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作业精准化设计分析
2022-06-11陈波
陈波
摘要:教育“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物理作业设计,要注重立足于初中物理教学的要求,关注初中生的学习特点,突出“减负增效”的设计理念,实现物理作业优化设计目标,引导初中生在完成物理作业时,对物理知识做好学习和复习,促进物理知识的内化。本文立足“双减”背景,探讨物理作业精准化设计方法,以提升物理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初中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有效地学习及理解。
关键词:双减背景;初中物理;物理作业;精准化设计
作业设计是一种学生学习活动方式,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在作业设计时,联系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特点,做好作业的精准设计,使初中生在完成物理作业的同时,对物理知识做好学习和复习,对初中生物理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学科素养做好培养和发展。在作业优化设计时,结合“双减”背景环境,针对性的设计物理作业,使初中生在完成作业时,对物理知识做好学习,以改善初中生的学习效果,使初中生真正地成为物理学习的主人,掌握学习方法,以强化物理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
一、结合新课标,突出作业设计针对性
在初中物理作业精准化设计时,要联系新课标的要求,注重结合初中生的实际学情,关注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特点,突出作业设计的针对性、有效性,使初中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物理作业完成中,并且能够在完成物理作业时,对物理知识点进行学习和理解。在作业精准化设计时,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来看,注重对初中生物理综合能力、综合素养进行培养,这就要求在作业设计时,能够突出作业设计的目标,引导初中生在完成物理作业时,实现对物理知识的深化理解。在作业设计时,教师应关注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等做好培养。
例如,在进行作业精准设计时,教师要与初中生积极地沟通及交流,引导初中生做好物理知识的练习巩固。在进行物理作业设计时,教师要改变题海战术,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减轻初中生的学习负担,使初中生对物理知识做好学习和复习。如在作业设计时,教师应注重结合初中生物理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借助分层教学理念,对物理作业进行分层设计。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物理作业的难度做好把控,根据初中生的能力,能力强的学生制定难度较大的题目,使课后作业具有挑战性,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物理作业时,做好物理知识的拓展性学习。针对学习能力相对一般的学生,则注重对基础知识做好夯实,引导初中生在完成物理作业时,对物理基础知识进行学习和复习,夯实他们的基础。通过结合新课标要求,提升作业设计针对性,使初中生在“减负”中达到学习目标,对初中生的物理能力和素养做好培养及发展。
二、突出精准性,实现作业统筹化设计
在初中物理课后作业设计时,教师要注重突出作业设计的精准性,树立整体性的观念,对物理教材做好把握,聚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对初中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做好把握。在作业设计时,为了提升作业设计的效果,教师要注重结合选编、改编、创编的方式,使物理作业设计满足初中生的实际学情,构建多样化、综合性强的作业,使初中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学科素养在完成作业时得到有效地提升。为了突出作业设计的针对性,教师要对物理作业做好统筹设计,联系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认知特点、生活实际,设计多元化的物理作业,提升作业设计精准性,能够为培养和发展初中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例如,联系“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学习时,教师在作业设计时,结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注重设计趣味性作业,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从而联系物理知识进行精准性的教学引导,使初中生能够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以致用。如联系中国奥运健儿的表现,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搜集运动员精彩瞬间,并对其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点进行提炼,将其创编成物理作业题。在引导学生进行作业时,既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对长度和时间测量的物理知识点进行掌握,又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培养初中生爱国情怀,突出物理学科育人价值。联系趣味性内容进行作业设计,对物理知识进行精准化的教学引导,使初中生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认真完成作业,并能够在作业中做好物理知识的学习及理解。
三、构建实践性作业,拓展学习范围
初中物理作业精准化设计,要注重将理论作业与实践作业进行结合,借助实践性作业,使初中生在参与物理实践当中,对物理理论知识进行有效地学习和理解,使初中生对物理知识能够学以致用,提升初中生物理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从精准性这一视角入手,注重使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和运用。在实践性作业设计时,教师可以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效地结合,使初中生对物理知识进行精准性的学习及理解,能够突破课堂空间的束缚及限制,將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地结合。通过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初中生物理能力和素养得到全面地发展。
例如,结合声音产生及传播知识进行物理作业设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声音产生以及传播进行论证,自己设计物理实验。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注重为初中生提供探究学習的思路,突出方向的精准。学生联系物理课堂的学习,围绕“振动发声”这一原理进行实验设计,撰写实验报告,使初中生对物理知识进行追根溯源。通过利用实践性作业,使初中生的思维从书本中解放出来,将物理学习和生活实践进行关联,对初中生的思维意识做好培养和发展。
四、利用已知探究未知,提升实践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展开“滑轮”教学前,教师可将起重机视频播放出来,学生就可了解到其对滑轮予以运用,继而引导其对乐高材料加以利用,完成起重机模型的制作,并要保证吊臂长度、倾角能够改变。在对课后实践作业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要确保学生能够对起重量这个性能参数有切实的了解,并要明白重量超出既定范围的话,出现倾覆事故的概率就会大幅增加。要求学生对相关的资料进行阅读,或是通过实验予以观察,了解和起重量相关的各种因素。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对起重量、吊臂倾角、吊臂长度间存在的关联性进行研究。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工程、技术等方面问题,杠杆、滑轮等方面的知识是不可缺少的,然而学生对此并不是十分了解。因此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起重机模型予以制作,并对控制变量方法加以充分利用,这样可以对起重量和吊臂间存在的关系有切实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完成操作方案的设计。采用此种方式展开教学,可以使得学生主动去完成课后实践作业,在此过程中,其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从上述分析来看,初中物理课后作业设计时,联系“双减”背景,要注重减轻初中生课业负担,突出作业设计的精准性,使作业设计符合初中生的学情,让初中生在完成物理作业时,能够对物理知识做好学习及思考,加深物理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最终实现物理知识内化的教学目标。对此,教师要把握物理作业设计的关键点,调动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题海战术式的作业设计方式,提升作业设计精准性、准确性,以发挥物理作业的功能及作业。
参考文献:
[1]傅志强.智慧课堂下的初中物理作业分层布置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1(29):55-56.
[2]秦晓文.初中物理探究类作业的评价策略[J].中学物理,2021,39(18):25-27.
[3]莫延涛,崔海敏.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深度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7):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