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英语课

2022-06-11田仁慧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6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英语策略

田仁慧

摘要: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的不懈追求。本文从小学英语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英语课出发,探究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教学质量;策略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新课程背景下,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如何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小学英语课堂实际出发,努力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搭建师生的课堂舞台,探究科学、合理、有效的策略,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

一、课堂教学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活动开展的目标是为了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发展。也就是说,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是围绕课堂教学而进行的,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具体学情为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对课堂活动进行设计时,应严格遵循针对性的原则,既要针对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针对学生的具体学情,还应针对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以及相应的课堂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设计出难度适宜、效果良好的课堂活动。

(二)趣味性原则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相对不足,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喜欢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形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对课堂活动进行设计时应充分注重趣味性原则的把握,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了解与结合,将学生喜欢的事物、教学元素等融入具体的课堂活动之中,以此增强课堂活动的趣味性,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对教学活动参与积极性的提升。

(三)多样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是为了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以及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吸引。然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教师只有对其进行不断刺激,才能实现学生注意力的维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对课堂活动进行设计时就应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多样化课堂活动的吸引下进行有效的学习,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一)通过相应活动情境的设计,激发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积极性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重要教学形式,它能通过一定教学场景的还原以及一定情感氛围的营造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是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效果优化的重要途径。而在对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进行有效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情境教学模式与课堂活动进行整合,结合具体的活动目标进行相应活动情境的创设,以此提升课堂活动的生动性,促进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实现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增强。

(二)结合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设计具有自主性的课堂活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虽然已经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但是由于学生自身自主学习意识的薄弱,在学习实践中仍然更多地依赖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与当前的素质教育理念以及课程改革发展趋势产生了脱节。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教师就应积极顺应教育形势的发展趋势,通过自主学习课堂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在丰富多彩活动的参与中得到凸显。

(三)通过趣味教学因素的融合,营造宽松、愉悦的活动教学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其学习兴趣的产生更依赖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也就是说,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有效性的设计应更趋向于趣味性。因此,教师在对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进行设计时应注重趣味性元素的融合,以此增强课堂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可以进行课堂游戏活动的设计,增强学生的活动参与性。游戏是学生普遍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它不仅趣味盎然,同时也具备良好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有助于课堂教学氛围的优化以及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激发。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时,教师就应将游戏活动进行融合,利用学生对游戏的喜爱,增强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其次,教师可以进行表演活动的设计与融合,优化学生的活动体验。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英语在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相应的语言环境和交际场景。因此,在对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进行设计时,教师就应结合相应的教学场景,组织学生开展具有趣味性、参与性的分角色表演活动,使学生在相互的交际对话中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以此实现了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增强。

(四)基于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培养设计具有综合性的课堂活动

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已经由单纯的知识掌握转变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而课堂活动作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对其进行设计、开展的过程中,也应围绕这一科学的教学目标增强课堂活动综合性和实践性,以此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如,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沟通工具,利用其开展口语交际是英语学习的终极教学目标。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积极地进行多元化口语交际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样教师既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英语兴趣小组,通过英语沙龙等活动的开展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意识,同时也可以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结合句型结构灵活地进行口语交际活动的开展,在深化学生句型记忆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语感,促进了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另外,英语听力也是英语学习中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能力之一,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英语听力能力,才能进行相关信息的获取,为与他人的有效交际奠定基础。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实现学生良好英语听力的培养,就可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收听英语原声歌曲、观看英语原声电影等活动,使学生在对这些综合性教学活动的参与中,更加具体地体会到了纯正英语的语音、语调,有助于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形成,同时在不断地具有实践性的听力训练中,获得良好英语听力的培养。

(五)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提升课堂活动的互动性和体验性

在科学技术不断更新升级的社会形势下,信息技术通过与教育领域的结合,发挥出了显著的教育辅助优势。教师在对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进行有效设计的过程中,就应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与运用,这样不仅能通过图文并茂的演示增强课堂活动的生动性,同时也可以通过教学资源的整合提升课堂活动的教育性,使课堂活动的教育意义得到了更显著的体现,同时也为课堂活动的有效設计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努力探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教学法、巧用课堂评价等策略去着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以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王晓玲.新课标下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4):2.

[2]黄艾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分析[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9(4):2.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英语策略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读英语
Passage Four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