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请给被辞者体面和尊重

2022-06-13

读报参考 2022年12期
关键词:体面裁员营造

日前,随着新一轮互联网企业裁员潮的发生,一些企业在进行裁员时,将员工被辞退的日子称为“毕业日”,甚至“恭喜”员工“顺利毕业”;还有企业在发给被裁员工的短信里百般抒情,表达“万般不舍”“怀念并肩战斗过的每一个日夜”。

无论是出于对行业发展大势的未雨绸缪,还是因为企业自身经营状况“不得已而为之”,裁员行为本身并无过多指摘之处。毕竟,在流动的市场中,谁也没有“铁饭碗”。企业只要按照法律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按时足额向被辞退者发放补偿金,裁员就无需过多干预。

但是,对多数遭到裁员的员工来说,相比主动离职,被辞退之后的职业空窗期可能更长,劳动者的不确定感和焦虑感更显著。对于承受着房贷、车贷月供压力的员工而言,用“毕业”形容裁员,就像用一根针戳进他们的心里。

企业为什么要用“毕业”来指代裁员,或许与其奉行的“校园文化”有关。互联网企业员工结构普遍年轻化,企业愿意营造一种开放、自由的氛围,为员工提供校园一样的职场环境。这种职场文化不仅消融了僵化、层级分明的职场关系,也给企业创新创造了良好软环境,促進人才快速成长。

不过,企业不能因为营造了类似校园的环境,而真的把自己当成学校。在学校里,老师不会也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差生”;而在市场化企业里,竞争是难免的。竞争上岗也好,末位淘汰也罢,只有业绩好的员工才有“糖”吃。把企业当成校园,只看到了用人环境的表面形式,而忽视了企业管理的根本逻辑。

也许用“辞退”“解除劳动关系”这样的表述,不能给企业的“公共形象”加分。但是,企业裁员从来不是轻松的,更不能让人感到“轻佻”。也只有直截了当的表述,消除似是而非、闪烁其词的语意模糊,被辞退的员工才可能取得与“前东家”的平等地位,双方坐下来平心静气地谈谈补偿,在尊重彼此权利的前提下好聚好散。

辞退一个基层员工,对企业运营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员工个人来说,失去一份工作就是人生大事。企业与其玩弄语言话术,不如努力体现担当,尽量不因自身发展策略失误而影响普通员工的生计,即便不得不辞退一些人,也请让他们带着体面与尊重离开。

(摘自《中国青年报》王钟的)□78706666-FB7D-47FD-BDDD-02E0794693A7

猜你喜欢

体面裁员营造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请给被辞者体面和尊重
比裁员更可怕的,是我知道了新同事的工资
美丽可持续
体面
输比赢更需要尊严和体面
狗熊讲体面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营造温馨如家的购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