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实施幸福教育的办法分析

2022-06-12忠伯

民族文汇 2022年25期
关键词:幸福教育策略分析小学教育

忠伯

摘 要: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而变化,开始逐步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转向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育,更加注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基于此,德育工作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之成效尤为关键,而幸福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新开展方向之一,如何有效地在德育工作中实施幸福教育是如今小学班主任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有效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本文将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如何在德育工作中实施幸福教育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工作;幸福教育;班主任;策略分析

小学教育是义务阶段的起点也是学生日后学习生涯与生活的重要奠基阶段,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与道德发展,可塑性极强的时期,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时代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抓住这段黄金期,大力开展德育工作,让学生营造和谐、幸福的班级氛围中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行与道德素养。

一、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德育教育要求教师将道德知识进行整合并渗入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掌握学科基础知识之余,接触到思想、道德、法律等多方面的其他知识,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与良好的品德修养。还未形成理性思维的小学生,尚未具备系统地是非善恶观,随着现代信息获取途径越来越多,学生的成长环境越来越复杂,思想教育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现阶段部分学生的家长仍未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思想,在教育中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育,使学生的道德教育有所欠缺,导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思想与心理问题。所以,在如今时代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影响下,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在多元化时代,班主任也应当以生为本,开展多元化德育工作,让学生在幸福的氛围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二、在德育工作中实施幸福教育的方法分析

(一)增加师生互动,给予充分关怀

对于自我管理能力欠佳的小学生而言,管理班级琐碎的日常事务,为班级学生授课教学的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学习与生活中信任与依赖的管理者。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小,思维较为跳跃,在日常生活中活泼且好动,因而十分容易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突发状况,在班级管理时需要班主任时刻留心。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德育教育,班主任首先应当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表现状况进行观察;其次在班级管理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怀,增进师生交互,使学生感受到关心与重视,从而保持满足的心理兴趣,获得幸福感。

例如,当学生因冲动引发冲突时,班主任应当首先给予双方学生一定的关切,并认真倾听双方的表达,帮助双方学生进行协调,而不是任由矛盾存在。教师在调和过程中需要耐心引导学生说出其行为原因与想法,在双方面对面说出彼此的想法之后,分析矛盾的根本原因,对错误行为进行批评,使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是需要改正的后,让学生握手言和,从而化解矛盾。在班级管理中很多突发状况都能够成为开展德育工作与幸福教育的机会,如学生出现随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时,班主任应当询问学生为什么随地扔垃圾,并为学生做示范,将垃圾扔至就近的垃圾桶内,使学生产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并在日后的班级生活中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在学生做出将垃圾扔进垃圾桶的行为时及时表扬学生,以此鼓励学生,使学生最终能够改正个人习惯。

(二)采用积极评价,化解负面情绪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极易受外界影响,波动起伏较大,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当及时给予学生鼓励与表扬,与学生进行正向沟通,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根源,排解学生的负面情绪,让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通过不断引导,使学生感受到赏识,主动接受正向激励,从而能够化解消极情绪,收获积极情感,实现幸福教育[1]。

例如,受成长环境与家庭教育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性格较为内向,且不习惯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在开展班级活动时,常常独自一人。为了改善这一问题,班主任可以在组织德育实践活动时,将此类学生与性格活泼的学生安排在一组,完成课题探究与实践活动,并鼓励此类学生进行活动总结,在学生发言完毕后,带头引领班级学生以鼓掌的方式肯定学生的发言,给予学生自我表达的空间与机会。另外,班主任还可以与此类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倾听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勇敢发言,使学生找到自信。此外,如若班主任发现班级内学生出现负面情绪时,应当与学生进行深度沟通,找到学生消极的原因,并对其展开分析。如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负面情绪时,班主任可以联合学科教师,一起就学生的答卷情况、课堂表现与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找到还未完全理解与掌握的知识点,并由学科教师分解该知識点的重点与难点,是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关心与鼓励,从而重拾自信,以积极的心态继续学习和生活。

(三)组织小组活动,在相互合作中收获幸福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学生神经系统较为活跃,在日常生活中能量充足,精力旺盛,对外界事物的求知欲望也较为强烈,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性,引导学生进行相互合作,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平等、友善的交互关系中收获幸福情感。班主任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相互尊重”、“相互平等”、“诚实守信”、“真实诚恳”等道德涵养的培育,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现更多优秀思想,在相互陪伴、支撑与监督中逐渐实现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2]。

以日常班级管理规章制定为例,班主任可以在班会时开展德育工作,组织班干部将本周守纪与违纪现象列出,首先肯定与表扬学生遵守班级与学校纪律的行为,再对违纪现象进行适当批评,并组织班级学生自行分成小组,共同商讨管理措施,让班级内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在学生商讨完毕之后,进行投票并落实。如最终决定建立评比机制,将上学迟到、没戴红领巾、在走廊嬉戏打闹等违纪行为纳入小组评比标准,一周进行一次评比,评分高的小组可以获得德育实践活动主题的决定权,以此激励学生遵守纪律,使学生形成集体意识与荣誉观念,能够严格的进行自我约束,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并从中收获幸福与快乐。

结语

在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始终以学生为幸福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关爱、鼓励学生,使学生在良好的交互关系中逐渐形成优秀的文化素养与行为习惯。过度强调学习与竞争只会阻却学生前进的步伐,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不应当仅限于学习,应当是多样多彩的,班主任要与学生一同在幸福的班级氛围中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锦.基于幸福教育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和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4):16-17.

[2]王成桂.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实施幸福教育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1):18-19.

猜你喜欢

幸福教育策略分析小学教育
幸福教育理念下中职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如何创造幸福的教育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