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见义勇为父子兵”看家教之功

2022-06-13张冬梅

科教新报 2022年20期
关键词:祖孙平凡人热心

张冬梅

“我为能拥有他这样一个勇敢善良、正义热心的同学而感到自豪,我敬佩他的勇气。”甘肃省酒泉敦煌市敦煌二中连日来传颂着九年级学生代子琦见义勇为的事迹。年仅15岁的他和父亲代鹏一起,救起了失足落水的祖孙俩。

(5月25日《广州日报》)

父子齐上阵,勇救祖孙俩,一时传为佳话。在班主任口中,代子琦“平常就乐于助人,班上同学有困难的时候,他总会出手相助”;同学们眼中的他勇敢善良、正义热心,“身上充满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危险面前,救人为先。一次见义勇为,挽救两条生命,平凡人的善举感动了许多人,引来赞声一片。

但榜样从来都不是天生的。见义勇为的少年郎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偶然中也有必然。接受采访时,父亲代鹏表示“作为家长,我回去想了一下,确实比较后怕”,但还是由衷为孩子感到骄傲。在日常生活中,代鹏就时常教育儿子,别人有困难就要去帮忙,不能袖手旁观。或许正是这样的家庭教育在孩子心中早早播下善的种子,正是日常生活中父母持之以恒的言传身教、亲身示范,正是每一次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后家长的肯定和赞许,化作孩子行善举、做善事的动力,在人生长河中不时绽放出绚丽光芒,照亮了自己也溫暖着他人。

向善的教育种出向阳的花。每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托举。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但都讲了同一个道理:家庭教育之于孩子成长至关重要。大多数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现实中多数善行善举的背后,总能发现良好家庭教育的影子。

因此,我们在感动之余,在为见义勇为的善举点赞之余,更要看到家庭教育的力量。只有夯实家庭教育这一托举孩子成长的基石,让更多孩子从家庭教育里、家长言传身教中汲取向上向善的营养和力量,才能更好呵护善心善意,让凡人善举汇聚暖流,让见义勇为、乐于助人蔚然成风。24E08CEB-6782-443D-81EE-D862E46CC8DF

猜你喜欢

祖孙平凡人热心
有爱有光 勇敢前行
人间至爱祖孙情
人间至爱祖孙情
祖孙情
热心的朋友
亲情祖孙
平凡人演唱会
聂一菁 被平凡人的故事所感动
平凡人
热心的“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