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理念的初中英语校本作业研究
2022-06-11周以容
周以容
摘要:近年来,社会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现阶段,英语作业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根据目前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情境化作业的设计理念,主张通过设定情境人物、丰富情境人物、设置情境对话、组织情境文本、进行情境写作和融入情境视听等六大环节进行英语作业设计,从而提高学生作业兴趣和作业完成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层;作业设计
引言
分层教学是“以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层次、思维特征及发展空间为划分依据”,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差异化教学的一种课堂模式。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发展规律。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以学生的基础条件、学业成绩及提升空间为根据,对学生科学分层并积极施教,以使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与提升。同时,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发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能够有效解决成绩分化、学生掉队、课堂活力不足等问题。然而,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对学生个体差异、兴趣激发、能力发展等重视程度,远远达不到新课程标准及课改要求,学生的课堂活力不足、自主建构能力缺失、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依旧是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难题。
1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英语作为绝大多数学生的第二语言,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在的家长和学校也越来越重视英语学科的教学,一般学校从三年级开始设置英语课。在校外,一些家长甚至让孩子从三岁开始学习英语。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合理性,因为在二语习得中,有一种说法叫Nativespeaker,本族语者。该理论认为,如果想获得像本族语者那样流利的外语技能,必须要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之前学习这门语言,否则将永远达不到本族语者的水平。但这些做法也存在不合理性,如违背了孩子喜欢玩乐的天性,沉重的负担使孩子失去对英语的兴趣、对英语产生抵触情绪。再加上在中国,除了在英语课堂内和课外机构,学生接触英语机会较少,所以整体的英语水平并不高。初中阶段学生们在英语方面的短板也越来越明显,如基础薄弱、缺少锻炼听说的机会。另外家庭环境、家长对教育的重视以及投入程度、学生的性格不同,造成学生的英語水平参差不齐。课堂参与方面,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越来越积极、充满自信。但由于有些知识点对他们来说过于简单,也会带来课上不认真听讲的不良现象。而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跟随教师的课堂节奏;由于对有些知识点不理解,所以在课堂上不积极,甚至出现自卑的现象。
2分层理念的初中英语校本作业研究
2.1多元化作业设计要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因材施教
英语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多种作业设计方法,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遇到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时,能够采取最有效的设计方法解决作业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作业完成速度快,英语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就可以加强一些难度,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但是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就需要教师以基础为主要目标,让学生通过基础学习不断提升英语学习能力。
2.2认同个体差异,进行分层备课
在初中英语阅读的分层教学中,教师既要科学分组,又要“认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并结合学情进行分层渐进式的备课”。教师可以在全面理解学生在发音辨析、阅读体验、语境理解等方面的差异性的基础上,从任务设计、活动内容、效果检测等多个角度,设计出梯级性且适用于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案。这样,教师通过分层备课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能够照顾到个别学生,让学习基础弱的学生“学得会”的同时,还能让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吃得饱”。为了更为精准地分析学情,把握个体差异,教师可以在预习阶段,让学生以知识清单的形式来完成词汇积累、旧知联系等内容。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1SectionB的备课中,教师可以围绕“What'sthematter”的话题确定词汇及语篇教学要求,学困生、中等生、优秀生要分别能达到认读与理解、理解与记忆、记忆与应用的梯级目标。
结语
实践证明,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求新、求趣的心理特征,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内心强烈的学习欲望。情境化作业设计正是由此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以情境为依托,以情境人物发展为主线,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具有趣味性、连贯性和整体性等特点。它不仅易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助于检测学生在新语境中灵活运用所学内容以及评估目标的达成情况。
参考文献:
[1]王颖婷.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的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12):56-61.
[2]杨静.基于小组合作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