,木质化加强,到9月下旬顶芽形成。此时期要控制水分,以不旱不浇为原则,可追施磷钾肥,防止苗木贪青徒长。也可喷施磷酸二氢钾3~4次(每7d喷1次),促进苗木封顶,木质化。

2.4.5 越冬理 在封冻前1次性浇足冻水。除按照苗木各生长期做好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工作以外,要全程做好除草工作,本着“除早、除小”的原则,随时观测、及时除草。黄菠萝一年生幼苗较为脆弱,冀北地区冬春季风力较强,为防止风煞,要在大棚四周用遮阴网围上防风障,至少高1.5m,直到第2年气温回暖,风沙减小,即可撤去。及时浇解冻水,浇透为止。接着,进行常规抚育管理即可。

2.5 间苗、补苗 出苗后及时进行间苗,一般在苗高5cm左右时进行,间掉过密的多株苗,病弱苗,保留壮苗[5]。间苗时,适量浇水,注意不能将保留苗带出。为保障培育苗木数量,在大棚营养杯出苗后进行检查,对死苗、未出苗的空杯及时进行补苗。在大棚附近留下合适的地块,与大棚同时施基肥、整地、作床、播种。出苗后按照正常程序进行管理。待小苗长出2~3片真叶时开始移栽。阴雨天气最好,若是晴天,可在早、晚时段进行[4]。移栽时,大棚内营养杯和散播苗床均需浇透水,方便幼苗取出与栽入。具体做法如下:取苗时,沿苗床一边,人工用植苗铲将散播幼苗取下,将幼苗与土剥离,放在盛水的宽口容器内,水量适中,没过根部即可。栽苗时,一手拿苗,一手用植苗铲从营养杯中心插入,左右用力,将缝打开,然后沿一侧将幼苗放入缝内,留够合适高度,接着用植苗铲沿杯一侧插入将插有幼苗的宽缝挤实,挤实时先挤下方,再挤上方,挤实的同时另一只手将幼苗深送浅提,保证幼苗根系伸展。最后将缺土的空缝填满,将幼苗扶正,压实。移栽一定数量幼苗之后浇生根粉溶液,然后浇清水,保证移植苗顺利成活。晴天移植的幼苗,要浇生根粉水1次,浇清水2~3次,适量即可,每隔2~3d浇水1次,以保证成活率。移植苗成活后,即可进行正常的苗期管理。

3 小结

冀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慢,风沙天气较为频繁,容易发生倒春寒。容器育苗相比常规大田育苗有明显优势,一是可降低环境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如降低低温、霜冻、冰雹等极端天气对幼苗的破坏性;二是营养集中,水肥不易散失,利于苗木快速生长;三是后期苗木起运方便、快捷;四是可满足高规格高质量苗木培育要求,满足大量苗木培育需求。但容器育苗也存在以下的缺点:一是如遇连续阴雨天气,营养杯排水较慢,容易发生烂根病,影响苗木生长和质量;二是造林时需要专门破除杯皮,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如果苗木不能及时出圃,根系在营养杯内盘踞,得不到舒展,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苗木生长。总的来说,冀北地区黄菠萝容器育苗是较为成功的育苗方法,在圃地整理、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及越冬管理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认真、细致地为幼苗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经观测,幼苗当年地径0.2~0.4cm,苗高10~25cm,苗木粗壮、长势良好。未来还应继续完善黄菠萝容器育苗技术,探索创新培育方法,并继续观测容器苗上山造林效果,为冀北地区珍稀树种培育及造林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泉,朱成仁.黄菠萝采种及育苗技术的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05(3):44-45.

[2]崔同意.薄壳山核桃容器育苗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3(4):60,102.

[3]郭晓萍,朱家富.闽楠容器苗培育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0(5):133,136.

[4]任火英,敖礼林,陈兆虎.春花生苗期管理关键技术[J].科学种养,2020(5):23-25.

[5]王殿波,吴昌春.谈黄菠萝资源的培育技术及经营对策[J].林业勘察设计,2010(1):76-77.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培育技术
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二代杉木采伐迹地营建秃杉速生丰产用材林培育技术
核桃优质育苗技术初探
樟子松种植培育技术探讨
千屈菜的特征特性与培育技术
山梨绿化大苗培育技术
造林树种苗木定向培育策略分析
不同基肥对圆齿野鸦椿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培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