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准路径 阅读经典

2022-06-10刘志荣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2年8期

刘志荣

经典阅读,对许多学生来说是“曲高和寡”的事,直白说就是“读不懂”“不爱读”。如何解决学生读不懂、不爱读的问题,让学生掌握阅读经典的方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多为大部头的书,许多还是文言,或半文言,如《三国演义》,不少学生读起来有一定困难。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批注交流,能够读懂基本内容;然后指导学生制作章节图,学会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做到读清楚;最后让学生能形成独立见解,理性评述人物。

课外阅读导读课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通过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倡有效阅读、快乐写作。本文以指导《三国演义》阅读为例,谈谈如何带领学生阅读经典。

一、章节选择——从喜爱的章节入门,走进经典

《三国演义》线索纷繁、人物众多,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欣赏的人物,爱听的故事,这两点就串起了整本书。入门很重要,可引导学生挑选性格鲜明的人物和描写精彩的故事来作为阅读的开始。

诸葛亮的智谋无双、刘备的仁厚爱民、张飞的率直勇猛、吕布的有勇无谋……在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中,侠肝义胆、武艺超群的关羽应该是许多孩子仰慕的对象。而在关羽众多的经典故事中,不妨选择篇幅较短、富有傳奇色彩的“温酒斩华雄”,走进经典之门。

二、目标设计——由情节到人物,由读到写

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为“交流疑惑—梳理事件—人物评议—写人物评述”。学生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可以猜测,也可以略过,读懂文本的内容即可。笔者设定了4个教学目标。

1.读圈画作批注,指导学生批注的多元性。

2.培养学生找关键词句的能力。能提炼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准确概述情节。

3.找关键词句,感受人物形象,准确概括人物特点。

4.对人物评价,能准确判断、评价人物,尝试写人物评述。

三、预习设计——自主阅读,初步感知内容

在导读课前,笔者给学生布置了3项预习任务。

1.自读故事,进行圈画批注。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分享交流。

2.梳理文章结构,尝试补充结构图。教师提供一级标题,学生尝试补充二级标题。

3.尝试对人物评价。指导学生规范表达,如:我认为关羽是一个(   )的人,从(   )可以看出来。

四、课堂教学设计——学会批注,梳理情节,概括内容

课堂上笔者带领学生交流自读情况,指导学生总结批注角度。

1.理解方面的批注。例:“言未毕。”批注:话没有说完。

2.注音。例:酾shī酒

3.语言表达方面的注释。例:“丹凤眼,卧蚕眉。”批注:外貌描写。

4.文本理解、评价。例:这段话写了关羽主动出战。

5.标出疑问之处。用“?”标记不理解的词、句。

6.对不容易读懂的文本,尝试划分层次阅读。

在第二次授课“曹操计收关羽”中,学生的批注更为全面、多元,完成理解文本。在读懂文本基础上,带学生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引导学生分层阅读,提炼小标题,完成结构图。对“曹操计收关羽”中的计谋,“屯土山关公约三事”中的“三罪三约”,让学生进行四五字小标题式的提炼和概括。

五、课后拓展设计——走向深度思考与表达

课后的延展设计,能引领学生走向深度思考、概括表达。阅读完《三国演义》,可让学生课后设计三国人物评说。指导学生将课堂评论汇总,形成自己对人物的观点,并用评说的文本形式表达出来。最后,展示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