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助推乡村振兴

2022-06-10莫淑柳覃玉谷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金城江区农业农村局

中国畜牧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示范区农产品特色

文│莫淑柳 覃玉谷(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金城江区农业农村局)

河池市金城江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全区土地总面积2340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0万亩,下辖11个乡镇、1个街道、128个行政村,有壮、汉、苗、瑶等27个民族共37.2万人,是河池市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也是西南出海大通道必经之路和商品流通集散地,在西部大开发中处于承东启西的重要地位。河池飞机场距中心城区仅30千米,是桂西北地区不可替代的交通枢纽。

一、金城江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概况

近年来,金城江区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紧紧围绕自治区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战略部署和市委“1234”总体思路,以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线;以标准化示范创建、以点带面促进产业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为抓手,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依托现代特色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这些措施为打赢全区脱贫攻坚战,全面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十三五”时期,金城江区累计建成凤飞三境循环农业核心示范区、侧岭三红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同干核桃产业核心示范区的自治区三星级核心示范区3个、金城江区拔贡无公害蔬菜示范区等县级示范区7个、乡级示范园28个、村级示范点115个;正在创建金城江区拔贡稻菜产业核心示范区、金城江区拔贡小龙虾生态养殖核心示范区的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2个。示范区涉及产业主要有中草药、柑桔、水稻、蔬菜、甘蔗、桑蚕、莲子及核桃种植和蛋鸡、畜禽、水产养殖等。现代特色农业园区的创建,推动了金城江区农业产业发展。2021年上半年,全区桑园面积65574.59亩,优质稻早稻种植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8.85万亩(含复种),甘蔗种植面积5.34万亩,油茶种植面积1.8万亩,核桃种植面积12.93万亩,水果种植面积7.5万亩,生猪出栏5.55万头,肉牛出栏0.46万头,肉羊出栏1.9万只,家禽出栏93.94万羽,淡水养殖面积9787亩。

二、示范区特色及取得的成效

1.成功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基地。金城江区初步形成了一批以林业产业、糖料蔗产业、桑蚕产业、特色水果、优质稻产业、养殖产业、乡村旅游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基地。“金城江区凤飞三境循环农业核心示范区”以蛋鸡养殖为主导产业(存笼30万羽),推行“产业循环、废弃物循环、资金循环”的“三循环”模式,是河池市养殖量较大、养殖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蛋鸡产业基地。金城江区小龙虾生态养殖核心示范区,位于拔贡镇寨熬村,采取“莲藕+小龙虾”“水稻+小龙虾”等循环生态的立体农业种养模式,呈现了“藕在水中长,虾在藕下游”的生动写照。

2.示范区建设与农旅休闲一体化实现有机结合。“侧岭三红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通过示范带动,充分挖掘侧岭七彩谷、洞情、轿子坡等旅游资源和示范区特有的田园风光等优势,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的同时,更有机会体验收获、采摘、垂钓、饲养等农耕乐趣。

3.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示范区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有金城江区特色的扶贫开发及产业发展道路。“金城江区凤飞三境循环农业核心示范区”在建设过程中整合了4个乡镇6个贫困村专项扶贫资金300万元,与广西鹏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建设蛋鸡养殖扶贫产业基地,每个村集体经济年可收入3.5万元;吸纳71户贫困户小额信贷资金355万元入股,户均年可分红4000元;三境村利用园区空地发展光伏产业,年可收入7万元;优先安排了30多户贫困户固定务工,月人均收入2500元。目前,该示范区已成为全区大型的产业培训基地和劳务输出基地,实现了贫困户家庭收入稳定,助推乡村振兴。“侧岭三红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在建设过程中结合易地扶贫搬迁点后续产业的发展,周边村屯和易地扶贫搬迁点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3050亩建设示范区,并创造近百个就业岗位,贫困户通过在示范区内务工和土地流转等,实现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示范区有效解决了安置群众的增收问题,实现了“造血”式的帮扶成效,巩固了易地扶贫搬迁成果。2016年以来,全区示范区建设共带动贫困户2000多户脱贫增收。

4.有效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打造金城江区“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等特色品牌。截至2020年,全城江区获得地理标志认证的农产品1个,绿色食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14个,富硒农产品7个。“侧岭富硒米”荣获全国斗米大赛金奖和银奖,获评为广西名优农产品、消费者可信赖的富硒农产品品牌、优选品牌等荣誉称号。通过农产品品牌建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每亩收入可比常规种植增收800元以上,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种养的积极性,对农民增收致富和粮食生产安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金城江区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通过示范区的创建巩固并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为推进全区乡村振兴全面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新动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河池市金城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建立区四家班子成员分组联系工作机制,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及具体责任人,并将其纳入绩效考评范畴。

2.成立领导机构。成立由金城江区委、区政府牵头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区委办指定人员担任,副主任由金城区农业局主要领导担任,其他成员由区直相关部门抽调组成。

3.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政策设计,安排奖补资金,认真解决财政、用地、金融、人才、水、电、路基础设施等关键问题,保障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设顺利推动。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延伸产业链为目的,围绕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引进大项目、大资金、大企业。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打造成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主力军。

5.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创建示范区资金多元投入模式:财政投入+企业资金投入+贫困户资金投入+村集体资金投入。

6.强化示范带动,创建特色模式。金城江区通过紧密围绕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以及抓好“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发展等措施,把示范区建设与生态循环模式建设、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当地特色品牌建设、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把创建工作延伸到村一级,基本实现“县有示范、乡有样板、村有基地”的目标。在示范区的带动下,有效调动了当地的贫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和投工投劳的形式,参与示范区建设,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金城江区模式”。

7.抓好产销有机衔接。把产出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线下生产、网上销售、按需配送”模式时产时销,价格稳定,鲜有存货。

8.抓好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品牌建设,提高特色农产品档次,积极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农产品“三品一标”建设,加快产业特色化,引导企业主打“绿色、生态、健康”品牌。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落实品牌建设专项资金,并逐年加大投入。

四、结语

金城江区在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中,经过全区上下和各职能部门的紧密配合,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因此做好下一步工作应关注以下内容。

1.增点、扩面、提质、升级创建工作。金城江区在各类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增点、扩面、提质、升级创建工作中,需加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聚焦精准化、机械化、智能化技术,生产方式要向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集聚,才能使特色农业示范区更显特色。

2.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结合金城江区龙江河旅游带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休闲观光农业,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主线,以“绿色发展、生态发展”为原则,按照“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整体提升”的要求,突出乡土、体现特色,推动农事体验、农耕文化、农产品加工、自然资源和田园景观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因地制宜抓产业、树品牌。坚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周边群众学技术、懂技术、用技术,不断提高新品种新技术应用覆盖率。

4.大力升级产销渠道,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充分利用电商、商超等平台开辟线上线下多种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群众收益。

猜你喜欢

示范区农产品特色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特色种植促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