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感恩为动力,推动学生管理

2022-06-11李学龙李学杰刘亚云徐秋红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施恩动力德育

李学龙 李学杰 刘亚云 徐秋红

感恩体现在学生受恩,知恩、报恩。“以感恩为动力”是学生外部环境收到他人的“送恩”发生积极变化,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也随之发生变化。学生受恩之后,产生积极动力,成为学生管理的发力点。学生报恩又对施恩者带来心理上的满足,产生动力。面对学生管理、人际管理消极被动现象,寻找动力、激活队伍,以点带面,起到推动作用。

一、理论依据

(一)感恩是人的基本需要。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每个人都是生活在施恩、受恩和感恩的关系当中。人不能孤立的存在,相互施恩,相互感恩,能够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都有高级需要,感恩作为一种精神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是人的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的一种形式。青少年具有感恩的需要,满足感恩的需要,激发感恩的行为。[1]

以感恩为动力是基于人的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的自尊、归属与爱等高级需要能够为学生成长带来变化,唤醒学生的感恩情感。学生学会感恩,更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培养学生感恩的品质、塑造学生感恩的人格更是学生成长的必修课。

以感恩为动力是基于人的基本需要。满足基本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为学生成长注入活力。

感恩是协调人与人关系的纽带。感恩关系是一种对他人心存感激而付出行动的一种回报关系。

人的成长离不开感恩。在社会生活中,没有不需要别人帮助的,有了受恩,就会对于出现感恩。就连最不知感恩的人,也回有特定的感恩对象,或者感恩环节。最为简单的感恩可以是一个眼神,一句谢谢。

(二)感恩是家长的需要。家长把学生送到学生,希望学生学知识、学能力,更希望学生感恩父母、回报社会。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感恩行为、感恩情感是父母对学校教育的期望。

(三)唤醒感恩力量,激发团队活力。感恩情感需要唤醒,需要相互影响。典型事例、典型行为,能够起到引导示范作用,为迷茫空白的学生提供参考,利于学生效仿学习。

(四)“以感恩为动力,推动学生管理。”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感恩体现了“和谐”、“友善”,“以感恩为动力”能够弘扬社会正能量,是社会进步的润滑剂。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感恩是学生良好品质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教材和管理上都有感恩教育这个环节。“以感恩为动力,推动学生管理。”更是德育艺术性的体现。用艺术的手段和方法陶冶学生的情操,是可以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道德教育的实质是塑造学习者健全的道德人格,为他们的和谐发展与未来的幸福奠基[2]

(五)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净化育人环境。对于多数人来说都能够做到知恩、感恩。积极开展这种教育,扩大感恩教育的影响,能够对于“不知恩”、“不感恩”等危害社会的行为起到牵制作用。学校感恩主题教育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讲座、主题班会、活动,感恩对象可以是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他人等。比如刘利才等在《青少年感恩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提出,感恩教育的内容可以是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感恩亲友、感恩自然等方面。[3]

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认为:人在群体当中与单独时候是不同的。善于引导这种群体力量,将会产生巨大力量。学生管理当中能够以道德教育为契机,运用群体心理规律,释放动力,將事半功倍。

弗洛伊德认为,人都有生本能和死本能,“以感恩为动力”是人的生本能的体现。感恩就像人用自我的力量驾着本我的马车,驶向一个更高级的超我精神境界。即受恩、感恩、报恩。

感恩会给施恩者(帮助你的人)带来欣慰。每个人都有伟大的一面,无私的帮助过他人,如果能够收到“受恩者”感恩的情感或者感恩的行为,心理会有一种满足感。这无疑是对帮助他人的一种肯定,起到积极的正强化作用,有利于施恩者完善人格、塑造自己。收到感恩情感之后,会给施恩者心理带来变化,转化为一种力量。这就是“以感恩为动力”的反向体现。感恩情感反过来作用于施恩者,带来动力。这种行为会影响他人,施恩者的欣慰会形成群体,形成积极力量,再次推动学生管理。这就是动力的放大作用,也是一种情感作用。

不管是施恩还是报恩过程都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施恩者成功帮助他人能够产生自豪感。受恩者获得帮助会产生归属感。这些都是管理的润滑剂,都能产生动力。[5]

二、实施办法

(一)“送恩”

“送恩”是管理的关键点,即教师或者管理者把“恩”送给学生,送给身边的人。具体来说,送恩分为三个环节。1.找准“送恩点”。它指的是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基本需要、成长需要。把握住送恩点,是实施“以感恩为动力,推动学生管理”的切入点,是第一个环节。2.恰当“送恩”。以合适的方式去满足学生的需要。不论是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还是满足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都讲究方式。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因人而异,或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或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3.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消化吸收这种“感恩的动力”。即学生“受恩”。没有一种感恩的施与与获得不在一定情境当中。创设情境、保护这种情境持续发生,完善施恩与受恩的过程。

(二)引导学生改变

学生在受到“以感恩为动力”这个环节后会发生变化。这个变化或快或慢,需要教师循循善诱。李学龙等在《孔子德育思想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中提出,在德育方法上,孔子首先提倡“内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4]具体来说分为两点:1.纠正错误行为。学生在受恩之后认知结构会方式松动,会认识到自己以前的错误,要么是不成熟,要么是不变通。怎样去纠正这种错误的行为,一是通过学生自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二是教师发现学生的错误,提示学生,引导学生改变。

2.指出正确行为是什么,明确学生今后努力的方向。具体来说,有一下三点可以参考。一是观察榜样学生,学习榜样学生的表现,见贤思齐。二是看到榜样行为,学习榜样行为,积极行动,提高自我要求标准。三是方法,感恩也讲究方式,德育也有艺术的方法,学生的互助互爱有不同的方式,多种方式共用,有效感恩互助,成长自己。刘利才等著《青少年感恩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提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主要方法有分层教育法、榜样教育法、情感熏陶法、故事教育法、实践锻炼法。[3]其中榜样教育法刘利才等在专著中以1989年出生武汉的留守儿童程菲为例从感恩家庭、亲人、学校、社会四个角度讲述了她感人的事迹。她每周末照顾奶奶、高中休学陪护病母、把奖学金让给同学、献血证和器官捐献志愿书等,被称为“武汉最美感恩姑娘”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动力。[3]

(三)积极影响他人。“以感恩为动力,推动学生管理”指的是受恩者可以做出一系列实际行动,积极影响他人。好比心理财富,大家共享这种“感恩”的心理财富。影响其他对施恩—受恩关系组,影响自我施恩—受恩关系组。怎么影响,可以从以下三点做出努力。1.感恩“送恩者”,任何一组感恩活动都有送恩者,找到给你动力,帮助你的人,做出行动,给予情感,表达自己,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完善自己的人格,满足自己的高级需要。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向身边的人证明自己的品德,最终达到影响他人,营造良好品德共同体,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2.指出同类人同类错误。与我们相同者有很多,如果遇到相同者(一点相同,甚至是完全相同)都可以慷慨帮助,指出错误,帮助其改正。3.共同努力,建立亲密关系。学生都有一点的目标,各方面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角度或高或低,找到相似之处,找到共同点,建立亲密关系。这样就能提供动力,适合“以感恩为动力,推动学生管理”这个主题。关于感恩的方法,李学龙等在《孔子德育思想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中还提出重视鼓励、多闻多见、言传身教等方法。[4]这些德育方法都能用于感恩教育,促进学生改变,提供动力,起到学生管理的目的。

三、结合实例,科学感恩

“以感恩为动力,推动学生管理”它不同于宗教,它提倡爱党爱国,用科学的方法感恩。从知情意行四个角度进行分析,通过搜集身边的具体实例,传播正能量。如:全国道德模范、河南省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河南好人、三门峡好人、河南文明家庭、三门峡市文明家庭、河南省乡村好媳妇、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河南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优秀”、三门峡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一批”、河南省美德少年及新时代好少年、三门峡市美德少年及新时代好少年。概括的说:道德模范、好人、文明家庭、好媳妇、学雷锋志愿服务、好少年。这些都是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好人馆—三门峡文明网。相关事迹比较突出的比如:张玉滚、张桂梅、张丽莉等。还有许多美教师的事迹。还有孝老爱亲的三门峡的孙梅丽,她成立三门峡市爱心之家志愿者协会、成立10个“关爱社区老人”志愿服务队。还有,焦裕禄纪念馆、雷锋故乡、红二十五军长征经过地—兰草,马湾红色基地等等。类似这样的具体实例有很多。相关素材也有很多比如:《感恩的心》、《三德歌》等。善于发现、积极学习、弘扬这些实例、学习这些材料。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喚醒学生心中的高尚德情操,为学校立德树人提供动力,促进学生管理。

总之,感恩教育在学生成长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学会施恩,找准学生的需求点,帮助学生,为学生成长提供动力,最终达到学生感恩,知恩图报,成为美谈,积极影响育人环境,给施恩者带来慰藉,反向推动施恩者再次施恩。这样既完善学生的人格又提高教师等施恩群体。把这个过程穿带的情感,作为一种动力,相互激荡,扩大影响起到净化校园,推动学生相互帮助的源泉,紧紧抓住“以感恩为动力,推动学生管理”的主线,把学生管理做得更好。

卢氏县地处豫西山区,相对贫困,交通不便,素有一沟十八叉,叉叉有人家之称。开展感恩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施恩更能带来明显变化。激发感恩之情,释放动力,推动教育发展。

最后,学生管理如此,教师管理、企事业单位也是这样。师生共同成长,平等成长,营造德育共同体。受恩感恩的学生可以是小学生、中学生,也可以说大学生、研究生。把握好感恩的力量,作为动力,促进学生成长,推动群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怡亭,刘利才,李学龙.试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解析感恩心理的产生机制.[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年第1期:55-57

[2]徐怡亭,刘利才,李学龙.让德育成为艺术的事业.[J]西南教育论丛.2010年第4期:9-13

[3]刘利才等著[M]青少年感恩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科学出版社,2014,:113-143

[4]李学龙,刘利才,徐怡亭.孔子德育思想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文学教育.2012年第4期:27

[5]李金象.“家”的文化:把感恩之心转化为动力.[J]中国石化.2018(1)

作者简介:

李学龙,河南封丘人,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在《文学教育》、《青年文学家》、《小说月刊》、《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中小学教育》、《人文之友》、《文艺生活》、《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发表过文章。卢氏县双龙湾镇初级中学教师。李学杰,河南城建学院,财务管理,本科,在《风景名胜》发表论文一篇(第二作者)。刘亚云,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中小学一级教师,卢氏县双龙湾镇初级中学,教科室主任,文综组教研组长。徐秋红,西安交通大学MBA。

猜你喜欢

施恩动力德育
《中国德育》
英雄的沦陷
英雄的沦陷
英雄的沦陷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沉重的感恩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阳光动力
动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