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莹 走进生活新赛场
2022-06-10林静远
林静远
当年大赛中的张莹莹
夺得世界冠军
1999年荷兰埃因霍温第4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队队员马琳/张莹莹战胜队友冯哲/孙晋,获得混双冠军。那年张莹莹只有16岁。
其实,开赛前的一场热身赛中,马琳/张莹莹与冯哲/孙晋对阵,以失败告终。那年的世乒赛是张莹莹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她心理素質较好,稳扎稳打。混双比赛进入前9名的全是中国队队员。决赛时,他们的对手还是冯哲/孙晋,这对搭档的特点是打法细腻。张莹莹是左手直板正胶近台快攻型运动员,打球有灵气。她和马琳都是属于前三板进攻型的,上手主动。最终,他们以3比1战胜冯哲/孙晋。张莹莹回忆说,其实,半决赛时遇到王励勤/王楠组合,也是很难对付的,好在她和马琳齐心协力,力克世界顶尖组合。那届世乒赛,中国乒乓球队获得了所有冠军。
一战成名,张莹莹手捧奖杯回国下飞机时,满是幸福感。有位记者说漏了嘴,透露了她父亲早在一个月前去世的消息,令她和前来迎接的母亲悲痛万分。小时候,张莹莹的父亲风里来雨里去陪她练球。为了让她安心备战世锦赛,母亲和教练沟通后决定封锁消息,世锦赛期间又把父亲的遗像挂在电视机前,让他能“看到”女儿的比赛。张莹莹说:“当时觉得拿了世界冠军,但是再也看不到爸爸了,打球的热情也减退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觉得应该振作起来,继续前行。”
参加江苏省全民健身运动会乒乓球百姓擂台赛
张莹莹5岁开始练习乒乓球,1997年底进入国家二队,1998年底进入一线队,1999年第一次出征世锦赛就夺冠,一路走来似乎很顺利,但因为父亲去世的影响,夺冠后,她在一些比赛中成绩有些不稳定。不过,第46届世乒赛,她仍出战混双,在赛前封闭式训练期间,主抓前三板的技术特长,尤其在发球抢攻等基本功上下功夫。这届比赛,她和张怡宁组成的女双获得第三, 也算是有了收获。
2007年张莹莹赴匈牙利打球。她觉得自己还年轻,想看看这个世界。在那里,她帮助当地俱乐部获得了国内女团冠军,圆了老板多年的梦想。张莹莹说:“匈牙利的乒乓球发展得不错,连90多岁的老爷爷都会挥拍打几局。”
张莹莹小时候在幼儿园被教练选中,“妈妈说我哭了3天,才擦干眼泪进了体校。”有一次去湖北省黄石比赛,原定9天的赛程缩短到5 天,晚上一直打到半夜11点多。比赛一结束,张莹莹高烧40度。教练问:“你想吃什么?”她说:“喝汽水。”教练很矛盾,既想给她买,又觉得要以身体为重,于是询问医生,听取建议。张莹莹没能如愿,但觉得教练很爱护她。在国家二队时,有一回张莹莹比赛没打好,心急时用球拍敲了一下桌子,被罚款500元。到了一队,教练也对她要求比较高。总教练蔡振华对她说:“这是因为在用世界冠军的标准要求你。”后来,张莹莹才明白了教练的苦心。
与儿子一起旅游
成为机关干部
2010年张莹莹退役,进入江苏省一家机关单位就业,成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多年的运动生涯里,张莹莹经常四处奔波比赛,很疲劳,所以选择了相对轻松、稳定的工作,也把生活重心转向家庭。
上班第一天,张莹莹一心想着先稳定下来,做好本职工作。刚到办公室,她觉得很新鲜,和副主任在同一办公室,一起参加培训,熟悉行政事务。张莹莹每天要将机关里的一些事务在电脑上登记,内容很简单,也不费脑。她坦言,还是两个字——“轻松”。
张莹莹和同事们和谐相处,同事有困难招呼她,她马上答应。她说:“我喜欢帮助别人,很快乐。”单位里组织乒乓球赛,她都会过去指导。
平时,张莹莹也乐于参加公益活动。这几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江苏省举办的一些全民健身活动,总会看到她的身影。第三届中国人寿万人公益健走活动中,张莹莹走进现场和大家互动。她希望更多人加入到公益健走活动,也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将爱心传递。南京外国语学校淮安分校开设了足球、乒乓球、钢琴等61门校本选修课,2019年,张莹莹参与了该校的江苏省乒乓球段位考点授牌仪式。
未来,张莹莹还打算继续参与公益事业,梦想是支教,有机会带着儿子一起出发。
接受媒体采访
重心转向家庭
刚退役时,江苏省队教练靳鲁芳想找她回队执教。她觉得当教练非常忙碌,要全身心投入,难以顾及家庭,就放弃了。
如今儿子已6岁,开始学习乒乓球,“他学得很快,理解能力较强,可就是比较调皮,不认真”。张莹莹严肃地告诉他:“我既是你的妈妈,也是你的老师。”可儿子觉得她就是妈妈。为此,她很着急,最近一段时间让他停止练习,自己也在调整办法想对策,打算下一步让他跟着其他教练学习。
张莹莹的心得是亲密育儿,要多陪伴孩子,教育需要爱心。她经常告诉儿子:“你年纪小会犯错,我也是第一次当妈妈,事情一多会着急,有做得不对的地方。”现在很多事情,她都和儿子沟通商量。为了丰富育儿经验,张莹莹看了一些教育类的连续剧。她说:“我不喜欢‘鸡娃,儿子今后的学业固然重要,但不能使劲往前冲,要张弛有度。”儿子兴趣爱好广泛,喜欢游泳、钢琴、国际象棋、乐高玩具,张莹莹正在考虑如何合理分配他的时间。
我们滑雪去了
张莹莹重视从小培养儿子的劳动意识。2020年疫情爆发时,她教儿子扫地、洗杯子、刨萝卜等家务活,今年又教他做饭。前阵子,她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了儿子做的煎蛋,他的厨艺小有成效。
以前,张莹莹喜欢唱歌,当年在国家乒乓球队的春节联欢会上,以一曲张惠妹的《听海》获得了一等奖。现在忙于带孩子,她很少唱歌了,但喜欢钢琴、大提琴演奏、音乐会、话剧等。张莹莹也喜欢轻松或者励志的电影,前几年国家队组织观看电影《摔跤吧,爸爸》,她早已离队,多年不再从事体育运动,但影片的精神仍然鼓舞了她。娱乐节目里,张莹莹最喜欢以快乐为主的《开心麻花》。
运动员时期,张莹莹在世界各地奔波,比赛一结束就离开,无暇看景。退役后,她远赴各国旅游,走过法国、德国、新加坡等地,最喜欢荷兰。她说:“荷兰的大风车和大草坪很漂亮,喜欢这个国家,不知是景美还是与在那里夺冠有关,可能两者皆有。”在国内,她最喜欢的地方是海南和青海湖,大面积的海洋和湖泊,让她的心一下子静了下来。
在荷兰成名后,张莹莹有很多粉丝,最红的时候连超市都不敢进,只想着要低调。那时网络不发达,她和球迷少有联系。前几年,队友李菊给张莹莹看了一篇文章,是一群球迷回忆她的故事。文中问道:“过去乒乓球打得很好的张莹莹,现在去哪里了?”这令她很感动。前不久,她开通了抖音,虽然很少发动态,但也受到了30多名老粉丝的关注。她对陪伴多年的球迷朋友说了声“谢谢”。
少年时期,张莹莹短发,现在则是长发飘飘,形象发生了很大改变,很多人只有在比赛或者公益活动等特定场合才认出她,找她签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