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数学思维导图的应用

2022-06-12向家礼

民族文汇 2022年25期
关键词:应用分析思维导图小学数学

向家礼

摘 要:阐述思维导图的含义,分析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维导图模式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从读前介绍背景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进行阅读技巧指导等方面探究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用分析;思维导图

阐述思维导图的蕴含,分析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当中存在的问题及思维导图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在培养一定的思考和辨析能力的基础上,对所提问问题上加以深化处理,以帮助学生能够锻炼思维和分析推理,从对所提问题涉及的知识点和考察对象进行强调,配合对思维的锻炼和对知识的辨析,进行数学能力技巧指导等方面探究思维导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的简介

思维导图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工具之一,其中思维指学习中的逻辑推理,对问题的分析等能力;而导图则指代对问题所归属的种类,问题描述的情况的辨别解析。思维导图其本质不像生活中的技术一样是具体的能力,是一种抽象的需要大脑思考的能力,其所要起到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思考解答,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而重视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和激发,对于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1]。

二、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方法枯燥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教育方式大多数仍然偏近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不注重课堂创新以及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的思维只能局限于教师所讲内容和课本上已给出知识,只需要固化的记忆,从而大大抑制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使课堂的学习氛围枯燥乏味,学习效率受到严重影响。

(二)未能及时进行教学点评

针对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和表现以及教师自身教学过程的点评,对于学生和教师的课后反思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次正确的点评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而在目前我国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教学点评的作用,使得教学理念落后,并且影响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方式陈旧、僵化

有的小学数学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是教学方式缺乏创新,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变化、新要求,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即使有的小学数学教师尝试运用思维导图模式展开教学,但多流于表面,对相关内容的分析不够深入、细致,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3]。

(四)思辨能力培养教缺乏

小学数学主要帮助小学生对以后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小学数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度和学习数学的能力,小学数学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对乘法口诀的熟练掌握,对四则运算的熟练掌握,对一些基本图形特点的掌握,对于方程和等式的掌握,而且一些简单的数学应用题也是对于数学逻辑的培养,其余还有对于一些现实运用的数学知识,主要是帮助小学生建立起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帮助他们发育大脑,培养逻辑性,以及对于以后的学习过程能够进行最基础的知识运用。但是传统的数学课堂却缺乏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没有对其内涵进行深入探究和引导,使得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思辨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高。

三、思维导图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一)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思维导图的目的是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点,提高思考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基本数学概念和数学法则运算等知识点,还能让他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数学内容有全面、深入的理解,从而提升数学理解能力和课堂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且教师、家长负责监督学生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对于问题的思考能力也较薄弱。应用思辨能力导向优化小学数学学习环节,有利于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教师可以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课堂所学内容,也可以让他们组成学习小组,相互讨论、合作学习,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理解问题内涵

应用思维导图辅助小学数学课堂创新的方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化,详细分为以下三点:

1、有利于课前启发

在课堂初始,思维导图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铺垫,把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接触和思想准备,对于老师提出的内容有疑惑的地方可以做好标记,在上课时注意听讲和思考;同时在教学开始前,通过课前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刺激学生潜移默化中使用思辨力来主动在课本中寻求与课堂有关的和自己需要掌握的部分,让学生能够对课本中的内容有自己的创新性的理解,促进学生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同老师的互动,间接提升了课堂气氛。

2、有利于课上提问

在课堂进行过程当中,思维导图可以帮助老师把课堂“学生化”,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提问和思考,表达自己的理解,去凝聚注意力,提高课堂当中的学习氛围;即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多个问题,并使问题直接紧密联系从而能够引导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多角度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幫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使接受知识与思辨能力的提升这二者之间相互促进。

3、有利于课后发散思维

在课堂结束之际,老师采用思维导图去进行总结,可以帮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加强对课堂内容的记忆,帮助学生高效完成课堂。学生在课后的学习中,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更高效的帮助自己选择与课上学习内容相关的其他知识,促进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增强自身创新意识,防治知识固化。

四、结束语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数学教学模式也相对陈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掌握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不断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成为教师努力的方向。应用思维导图模式开展小学数学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教师数学教学水平,促进教育的发展。

相关文献:

[1]赵国庆. 概念图、思维导图教学应用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J]. 电化教育研究, 2012(5):7.

[2]王功玲. 浅析思维导图教学法[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0(4):1.

[3]汤铭.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思维导图教学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7A2E85E9-70CA-4245-BA39-ABA8FF2BE3C9

猜你喜欢

应用分析思维导图小学数学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