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界与格局

2022-06-13

乡音 2022年6期
关键词:眼界格局读书

■ 郭 华

当下,“格局”是一个被频繁使用的名词,正因为使用太过频繁,甚至有人以为格局是网络流行语,其实作为一个名词,“格局”早已有之。只不过现在对于格局的理解不再局限于辞书的释义——结构和格式,更多的是指眼界和胸襟。说某个人格局小了,多是说眼界逼窄,胸襟狭小,气度平平。

决定格局的重要因素是眼界。

改革开放初期,有个地方的园林部门提出在市区适当种植一些景观草,领导听后大为不满:我们拔草还拔不完呢,没有听说过还有种草的。及至这位领导出国考察,看到人家城市里不仅有草,还有人工栽种的草坪时,十分感慨:没想到草也能装点城市,而且装点得这么美。

不仅是城市建设、园林绿化,所有的事情都和眼界有关。写文章的人经常讲一句话叫“大开大合”,能“开”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作者的知识积累,也就是眼界。假设写一篇有关历史的文章,你只了解清朝的历史,那么你只能就清朝这295年发挥。如果你还了解明朝的历史,就可以再加上明朝的276年。如果你了解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你就可以在上下五千年的时空自由翱翔。记得看到过一篇文章,标题是《你永远挣不到知识范围以外的钱》,同样,你永远也写不出知识范围以外的文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绝非戏言。

中国人对于马克思主义是非常熟悉的了。马克思主义的来源之一,是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作为影响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家费尔巴哈,在晚年却少有进取,黯然失色。分析这一原因的时候,恩格斯认为费尔巴哈晚年“在穷乡僻壤中过着农民式的孤陋寡闻的生活”,与外界社会隔离开来,对于重要的科学发现一无所知。换句话说,是他的眼界限制了他的思想。

怎样才能开阔眼界呢,就是学习。

向书本学习。如果说30年前有人唱“这世界变化太快”,我们还没有太多切身的感受,那么今天真的是感受到变化太快了。4G 的手机还没有熟悉,6G 已经呼之欲出了。这还只是生活中一个小小的侧面。中国科学院前院长白春礼院士说过:“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呈现出多点、群发突破的态势……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提供了功能强大的研发工具和前所未有的创新平台,使得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任何一个领域创新的速度都越来越快,恰如神魔小说中那句话,“洞中方数日,世上已千年。”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不去了解这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无异于井底之蛙。只见过区区一口井,还在那里津津乐道,以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这样的眼界能有什么样的格局!但是,一个人不可能亲自经历所有的事情,所以视野总是受到限制,而突破限制的有效办法就是读书。读书可以借别人的眼睛去了解世界,借别人的心灵去体会世界。古代有句谚语: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怎样知道的呢?通过读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都是说登高才能望远。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更上一层楼的阶梯是楼梯,而迈向人生更高境界的阶梯则是书籍,腹有诗书气自华。

向工作实践学习。在一定意义上,眼界就是阅历。但是,阅历不等于履历,同样的履历,不一定积累了同样的经验。所以,工作也是一本书,还要看你怎么读。一要用心。有的人一天到晚漫不经心,得过且过。走过同样的路,别人体会深刻,你却一脸茫然。或者别人看到了山,看到了海,你却只看到了路边的桃花。有的人做事也很踏实,但仅限于把工作当作职业,当作谋生的“饭碗”,勤勤恳恳,不出事故而已。还有一种人,把职业当成事业,不仅用心做好,而且潜心研究。在终有所成的同时,也使自己的格局得到提升。解放前,冀州有个孙殿起,14 岁到北京琉璃厂的古籍书店当学徒。他不仅认真勤快,而且格外用心。凡他经手的书籍,都详考细证,登记在册。1936年编写出版了20 卷的《贩书偶记》,1959年中华书局予以重印。就因为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一个收旧书的学徒成为知名的版本目录学家,《贩书偶记》至今仍然是权威的版本目录学著作。二要善于总结。马克思说过:“人要学会走路,也要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这里的“学会走路、学会摔跤”就是善于总结。一个人在工作中,肯定有过成绩斐然的得意,也有过名落孙山的失意。不论是得意还是失意,只要有反躬自省的精神,想明白为什么会有如此结果,成功和失败都是财富,也就是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需要注意的是,吃一堑长一智也包括关注、总结别人的失误。最近读了马誉炜将军的文章《吃堑长智的学问》,他讲了一个非常生动的观点,“吃别人的堑,长自己的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聪明的人,也难免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如果我们不仅能够从自己的失误中汲取教训,还能够从别人的失误中汲取教训,避免自己重蹈覆辙,那么我们一定会更快地成熟起来。

向生活学习。如果说工作是一本书,那生活就是一座图书馆,所有的书应有尽有。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红楼梦》中的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要多向别人学习,特别是向身边的人学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历不如你的人,不一定学识不如你;收入不如你的人,不一定情商不如你;职务不如你的人,不一定能力不如你。以孔子的学问,还曾经承认在田园种植方面“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至于那些在格局上明显高你一头的领导和同事,更是要悉心观察他们怎样待人怎样处事。周恩来总理年轻时说过:“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我刚参加工作时在公社(即现在的乡镇)当报道员。老书记发现我每天晚上加班到很晚,于是每次起夜时总要去敲敲我的窗户,问我需要不需要吃点儿夜宵,当我回答“不需要”之后,便劝我早点儿睡。日久天长,我觉得不努力工作,就对不起我的老书记。当我自己也担任了领导工作,回想起老书记半夜敲窗的声音,我领略到所谓领导艺术,关键就是关心人,让人感觉到在你心中有一席之地。而这些道理,有时候是从教科书上学不到的,主要靠自己在生活中去看,去学,去悟。

向外面的世界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明人们把行路和读书看的同等重要。虽然这里的行路指的是人生和事业,但旅行也是其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华民族自古就把读书和旅游结合在一起。”孔子用14年的时间周游列国。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诸子,全都是著名“驴友”。《史记》中就有“游学”的记载,而司马迁自己从20岁即开始遍访名山大川。张之洞在其《劝学篇》中说:“晋文公在外十九年,遍历诸侯,归国而霸;赵武灵王微服游秦,归国而强。春秋、战国最尚游学,贤如曾子、左丘明,才如吴起、乐羊子,皆以游学闻,其馀策士、杂家不能悉举。”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著名学者,如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均有丰富的远游经历,李白更是几乎一生都在路上。当然,他们出游的主要目的或是宣扬自己的主张,或是拜访名师,甚至为仕途投石问路。但同时考察名胜古迹,尽享绿水青山。一边拜师访友,增长学问;一边寄情山水,饱览风物,好不潇洒惬意!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年代,旅行是获取信息、开阔眼界的的最佳途径。那么今天呢?今天依旧提倡旅行。罗马帝国时期的哲学家奥古斯丁说过:“世界是一本书,不旅行的人只能看到其中一页。”不进入特定的境界,就不会有特殊的感受。攀爬在剑阁古道,回味“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站到庐山三叠泉前,吟诵“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绝对是不一样的心境。外面的世界确实精彩,每一次旅行,都在不经意间开阔着你的眼界。

荀子在《劝学》中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干、越、夷、貉都是当时的少数民族,这些不同民族的孩子,生下来的时候哭声是一样的,为什么长大后风俗举止就完全不一样了呢?因为后天所受的教育不同。人的格局也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养成的。养成的途径就是学习,通过学习开阔视野。一个人的视野开阔了,胸襟、气度自然不同。

猜你喜欢

眼界格局读书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构建新发展格局,农村大有作为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于潮流 问格局——FCTA的2019雕镌时尚
我们一起读书吧
打造“121”平台 构建“大宣传”格局
大看眼界
读书为了什么
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