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06-12李丹
李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为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与行动指南。在百年之未有大变局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既是文化自信、文化繁荣的核心力量,也是应对西方价值渗透纷扰、错误社会思潮蔓延、异质文化渗透侵蚀的“神兵利器”,能够进一步凝聚社会进步思想共识,消除和化解不良文化对社会公众的负面干扰,让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更加自信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应当以深耕非遗内涵、传承非遗文化、留住非遗经典为工作思路,分析把握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表征和现实困境,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探索助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文化的地方性和多样性趋于消失
地方性和多样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近些年来,在申遗热潮的推动作用下,政府企业以及民众对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开发势头强硬,几个省、城市或地区抢夺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不再稀奇。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地区滥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存在过度开发、盲目开发的问题,致使很多资源遭受破坏。整体而言,尽管“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种工作思路受到很多企业机构,甚至是当地市民的认可,但是实际效果却得不偿失。急功近利的野蛮开发容易导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沦为伪艺术,丧失自身的特色与个性,导致文化地域性与多样性逐渐减弱。
文化传统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文化传统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回归于生活。当前,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娱乐产品内容的丰富,社会公众更青睐那些具有时代性、刺激性、视听性的快餐式艺术,网络直播、短视频平台成为大多数社会公众享受精神文化产品的场景空间。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人们往往更愿意观看那些带有视觉冲击力与短暂精神愉悦感的网络文化产品,对“严肃、深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不关心、不喜欢、不讨厌”的态度。由此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远离其赖以生存的发展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面临后继乏人、后继无人、生存压力等现实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物被破坏
在社会因素、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再如,地震、暴雨、山体滑坡、台风等不可抗拒自然因素,会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储备介质(纸质文献、光盘、博物馆)受到严重破坏。另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难以靠演出维持运转,再加上长期得不到重视,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无法让其本身的价值或其所继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得到体现,这就容易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产生“怀才不遇”的心理,加剧他们“撂挑子不干”的行为趋势,继而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与精神遭受严重的创伤。
全球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
与历史渊源保持紧密联系
所谓“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特定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为什么要原汁原味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遺产呢?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价值就是历史价值,被誉为地域标志性文化,不轻易改动,我们就能知道这项非遗古代的工艺是什么样,而且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就像“海菜腔”响起就能想起云南石屏,“信天游”响起就能知道到了陕北。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要充分考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表征,从生产生活和生存演变的历史角度去提炼精华,保护原生的历史原物以及文化信息。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诞生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是不断在发展的。在其传承过程中需要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机会与动力。因为,一旦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被看作过去时,那么这些宝贵的遗产就很难被真正地弘扬。所以,要以发展性与活化传承思维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引入新技术、新业态,让静止的非遗元素“活”起来。
注重整体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零散的,而是由多种技能、技艺、区域环境等因素共同构成的。比如什么地方舞龙、舞狮、踩高跷发达,什么地方的庙会就一定发达,因为有了庙会,舞龙、舞狮、踩高跷才有了用武之地。再比如抄纸,里面一定要加猕猴桃汁液,因为加了它以后就有了黏稠度,而且能很容易地把每张纸分开。因此,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不要将其单一地视作民族性的保护,而是要站在整体空间的角度出发,实施全方位和多层次的考核,保护它们的工序以及生态环境完整,通过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村等区域性协同空间,促使其以最全面的形态传递下去。
遵循产业化的原则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物质化”保护固然重要,但这只是记录、记忆,而没有把“死”遗产变成“活”遗产。这里所说的产业化并非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俗的发展误区,而是要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的前提下,讲究“活鱼要在水中看”,让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引入现代规模的生产方式,形成非物质文化产业集群,打造具有特色文化属性的文创产品,利用多样化的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弘扬与传承,以此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措施
以数字技术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
面对那些霉变、虫蛀、脱磁、变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面对过去整理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储介质“再次修复”的艰巨任务,抢救性保护措施显得极其重要。只有在思想观念上端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态度,在保护方法上学会与时俱进、因时而化,运用数字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才能使濒危项目重现生机与活力。
一方面,塑造文化自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风气。非物质物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村落的私事,更是关于中华民族实现文化自信与文化事业永续发展的公事。相关政府部门要关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存与生活问题,通过制定相关经济补助、资金扶持、金融支持、税收优化、研培计划、建立代表作名录、传承人名录等政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打造“出路”,让他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条路上没有后顾之忧。比如,在加大政府投入、用好用足财政资金的基础上,积极吸纳非政府组织和社会资金参与非遗保护。鼓励企业及社会力量投入资金,广泛参与非遗保护,加大非遗产品的市场流通活力。除此以外,还要积极打造致力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媒体矩阵,打造生活气息浓厚、时代性强、形式新、文化氛围浓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内容,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与经济活动中不再失声。
另一方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抢救性保护。针对那些因自然因素遭受破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形态资源,引入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进行修复与还原;结合国家级数字化保护工作体系和数字化保护标准规范体系要求,利用巨幕多维投影拼接显示技术、体感交互技术、VR技术等数字技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储存、传播、展示等活动,以数据库、光盘塔、移动硬盘、云空间等形式对其进行保存,打造诸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VR体验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数字民歌器乐地图,将易损害难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成数字形态资源,并以多媒体全方位、沉浸式交互的展示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工艺、生产方式、生活环境、文化观念、传承机制、材料工艺、历史记忆进行传播。比如利用数字化技术分析某种舞蹈动作的规律、某种音乐的演唱规律、某种观念的变化规律等,通过再现模拟来培养传承人对这些共性规律的掌握。
以创意重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与公众和社会的互动中不断被创造的。因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当在文化遗产经济学基础上,有效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增值价值、市场价值、文化价值,找到其与人们精神文化产品需求和社会经济市场发展的契合点,并同现代文化与经济事业联系起来,使其作品延展成产品、商品、消费品,以一种看得见、体验到的方式与社会公众“见面”“相知”,这无疑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
一方面,应当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事业中的生产性保护。从重塑性存续、基因性复原、生活性修复三个维度出发,结合当前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产品需求与文艺作品创作现状,以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为指导思想,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入文学作品创作、影视作品创作、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教育教学建设中。比如,可以由地方政府牵头,联合短视频平台,通过给予一定的流量曝光与视频收益,鼓励自媒体创作者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短视频作品,让人们通过短视频平台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镌刻心中更为深刻的文化记忆。另一方面,应当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事业中的生产性保护。以非遗资源的市场化转化为契机,以跨界重构新生为重点,找出非遗资源中能够被人们所喜欢、被市场所接受的生产属性、商品属性和市场属性,通过协同思维促使非遗资源有机融合到纸包装设计、服装设计、文创产品设计等领域,拉近其与服装行业、数字经济行业、食品行业、旅游行业之间的关系,使其通过产品生产和市场销售得以生存。
以生态共生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
整体性保护的内涵,不仅仅限于单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与之相关联的诸多条件,也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与之构成传承链条的文化、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因素的系统整体,其有助于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性共生发展,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保护”局面。一方面,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横向尺度上的整体性保護。建立由非遗文化传承人、学术机构、文化产业、民间组织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元主体机制,坚持不懈地走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保护路线,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区,并以生态理念整合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合力。另一方面,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纵向尺度上的整体性保护。坚持“本真性和系统性”原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生态系统内的各种因子进行整体性保护。以黎锦为例,在其保护与传承过程中,要充分保障其在图样、纹饰、材料、色彩、工艺等元素上的完整性,防止因商业化导致的“偷工减料”“张冠李戴”等现象发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提高国人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有效防范外来消极负面文化的思想侵蚀。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人员、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进入了相对较好的阶段,并实现了良性循环。在未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应当用数字技术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以创意重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以生态共生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更加完善,保护技术更加先进,实现由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的华丽转变。
参考文献
[1]吕佳.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初探[J].今古文创,2021(47):109-110.
[2]薛可,龙靖宜.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传播——对《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第十四条的解读[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06):13-17.
[3]杨彩萍.非遗传承保护与群众文化工作的结合[J].中国文艺家,2021(10):49-50.
[4]萧放.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是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关键[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05):11-16.
[5]段超.对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些思考[J].百花,2021(09):73-74.
[6]中办,国办.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J].中国集体经济,2021(27):5-9.
[7]都永浩,左岫仙.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弘扬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02(04):129-135.
[8]李卫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政府机构角色调整研究——以马街书会为例[J].时代报告,2021(07):92-93.
[9]朱季康.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现状、分析和提升策略[J].地域文化研究,2020(04):52-62+154.
[10]赵星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保护与利用思考[J].知识文库,2020(19):191+193.
[11]龚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中国民族博览,2020(18):59-60.
[12]金新淋.浅析新媒体直播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J].百花,2020(0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