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鲜多妖娆

2022-06-10语庭

食品与生活 2022年9期
关键词:海苔清蒸牡蛎

语庭

纪录片《风味人间》里有一句台词很精妙: “海洋,狂暴凶险的生命摇篮,动荡不安,又潜藏诱惑。从大海到餐桌,人们把海洋的物产变成这颗星球上最鲜美的味道,这是最后的狩猎之地,吸引勇敢的人立上潮头。”海产沾上海水的咸腥,如同經过腌渍与调味,可见“海鲜” 一词自带“鲜”字是有道理的。

东海带鱼、小黄鱼是江浙地区最常见的鱼类, 模样秀气,只要新鲜,无论清蒸、干煎、红烧都美味。春天,鳓鱼上市,鱼刺多而细,清蒸、红烧,味鲜肉细。夏天,鳓鱼被制成咸鲞鱼,切下一段,倒入料酒、葱姜,打入生鸡蛋隔水蒸,是江浙人喜欢的下饭菜。青花鱼、秋刀鱼、多春鱼适合盐烤,鱼身两面撒上海盐,放入烤箱烤,出炉后挤上柠檬汁,富含油脂的鱼肉紧实鲜美,是日料店的看家菜。鲷鱼刺身拌饭摆盘噱头十足, 鱼肉刺身铺成一圈花瓣状,中间窝一枚生食鸡蛋,淋上酱汁和海苔碎,食用时将这几样食材和芥末搅拌均匀,倒在温热的米饭上,香气浓郁,鲜美可口。葡萄牙人擅长用鳕鱼干做成各式“马介休”, 据说可以全年不重样。被江浙人称为“橡皮鱼” 的马面鱼属于发物,通常不上台面,但因为刺少肉多,被大量制作成鱼片干,是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最畅销的零食之一。鳀鱼幼鱼俗称“海蜒”, 虽然个头迷你,与冬瓜汤却是绝配,也可以加工成小鱼干果仁零食,焦香酥脆,别有一番滋味。

虾蟹是海鲜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面拖梭子蟹、炭烤雪蟹、芙蓉花雕蒸帝王蟹、潮汕海鲜砂锅粥、黑虎虾天妇罗、北极甜虾刺身、波士顿龙虾意面……这些来自天南海北、形态各异的至味珍馐,无需复杂的烹饪,就能让人们通过“鲜美” 这一密码产生味蕾上的共鸣。

贝壳软体类小海鲜价格亲民,鲜美程度毫不逊色于鱼、虾、蟹。醉黄泥螺、醉香螺泛起浙江人的乡愁;蛤蜊、蛏子、海瓜子、腰蛤、花蛤、文蛤、薄壳风靡夜市排挡;由扇贝的闭壳肌经过晒干后制成的干贝,与白果同煮煲成粥,滋阴补血,益气健脾;法国人热衷的生蚝,透着淡淡的金属味、奶油香和榛果香。很多人第一次知道牡蛎,并为之展开无尽遐想的是语文课上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那么悲伤的故事。

多年后,只记得吃生牡蛎的描写:“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 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牡蛎别名“蚝”“蚵”“海蛎子”,闽南人的蚵仔煎、广东人的传统鲜味调料——蚝油都源自它。青口贝又名“淡菜”,中国人拿它做成清淡消暑的汤, 比利时人将它连壳与芹菜、洋葱、白葡萄酒和黄油同煮,淡菜肉吸足了酒,吃到最后,人也微醺了。凉拌海蛰头、鲍鱼鸡汤、沙虫土笋冻、沙蒜豆面、章鱼小丸子、盐辛鱿鱼、花枝丸……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它们代表着海鲜妖娆多变的另一面。

海鲜似乎还与记忆中的场景相连:东京回转寿司店的三文鱼子军舰寿司,天津塘沽口的清蒸梭子蟹、皮皮虾,舟山沈家门鳞次栉比的海鲜排挡,台湾屏东县恒春镇的海苔酱,西班牙塞维利亚小馆子里的海鲜饭……回头看,仿佛光阴如水, 人生不复少年。只是大海的节律不改,正如人间的求索依然。

猜你喜欢

海苔清蒸牡蛎
告别自汗用牡蛎,四季都轻松
一定要加入四万十川的海苔
Macao's star of spice
澳门香料之星
食苑奇葩——清蒸加吉鱼
常吃海苔有『碘』问题
昙石山文化的牡蛎器
牡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