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驱动的数学深度教学初探

2022-06-10石冬梅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橡皮指向铅笔

石冬梅

进入小学中年级后,数学知识相较低年级,系统性、逻辑性有所上升,主要表现在内容的广度拓展、思维方式趋向多元。这就需要教师结合中段学习的特点,促使深度教与学的发生,借助真实情境设计有效问题,实施问题驱动教学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中观察、体悟和思考,从而实现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一、丰富问题情境,强化体验感悟

在教学中,教師可以借助大量学生熟知的生活素材,创设指向知识本质的丰富问题情境,以知识的情境化、问题化为主线,引导学生在真实感知和深入探索中强化对知识的体验感悟。例如,在“倍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主预习之后展示6支铅笔和2块橡皮,以问题“哪个同学可以用‘倍来说一说铅笔和橡皮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对“倍”的含义进行初步思考和感知。接着通过情境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切实表达和理解倍数关系。然后,教师继续追问:如果铅笔数量不变,增加一块橡皮,那么橡皮增加一块之后,铅笔又是橡皮的几倍呢?学生在铅笔和橡皮数量的变与不变中探索倍数关系,强化了概念认知。

二、指向知识障碍,理解问题本质

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教材知识,遵循学生认知发展,以整体建构思想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从而掌握知识间的联系和规律,强化理解能力。例如,在“小数的认识”教学活动中,人民币单位是此部分内容教学的主要载体。实践中教师发现,“1角=0.1元=1/10元”这样看似简单的知识,却是学生在分数与小数之间进行数量转化的一个认知障碍。只有突破这一障碍,才能为后续学习铺平道路。因此,实际中教师可以针对此处障碍进行问题引导,设置问题:一颗钉子的价格是1角,假如以元为单位,小数应该怎样表示呢?学生回答之后引导他们动手操作,把一个长方形纸条平均分为10格作为1元,并用阴影涂出0.1元。接着追问:阴影部分占长方形纸条的几分之几呢?通过指向知识障碍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自主演绎的实践中对数量关系有了切身理解,也提升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三、关注问题内核,提升思维高度

例如,对“合理安排,优化方案”内容的学习,重在立足实际问题提升数学思维品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首先设置情境:家里来客人了,妈妈让小明去烧壶茶,烧水需要8分钟、洗水壶需要1分钟、洗茶杯需要2分钟。那么客人几分钟能够喝上茶呢?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11分钟。这时教师就要对问题进行改进,继续追问:客人最快要多长时间能喝上茶呢?这时学生便不敢抢答了,开始对烧茶过程、各步用时再审视之后重新进行规划,从而得到最优方案。教师应设计高品质问题,引导学生立足知识基础和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推理、情景模拟,最终探寻出最佳的解决方法。

(责 编 再 澜)

猜你喜欢

橡皮指向铅笔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我喜爱的橡皮
飞扬的铅笔屑
三支铅笔
橡皮收了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小小铅笔,大有来头
橡皮山
鳄鱼小顽皮爱洗澡之收集橡皮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