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辅助生产单位安全培训对策
2022-06-13贾泽钰贾枘芎
贾泽钰 贾枘芎
关键词:油田辅助生产单位;安全培训;安全生产
点多、线长、面广、易燃易爆、安全风险系数高,是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点也是难点。油田辅助生产单位员工安全防范意识与专业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油田整体安全生产大局。因此,油田辅助生产单位必须增强对安全培训工作必要性、可行性、紧迫性的认识,通过有效的教育培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辅助生产单位安全培训现状
(一)培训体系缺乏全面系统性第一,培训需求缺乏全面性。当前,很多辅助生产单位并未结合自身特点,开展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培训需求收集工作,制定的培训计划流于形式,针对性、实用性不强。
第二,培训计划缺乏长期性。现有的培训计划内容,大部分都是基于短期目标而制定的,只能满足当月或当年度需求,没有做好一年以上的培训规划。
第三,培训评估缺乏系统及时性。
培训中,理论考试大都比较及时,而访谈座谈、问卷调查等工作相对滞后,评估存在不连续、不及时的问题。
(二)培训方式方法缺乏多样性第一,培训网络不够健全。辅助生产单位虽然都成立了安全培训领导小组,但并未将技术特长人员纳入其中,个别班组存在依赖大队级培训的思想。
第二,培训方法比较单一。“集中培训、统一考试”的培训方式,虽有一定效果,但员工参与意识并不强,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对培训的重视和投入不够辅助生产单位工作场点多,大都远离驻地。当生产任务繁重时,培训往往无法按照计划进行。另外,由于基层配备教师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培训工作的需要。如熟知的电焊、氧焊作业方面,只能进行取复证培训,深入到工作现场对员工培训的力度明显不够。
辅助生产单位安全培训策略
针对辅助生产单位安全培训现状,建议从加强安全思想建设、修订完善培训体系、实施培训网络化管理、探索培训方式多样化四个方面,進行完善和提升,确保安全培训抓实抓好,不走过场。
(一)加强安全思想建设
第一,树立全员以人为本理念。对企业员工来说,只有通过自身技能提高,才能促进个人与企业共同成长。特别在企业快速发展时期,要充分认识到,提高安全履职能力事关企业安全稳定发展和员工生命安全,是企业高质量发展和提高员工幸福指数的重要保障。
第二,提高全员安全法律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进一步确立了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职责,明确了安全环保主体责任。只有提高全员法律意识,才能使企业在法律规范之中开展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
第三,建立团队互助安全愿景。强化“安全第一”思想,倡导“我为团队安全做贡献,团队为我安全做保证”安全互助理念,开展“安全格言、亲情寄语”等活动,让员工置身于安全环境之中不断强化安全意识。
(二)修订完善培训体系
目前,大多辅助生产单位的培训体系,制定相关制度及考核办法都比较完善,重点要在培训需求、计划、评估方面进行修订完善。
第一,培训需求突出全面性。把培训事前需求调研和分析作为第一环节,除开展管理层自上而下需求收集外,重点开展自下而上的培训需求收集。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走访等形式,了解员工培训意愿。
第二,培训计划突出长期性。将收集到的培训需求合理付诸实践,并做好优化升级。根据培训需求的轻重缓急作出计划安排,进一步提高管理层和执行层的重视程度,编写本年度和下年度培训计划。
第三,培训评估突出时效性。以问卷调查、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对反应层评估,掌握员工对培训工作的满意度,及时收集反馈意见或建议。以考试、现场演示、讨论等方式对学习层评估,了解员工在知识、技能、态度、习惯等方面的提高和改善。通过绩效考核进行行为层评估,了解受训员工学以致用情况。通过成本分析对结果层评估,了解员工培训为油田维护性作业做出了多大贡献。单位主管要对员工培训及时评估、及时反馈。
(三)实施培训网络化管理
把分散的、不同的专业领域技术力量,通过培训网络化,整合在一个平台上,进一步挖掘培训潜能。
第一,构建员工培训网络。充分利用各级培训资源,构建三级培训网络。成立以大队主管培训领导为组长,由机关组室长、技术骨干、聘请教师、小队长组成现场督导培训小组,主要负责现场监督培训;以小队长为组长,由机关技术骨干、聘请教师、班组内经验丰富的师傅组成现场培训小组,主要负责现场实际操作能力培训;以班组长为组长,采取岗位练兵、师徒结对等形式强化岗位培训。
第二,落实员工培训责任制。将年度培训任务逐级分解到小队、班组,明确各级培训责任,以表格化形式落实。在考核兑现上,推行正向激励,大队、小队、班组小组成员月度薪酬考核中,员工培训考核权重占比分别控制在15-20%、20-35%、10-15%;单位主管培训人员考核权重占比控制在30-60%;员工考核“日常练兵15%+理论考试30%+实际操作55%”比例,月度薪酬考核中员工培训考核权重占比控制在20-35%,每半年或一年调整一次。
(四)探索培训方式多样化
第一,作业场所目视化培训。按照把复杂变简单、把抽象变具体、把潜在变显现原则,对油气作业区域实施目视化,在现场感知、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员工的培训。
(1)设备设施管理目视化。在设备设施明显部位设置标识牌,包括设备基本信息。对误操作可能造成设备严重损害的,设置安全操作注意事项标牌。
(2)工艺流程管理目视化。在工艺管网、仪表控制及指示装置上挂牌标注安全事项等。
(3)生产现场管理目视化。对固定施工作业区域划分不同危险状况,红色指示线警示有危险,未经许可禁止进入;黄色指示线提示有危险,进入时注意。
(4)工用器具管理目视化。对施工作业过程所需工器具,标明规格、属性、适用范围及编码。对压力容器进行外表面涂色及张贴有关警示标签。2994A8A0-274C-4F35-8122-1AAFC7342395
第二,开展心灵感悟培训。通过“案例警示、自控明示、温情提示、代价揭示、考核公示”培训,激发全员培训潜能和热情。
(1)案例警示“入脑”。将安全生产事故图片制做成展板、光盘等,通过直观形象展示,让员工心灵受到震撼、灵魂受到触动,促使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2)自控明示“入眼”。根据岗位作业特点,以“明示牌”或卡片形式在岗位上明示,并通过现场随机抽查形式培训。
(3)温情提示“入心”。制作员工“全家福”照片和亲人安全寄语“亲情板”,悬挂在员工宿舍、活动室等位置,利用亲情潜移默化地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感。
(4)代价揭示“入行”。将违章、事故造成损失、付出代价进行对比,以图表工具形式,在作业场所揭示,分析危害、直接和间接成本等,引导员工正确认识安全生产政治“代價”、生命“代价”和经济“代价”。
(5)考核公示“入规”。将安全管理考核、安全检查通报、“三违”考核结果,通过网络、会议等形式公示,促使全员形成责任同担的安全管理格局。
第三,强化应急演练培训。
(1)内容上“分岗”演练。各岗位功能差异、员工岗位职责和技能等级不同,根据生产季节制定演练培训计划,对员工实行“分灶吃饭”,分岗位、逐点位演练指导。
(2)时间上“分期”演练。依据计划,落实好日、周、月、季演练。以岗位为单元,每日利用班前会由上一个值班员工给下一个值班员工出一个演练项目,实行“一日一题”点式演练;以班组为单元,每周由兼职教师组织2-4个演练项目,实行“一周一练”集中演练;以小队为单元,每月对倒休上岗前员工参加小队岗前演练1-3个项目,实行“一月一考”整体演练;以大队为单元,对在某一岗位上工作一个季度的员工复核演练1-3个项目,实行“一季一复”复核演练。
(3)方式上“分级”演练。加强“大队-小队-班组”三级演练,结合各个层面的特点和条件,选择培训方式。大队层面,采取视频教学、经验分享等方式,向员工解答不规范操作可能产生后果和员工自学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小队层面,采取“小教员、小师傅”等方式,激发员工各抒己见、交流学习热情;班组层面,采取师徒帮教方式,使员工共同参与、互提互练。
启示
下一步,在深入开展安全培训工作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安全第一思想,提升全员对提高安全技能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完善培训需求征集、计划和评估制度,使培训体系更加全面系统,运行更加顺畅;积极推进培训网络化,挖掘整合培训资源,切实解决培训教师不足等问题。
同时,还要进一步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安全生产夯实基础。2994A8A0-274C-4F35-8122-1AAFC7342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