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文化志愿活动品牌效应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2022-06-11南阳

百花 2022年8期
关键词:丹江商洛市商洛

南阳

随着商洛市群众文化的不断发展,群众不再满足于基本的公共文化形式,对群众文化的内容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洛市文化馆結合自身条件,不断提高文化志愿服务水平,打造了一系列具有自身品牌特点的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如“欢跃四季  舞动丹江”“欢跃四季  丹江放歌”“文化惠百姓  春联进万家”系列文化品牌活动,形成了商洛市文化志愿服务新模式,为群众文化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具体做法

(一)发挥文化志愿服务团队优势,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近年来,商洛市在全市开展了一系列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在望江楼广场举办的“欢悦四季  舞动丹江”春节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吸引多个社会团队参与活动,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搭建了更广阔的公共文化交流平台。群星艺术团文化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参与多场演出,其中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有退休干部、老师、医生、个体商户、企业职工等,有效整合了社会资源,拓宽了群众文化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成为商洛近年来文化志愿服务的典型案例。

社会团队式的文化志愿者发展模式,增强了文化志愿者队伍力量。志愿者参与系列群众文化活动,能在有限的时间编排出大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使文化志愿服务更贴近群众生活,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商洛市文化馆根据“欢悦四季  舞动丹江”春节群众文化系列活动的不同要求,组织群星艺术团文化志愿者参与城区不同形式的演出,让群众文化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普及,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二)积极打造广场文化品牌,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近年来,随着商洛市公共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广场文化成了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丹江放歌合唱团,是一个由老年人自发组成的文化志愿服务团队,他们每周二、周六早8点半至10点,相聚在商洛丹江大桥广场下,跟随乐器师傅的演奏,唱出一曲曲红歌和新编的民族歌曲,向周围群众传递正能量。他们积极参与商洛市文化馆举办的“欢悦四季 丹江放歌”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在银杏公园游客服务中心广场、江南小区广场、望江楼广场等地演出,吸引众多市民观赏。

丹江放歌合唱团文化志愿服务团队,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才艺展示的平台,而且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促进了区域文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三)传承传统文化艺术,开展特色志愿服务

近年来,为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气氛,让广大群众能切身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进一步贯彻落实文化惠民、“三进三服务”活动精神,商洛市文化馆举办“文化惠百姓  春联进万家”系列传统节日活动,组织商洛文化传承研究院文化志愿服务团队,先后来到黑山镇、杨斜镇、武警中队、新车站、五洲超市等地,成功举办多场演出,送出对联千余副,将节日的喜庆送到千家万户。

商洛文化传承研究院自2018年成立以来,其中的文化志愿者吸纳了各行各业不同年龄段的书法爱好者,他们在为广大群众书写各具特色的书法作品的同时,进一步传承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

二、商洛市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的经验启示

(一)转换思路,优化文化志愿服务形式

商洛市文化馆结合现有资源,积极转换文化志愿服务思路,从新时代公共文化的发展形势出发,结合城乡群众文化需求的不同特点,增强服务意识,不断优化文化馆职能,完善、补充新的表达形式,探索新的文化价值。商洛文化馆发挥文化志愿服务团队的积极性,将他们最大限度地凝聚在广大群众周围。

公共文化的发展应当尽可能深入到群众真正需要的地方,不局限于固定的场所和特定的表演形式,应当更加注重满足群众的根本精神需求。面对基层基础文化力量薄弱的情况,以群星艺术团、舞蹈家协会心连心艺术团为代表的文化志愿团队,积极走进基层,将形式多样的文艺表演送到广大群众身边,成为商洛文化志愿服务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近年来,商洛市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吸收社会各方资源,不断增强队伍实力,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力量,促进了基层文化繁荣发展,保障了广大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二)壮大文化志愿服务队伍,营造和谐文化氛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单一的文化工作队伍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商洛市文化馆根据实际发展情况,积极寻求更多形式的文化志愿团队参与到公共服务的建设中。

近年来,商洛市文化馆特别注重吸收思想觉悟高、专业能力强的社会人士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利用它们的业务水平,组建声乐、演唱等群众文化队伍。以丹江放歌合唱团为例,为了促进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商洛市文化馆针对老年群体的精神需求,积极为他们提供才艺展示的平台。将众多老年人组织到一起,邀请一些专业的声乐老师进行指导。通过参与多场群众性文艺活动,他们的团队结构得到不断优化,使得更多热爱歌唱的老年人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让老年人在提高自身技艺、丰富老年生活的同时,进一步团结群众力量,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整合资源,促进群众文化品质提升

为了提高群众的文化艺术水平,商洛市文化馆积极吸纳社会各界艺术爱好者,充实群众文化力量。商洛市文化传承研究会志愿服务团队老中青三代,不仅在多场义写春联活动中积极发挥专业能力,而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也积极贡献力量。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凸出非遗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形成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局面,商洛市文化传承研究会志愿服务团队与商洛市文化馆形成合力,举办了2018“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启动仪式暨中国书协百名会员作品展,征集到全国百名中国书协会员的一百多幅馆藏作品。这些作品以多样的艺术风格和多元的艺术话语,诠释了广大书画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和礼赞、理解和感悟,其作品正草隶篆,笔法卓越、主题鲜明、个性豪迈,蕴含着深厚的时代气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书画文化,不断提升书画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推出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展现了商洛文化志愿服务的新风貌,有助于改善城市文化品质,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商洛市文化馆)

猜你喜欢

丹江商洛市商洛
丹江蓝里望故乡
商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柞水县委书记崔孝栓专访——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
丹江源探幽
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陕西商洛:创出菌蔬轮种发展新模式
商州之恋
丹江河畔那群人
商洛市旅游精准扶贫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商洛水源地生态经济区划分析
商洛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