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现实,为时而著
2022-06-14唐惠忠
唐惠忠
“文章合为时而著”是大诗人白居易的创作理念,至今仍然富有生命力。“为时而著”之“时”指时代生活。它提醒我们写作尤其是写议论文时,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倾听时代的声音,给人以激励和警醒,对现实生活有所帮助,对社会人生有所启迪。语言是思想的产物,我们的作文不应仅仅指向内心的情感,还应敏锐地把握“时事”的脉搏,体现时代的精神。
高考作文
当彰显公民意识
[技法点拨]
“公民意识”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高中生作文中体现公民意识,一般应突出社会个体的主体意识,突出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
[范例展示]
重读革命先驱的语录,我们感受到革命先辈的胸襟,也深感当代许多青年精气神的不足。
何为精气神?简言之,就是家国情怀,就是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人要吃喝拉撒,有儿女情长,但是在国家和时代需要的时候,应不回避,不逃避,勇敢地担起自己的责任。复旦女生樊悦书曾在一篇文章里叹道:我发现光考上好大学是没用的,再努力也买不起上海的一套房子。樊悦书身上所缺的正是青年应有的精气神。
是的,我们的社会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人们理想的社会还没变成现实,我们必须正视严峻的现实,加快改革的进程,推进社会向更加美好的方向前进。但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变成现实。而青年正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生力军,我们需要的不是悲哀叹息,怨天尤人,而是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我们的力量。
青年狂飙突进,唱响慷慨激昂的歌。想想五四时期,纨绔子弟陶醉在灯红酒绿里,而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青年则奔走在工厂田间,宣传真理,唤醒民众,多少人后来牺牲在革命战场上、刑场上,他们叹息过不公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他们胸中有使命,心中无怨言。
我们都是普通人,谁也不能不食人间烟火。但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还是要有一点精神。不是说不可以考虑个人命运,而是说不能只顾个人命运,更不能超越时代。即便是谈个人命运,不能指望别人。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我们是自己的上帝。我们现在的样子,是曾经的我们亲手塑造的样子;而不久的未来,我们的样子又取决于现在的自己。
——一考生《养育爱国志,提振精气神》
解析
作文开头指出某些当代青年精气神不足的问题,以此作为评议对象,关注现实,有的放矢,切中时弊,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写作精神,引出当代青年精气神不足的问题,继而进入评议,入题自然,扣题紧密。文中紧扣青年精气神不足进行分析议论,阐释道理。考生既承认社会问题的客观性,又指明解决问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更谈到青年的责任;阐释个人和社会关系时,既承认个人追求的合理性,又谈青年应有的态度、应担的责任。
高考作文应弘扬时代理念
[技法点拨]
高考作文要弘扬时代理念,须从两方面着手:
1.感知时代的进步,如提高国民素养、体味如今的幸福生活等,发出时代的新声。
2.用时代的思想、先进的观念,考察、评判当下的生活。
最能表现对现实生活的关注程度与理性思考的,是时评类议论文(一般按“点明时事——深挖根源——探讨对策”的思路展开),它激浊扬清,展示对社会进步的热切愿望。这既需要考生有对社会事务强烈的参与意识,也需要有个人独特的思考。考生平时训练时,不妨就一些热点话题进行思辨,并在写成时评后,做一些交流与讨论。
[范例展示一]
曾有一位作家写他的一位女性朋友——其职业是医生,这位朋友每次逛街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甩掉高跟鞋,赤脚在客厅里走上几圈,再慨叹几句脚踏实地的美妙感觉。然后坐下来,撕下先前贴上的护跟贴,或者往脚跟上涂抹药水。作家问,既然明知穿高跟鞋如此难受,为何要自作自受呢?朋友苦笑,出去逛街,其他人都穿而自己不穿,很丢面子的;走在人群中,难道就不显得很奇怪吗?作家说,多穿高跟鞋会引起足部变形,你是医生,应该很了解这一点。朋友说,没办法,这就是所谓的“臭美之心,人皆有之”吧。而事实上,由于长期使足尖部分承载人体压力,导致神经受压迫,轻则会使脚发痛、变形,重则会减少人的寿命。
知道有害却依然乐此不疲,究其原因,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演变成“死要面子活受罪”。要知道,当你脚踏高跟鞋、希望获得高回头率时,别人羡慕的目光也许满足了你一时的虚荣,他人也的确获得了“美”的享受,而你只是在短暂的几秒内快乐了一番,然后就要在家中不断揉着磨破了皮的脚跟,叫苦连天,怨声不断。看来,盲目的尚美心态(或者说病态的虚荣心理)、盲目的从众心理不仅耗费金钱与精力,更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与其让别人的想法左右自己的生活,不如让自己的心灵更为自由,自己的生命更有质量。
——王宇麟《风靡的高跟鞋》
解析
作文紧紧围绕“风靡的高跟鞋”展开批评,通过一位作家笔下朋友的“自作自受”,阐明“盲目的尚美心态(或者说病态的虚荣心理)”,就人们追求的生活品质给出自己的见解,提倡心灵自由与生命质量,挖根源,探讨对策,弘扬时代新生活理念。
[范例展示二]
当下社会,好像做什么都要过度。
就说茶叶吧,偌大个沉甸甸的纸箱子里套个木箱子,木箱子里再套几个铁箱子,打开铁箱子里面还有包装袋,扒哧扒哧包装袋,其实也就二三两茶叶,真可谓“一斤螺肉八斤壳”。小食品,过去论斤包装,现在论粒儿包装,一粒蚕豆大的牛肉干就是一个独立包装,食用时让人觉得这根本不是吃牛肉,仿佛是吃神仙肉,金贵得不行。
一眼看不透的过度就更多。比如教育过度,可怜的孩子们在娘肚里就开始听音乐,一说话就学英语,一识数就学奥数,一认字就背古文;书包不是背着走,而是地上拉着走,每周课程安排恨不得有星期八。看病治疗过度,治个感冒也要拍X光片、做CT;治个牙痛,又是照光,又用激光,直到把几个月工资花光。
没有人愿意把事情做过度,过犹不及,劳民伤财,可有人就是喜欢过度。毫无疑问,利益驱动是罪魁祸首。如果不是为钱,谁愿意把感冒当癌症治;如果不是为钱,谁愿意给你的孩子办那么多课外班。过度做法的背后便是绝对过度的利益,在过度的利欲驱使下,各种过度开发、过度开采、过度利用、过度掠夺行为层出不穷。它无疑给人们造成对健康的过度损害、心理的过度疲劳、未来的过度透支。
过度的背后也是因为浮躁。阿Q刚刚赚了几个小钱,便牛哄哄地把钱往酒店柜臺上一扔:“现钱,拿酒来。”如今人们过度地宣扬,过度地庆贺,过度地消费,其实正是阿Q扔钱那一刻的心态。有了几个小钱,心中就像揣了十八只小兔子,惴惴不安,大肆显摆,过度花销。
当今“过度”这一流行病,伤国体,损国气,逆民意,蚀民魂。要有所医治,只能靠立章建制,靠依法治国,靠营造正常的社会秩序,让一切按事物客观规律运行。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可持续发展,并减少因“过度”给社会带来的痛楚。
——张心阳《当下流行“过度病”》
解析
善于分解和对事理的剖析一语中的,无疑是本文突出的优点。比如“列举现象”部分,除了“包装过度”这些明摆着的“过度病”,文中还敏锐地洞察到了“一眼看不透的过度就更多”,颇显透过现象看清本质的功力;又如将“过度”的根源归结为“利益驱动是罪魁祸首”“过度的背后也是因为浮躁”,相关归因与分析入情入理而又入木三分。98F56DAD-6984-4996-A804-B8FB7977D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