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柏威夏:边界上的谜样神庙

2022-06-13楼学

看世界 2022年11期
关键词:圣殿吴哥神庙

楼学

柬埔寨柏威夏寺的中央圣殿

地处柬埔寨与泰国边境的柏威夏寺,曾是柬埔寨继吴哥窟之后的第二处世界遗产地。但由于地处偏远,这里一直鲜有国际游客专程来访。

1000多年来,坐落在悬崖之上的柏威夏寺俯瞰着柬埔寨平原上无尽的重重密林,它是高棉王朝的皇家寺院,也是漫长历史中冲突与战争的见证者。

我在暹粒一间青年旅舍里连住了近10天。最开始的几天里,我还能拿着吴哥窟的三日票早出晚归,但走完了吴哥的经典路线,看完了城里的国家博物馆,我很快陷入了无处可去的无聊。

柬埔寨的5月仍然干旱燥热,盛行已久的大陆气团余威不减,高悬在头顶的太阳让每一个尝试出门的旅行者都望而生畏,只有浓密的林荫才能提供片刻的阴凉与喘息。

当时的法国军官在地图上作弊,将柏威夏寺划入了柬埔寨境内。

我仍然“滞留”在暹粒的原因只有一个:位于暹粒东北约150公里处,在柬、泰两国边境的扁担山脉上,坐落着一座始建于公元9世纪的古老寺院—柏威夏。这一名称来源于古老的梵语,意为“祭祀的圣地”,如今,它不仅是这处世界遗产寺院的名称,也为寺院所在省份冠名。

去往柏威夏的道路几乎都是尘土飞扬、未经铺装的土路,其中也不乏一些如同布满弹坑的糟糕路段。同行的司机寡言少语,只会讲极有限的英文,我只能把注意力放在道路两旁那骇人的贫困面貌上。

柬埔寨是亚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如果只是停留在暹粒这座以旅游业和高昂物价闻名的城市,旅行者可能很难对此有所感受。但当我们的汽车驶离城市之后,沿途可见的许多村庄,都在高温酷热下显现出沉沉的暮气。那些年久失修的干栏式房屋早已东倒西歪,无论是材料还是结构功能,似乎都经历了漫长的停滞。

神道旁的石獅

在经历了三四个小时的乏味行车后,我们终于抵达了边境线附近。扁担山脉如同一面高墙,在柬埔寨的平原上耸然屹立着;柏威夏寺在其中一处如鹰喙般伸出的悬崖上坐落着,但在山下远眺却了无痕迹。

司机引导我们前往一处简朴的售票处,这大概是几小时行程里我所见到最像样的房子。我们要在这里购买柏威夏的门票,再换乘景区的车辆上山。

柏威夏寺地处柬、泰两国的边境线上,有着极为特殊的地理位置。

寺院所在的那处如鹰喙般的悬崖,其喙尖一面朝向柬埔寨,而相对平缓的喙根则位于泰国。历史上的朝圣者们,其实都是通过泰国一面的通道上山,但柬、泰之间素来不很太平,这座寺院也成为两个国家冲突与战争的缩影。

1904年,泰国当局与当时盘踞在柬埔寨的法国殖民者签订边界条约。

以当时扁担山脉山脊线划分边界的原则,柏威夏寺应当坐落在泰国境内。但当时的法国军官在地图上作弊,将柏威夏寺划入了柬埔寨境内。当时的泰国王室觉得,天然地形与条约明文已经足够清晰,而本国又缺少可以读懂西方地图的人才,这一疏忽最终为后来泰、柬两国边境纠纷埋下导火索。

在法国殖民者从柬埔寨撤离之后,泰、柬两国一度爆发冲突。于是,这座神庙不仅仅是边境线上的一处重要古迹,更成为糅合了纷纭历史、民族情感与政治博弈的象征。2008年柬埔寨为柏威夏寺申遗时,这一争端再次浮上水面,并引发了流血冲突。

不过,经过了国际社会的调停,如今这里的边境线总体还算太平。1962年,海牙国际法庭将柏威夏寺判归柬埔寨,但通往神庙的道路却全部位于泰国境内。

与高棉首都那些“花团锦簇”的寺院相比,这里是一处由神道串联起的轴线寺院。

这一地区至今维持着柬埔寨拥有神庙本体,而泰国掌控出入口的尴尬状况,两国之间的边界被确定在从泰国通往神庙的第186级台阶上;后来又通过种种谈判,柬埔寨获得了泰国境内道路的使用权,才终于确保这座寺院不是交通意义上的“飞地”。也正因如此,前往柏威夏的旅行者需要在柬方的售票处登记护照信息—这可以算是一次“出境”之旅。

从山脚前往山顶的道路只需要大约二十几分钟,在曲折蜿蜒的盘山公路上,我并不知道自己何时进入了泰国领地。山林中并没有一条清晰的界线来划分两个国家,但影影绰绰的国界却又真实存在。

直到我走完通往神庙的神道,终于望见柏威夏寺的山门,看到了荷枪实弹、望向泰国一方巡逻的柬埔寨士兵,我才恍然知道自己已经重新回到了柬埔寨境内。

公元889年,高棉帝国的第四位君主耶输跋摩一世,在扁担山脉的山顶动工修建这一座献给印度教毁灭之神湿婆的神殿。

在高棉王朝的历史上,湿婆一直被视为国王的守护神,而从更古老的扶南时期开始,修建庙山便成为每位统治者的重要工程。

在山顶的高处营建神殿,将国王神格化为沟通人间与天界的桥梁,“庙山”是一种不言自明的政治象征。这一古老传统也就顺理成章地从扶南时期延续至高棉。地处山巅的柏威夏寺,更是结合了自然的奇景与人力的杰作,比柬埔寨平原上的所有神庙都更为险峻也更具想象力。

这项庞大的工程延续了200多年,直到苏利耶跋摩二世在位的1152年才终于完工。也许在冥冥之中真的得到湿婆神的庇佑,柏威夏寺从开创到完结,恰恰是高棉帝国历史上疆域扩张最迅速的鼎盛时代—其营建的历史也与当时的首都吴哥几乎同期。

柏威夏寺的建筑沿着中轴线分布

柏威夏寺位于悬崖之上

如今现存的柏威夏寺,是一组经典的中轴线建筑。从泰国一面登上寺院的神道后,五组主要建筑在纵轴上渐次排开,最靠近神道入口处的建筑群被标记为E,最靠近悬崖末端的建筑群则被标记为A。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纵向的轴线布局,代表了首都吴哥以外的另一种重要建筑传统。

去过吴哥的旅行者们,都会对集中向心式的建筑布局印象深刻,幾乎所有的辅助建筑都围绕着中央圣殿重重向外展开。这一布局象征着印度教信仰中的须弥山,代表着理想宇宙里的和谐、理性与秩序。最负名的大小吴哥,就都采用了类似的布局。

而柏威夏寺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此,与高棉首都那些“花团锦簇”的寺院相比,这里是一处由神道串联起的轴线寺院。

在从泰国一侧登上山顶后,梯道的末端是一处被那伽神像守卫的平台—那伽是印度教神话中的蛇神,蛇身上长有七个蛇头,在高棉的神庙建筑中,常被用来划分建筑空间中的人界与神界。越过那伽镇守的平台,也意味着进入了湿婆的神域。

那伽背后是残破不堪的E庙,山门上方经典的三角形山花已经崩塌。只有几位柬方的军人在废墟中巡逻,你可以请他们给你指出塔门上柬泰两国交战时留下的斑驳弹痕。

从这里一路向内,在又一条漫长的神道旁,有一座在高温干旱下已经干涸的蓄水池。对于这座山顶的神庙而言,这座水池汇集着山顶的雨水,曾是重要的水源地。

最重要的中央圣殿被安排在轴线尾端的悬崖附近,但当我迈入中央圣殿的庭院,眼前所见却是一片狼藉。

我无从想见这座辉煌的圣殿在鼎盛时期曾是什么模样。在经历了自然与人力的破坏之后,中央圣殿只剩下半座前殿尚算完好,后半部分已经成为废墟。在这些狭小的圣殿内,当地人仍然搭建起简单的祭坛,供奉着象征毁灭的湿婆神。

A庙背后的悬崖,也正是这段山崖上的最高点—在那里,昔日的王室成员们可以俯瞰无垠的山前平原,王权与神权仿佛合而为一,哪怕是首都吴哥,也无法提供如此极致的宗教体验。

如今,只有一些猴子在这里守候着不多的游人和信徒,期待着获得一些投喂。在千年历史中,湿婆的神庙最终免于毁灭,幸运地保存下来,至今仍在这片悬崖上俯瞰着高棉的故土。

特约编辑姜雯 jw@nfcmag.com

猜你喜欢

圣殿吴哥神庙
雅典卫城:希腊文明的象征
扶贫工作中的一段“插曲”
瓷片
失踪的圣殿骑士团巨宝
欧洲最早金融集团:生于战争,毁于金钱
印度“神庙”:保佑美签
神庙
神庙古老的“异教”神殿
在天堂与地狱间行走
吴哥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