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 深层次 高质量推进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
2022-06-13海南省教育厅
文| 海南省教育厅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支持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鼓励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在海南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海南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022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海南,对海南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他指出,要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出了重大部署,也为海南教育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打造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不仅是我国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我国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统筹应对“两个大局”的战略举措。近年来,在教育部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统筹谋划、倾力推动下,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顺利开局、蓬勃展开,初步实现了全方位、深层次、高质量发展。
全方位:以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引领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
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海南自贸港重点开放十大领域之一。2019年初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将海南作为国家教育现代化“四点一线一面”的四大战略支点之一。同年6月,教育部与海南省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海南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实施方案》,决定支持海南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赋予海南打造新时代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教育改革开放试验田和集中展示窗口的时代重任。近年来,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海南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4·13”重要讲话和一系列关于海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为支撑,以“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为先导,全方位推进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精心描绘出海南全岛创建国际教育创新岛的壮丽画卷。
扎实推进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工作,下好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先手棋。试验区是中国首个以教育开放为核心使命的园区,由教育部、海南省共建,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11个重点园区之一,是推动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的重要平台。近年来,试验区作为中国教育开放发展的新标杆和新高地、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国内外知名高校集聚办学的集中展示窗口,以及承接国际教育消费回流的重要平台,按照“大共享+小学院”模式、“共享设施先行、配套服务同步”原则,突出“教科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在海风小镇设立过渡校区,启动海滨永久校区建设,吸引了20多所国内外名校签约入驻。其中,北京体育大学与阿尔伯塔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与格拉斯哥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于2021年秋季招生,顺利实现过渡期办学。中国传媒大学与考文垂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将于2022年秋季招生。未来还将争取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等知名高校国际学生和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以“海南自贸港国际英才班”项目方式到试验区学习。
在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先行先试、集中进行国际教育创新试验的同时,全岛布局、全方位推进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一是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聚焦国家“南繁”“深海”重大战略,汇聚国内海洋类、农业类一流高校、一流学科,由20多名院士领衔,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接连入驻展开教学科研,培育国际领先人才团队。二是持续推进境外高校在海南独立办学项目、独立设置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目前,在教育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大陆首个境外高水平大学独立办学项目德国比勒费尔德应用技术大学,已明确在洋浦独立办学;中俄政府间重点合作项目俄罗斯联邦国家研究型大学莫斯科动力学院将落地文昌独立办学,服务航天城产业发展;酒店管理专业世界排名第一的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将落地三亚独立办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合作举办医学健康类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将落地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
深层次:以制度集成创新为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提供保障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建设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打造新时代中国教育开放发展新标杆,是党和国家赋予海南的光荣时代使命。在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崭新轨道上创建国际教育创新岛,是极具探索性、挑战性和专业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为回答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近年来,海南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重点围绕中外合作办学审批机制创新、境外高校独立办学制度体系创新、“大共享+小学院”办学模式创新、“国际教育消费回流”承接模式创新、“高校党建和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等,深层次推进制度集成创新,为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提供保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探索新发展路径和实现形式,为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推进全球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海南智慧。
强化顶层设计,畅通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在海南落地办学的渠道。为发挥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的试验田作用,教育部联合海南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海南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实施方案》,从战略上为海南教育改革发展搭好了顶层设计。教育部还印发了《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开放部省会商工作机制方案》,从实施路径和战术推进上,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铺好了路、搭好了桥。海南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制度集成创新方案》,旨在围绕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开展制度集成创新,破除教育难题,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建立与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教育政策体系。2020年12月,海南在全国首创本科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审批新模式“中外合作办学部省联审联批”入选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创新案例。根据该项制度,申请机构可直接向教育部提交申报材料,经部省联合审批专家组审议后,由教育部和海南省联合审批。审批流程透明,速度极大提升,吸引了更多优质境内外教育资源加速汇聚于海南。今后,还将按照部省联合模式,加快建设支撑高校独立办学的配套法律法规体系,统筹制定独立办学的实施办法或正面清单、负面清单,使独立办学有法可循、有据可依;加强与编制部门的协调,推动到琼办学高校登记注册为事业单位。
创新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治理体系,优化办学资源配置,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育人价值。一是在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等重点教育园区,探索实行“大共享+小学院”的办学新模式。通过公共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运行管理机制创新,打破高校间学科“壁垒”,促进“中西互鉴、学科互融、文理互通、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管理共商”(简称“五互一共”),打造“一校入学、多校选课、多地实践、多个学位”的一流国际教育体系。二是以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创新思维的国际化、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逐步推行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邀请一批院士专家开设系列讲座,邀请知名专家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开设共享大师课,建设共享思政课(中国国情与文化课)、共享基础课。三是推进治理体系创新。已经形成部省会商、省建设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各厅局和所在市县在规划编制、资金保障、项目建设等方面大力支持,学术委员会咨询指导,管理局具体实施,入驻高校积极参与的总体治理架构。四是创新涉外办学机构“高考+综合素质”等多途径招生,建立多元化、综合评价的招生模式,吸引更多境内外学生在海南读书。
强化党建引领,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为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保驾护航。在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中,海南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些根本性问题,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提升风险防控的水平和能力,统筹发展与安全,坚决守住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底线。重点落实好《海南省境外高校独立办学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党建工作实施办法》,探索建设境外高校独立办学和中外合作办学党建领导体制、管理体制、服务体制和监督体制,构建与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相适应的学校党建思政工作新模式,完善铸魂育人长效机制。把风险防控作为事关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成败得失的最关键变量,统筹发展与安全,高度重视境外高校独立办学和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办学主体、教材、课程、外籍教师、管理人员、来华留学生等关键因素的风险防控,健全完善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教育风险防控体系,确保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行稳致远。在实践中,一是推动境外高校独立举办的学校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契合中国国情,推动党组织建设的全覆盖。二是探索以海南陵水国际联合学院为核心,辐射其他重点园区国际教育项目的“一园五区”党建和思政教育体系,确保党对涉外办学领导的全覆盖。三是加强涉外办学所用教材监管,严格境外教材、课程、教师、网络讲座等九大平台的监管全覆盖。四是加强对中国学生的思政教育、外籍学生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情教育的全覆盖。
4月10日,习近平在位于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的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 摄影|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高质量:构建人民满意和自贸港需要的教育对外开放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和国家决定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从根本上就是新时代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推进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的过程中,海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新期待,统筹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和改革发展,高质量构建人民满意和自贸港建设需要的教育对外开放体系,教育主要指标正逐步达到、超越全国平均水平。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社会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海南教育总体满意度以及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整体感受等分项(总共四个分项)指标全国第一。
基础教育领域对外开放和改革创新重在结构改善,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需要。一是引进岛外境内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让老百姓享受更多更均衡的优质基础教育。深入实施“一市(县)两校一园”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引进工程,引进人大附中三亚学校、北师大海口附属学校、清华大学附中文昌学校、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乐东黄流中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附小等各类优质学校83所,引领带动了区域义务教育质量快速提升。二是引进国际知名基础教育学校,为老百姓提供国际化、多样化的优质教育选择。哈罗公学、德威公学等国际名校的引进,使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与全球领先的基础教育高位对接,让海南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甚至“留学”。三是以“双减”深化“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打造“健康阳光、好学上进、勤劳诚实、文明朴实”的海南学生“特色印记”,“阳光快乐”正日益成为海南教育的靓丽名片。四是着力补短板、强弱项,通过集团化办学、名校办分校、委托管理、结对帮扶等多种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城乡覆盖面。海南已于2019年成为全国第17个整体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的省份。
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领域对外开放和改革创新,重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同自贸港建设相适应的教育治理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全面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和海南“3+1”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1+3+N”学科专业体系(“1”指的是一个基础学科群,“3”指的是文化旅游学科群、以电子信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学科群、生态环境学科群,“N”指的是设计、动漫、物流等特色学科,以及数字传媒、数字设计、金融科技等新兴交叉学科)。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聚焦国家种业和海洋强国重大战略,紧紧抓住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两个着力点,坚持“产、学、研、城”深度融合,“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开展现代种业、绿色农业、海洋新材料、深海探测、海洋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的科研和成果转化工作。将于洋浦独立办学的比勒费尔德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德国工业4.0智能制造集群高校的牵头高校,将开设数字物流、机电自动化、计算机科学、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将于文昌独立办学的莫斯科动力学院,将充分发挥自身在航空航天产业中的能源、材料、制造、图像、信息等产学研优势,服务海南文昌航天城产业发展需要。近年来,海南还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搭建职业教育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培养更多适应自贸港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让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以来,海南以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为契机,拿出最好的资源、创造最优的环境,全方位、深层次、高质量推进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全面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也吸引了国际教育消费回流,打造了全球留学目的地。随着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的推进,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进一步凸显,日益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支撑力量。“十四五”期间,海南教育系统将进一步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充分利用自由贸易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全力推进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提质增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和自贸港建设需要的教育,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和展示中国风范的靓丽名片贡献教育智慧和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