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表达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及其表达手法研究

2022-06-10郑华玲曲靖师范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14期
关键词:演唱者表达能力声乐

郑华玲(曲靖师范学院)

一、情感表达的类型

(1)喜悦的情感。在声乐演唱中,喜悦的情感,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幸福的情感,可以让表演者快乐,也可以让周围的人感到快乐,具有较强的环境感染力。

在喜悦的情感中,主要包含一些积极情绪,例如:“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珍惜爱情”“珍惜亲人”“珍惜朋友”等。这些积极情绪,是人们不懈奋斗的动力,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良好氛围。

(2)哀伤的情感。通过高质量的声乐演唱,人们可以感受到极其哀伤的情怀。这种哀伤的情怀,并不是消极、厌世、一蹶不振,而是人最真实地感受,是真情流露,带有“哀而不伤”的深刻内涵。人们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难免会有一些不顺心的遭遇。在哀伤的声乐演唱中,人们可以获得共鸣、获得鼓舞,内心不再孤寂,可以帮助人们尽快走出哀伤的人和事,开启新生活。

(3)深层的情感。所谓深沉的情感,指的是并不热烈、高昂,但非常真挚,可以很快触动人们内心的情感。在声乐演唱中,如果听众感受到深层的情感,可以静下心来,认真地去了解声乐作品、去了解声乐表演中的人和景。传递深层的情感,对声乐演唱者有一定要求。声乐演唱者需要有勤思考的习惯、勤积累的习惯,将成熟的个人观点融入声乐演唱,带给听众充足的思考空间。

(4)直接的情感。在声乐演唱中,有些情感非常直接,观众一听就知道“是喜是悲”“是在乎还是冷漠”“是热爱还是敷衍”“是洒脱还是无奈”。这种直接性,没有太多修饰,让观众感受到舒适、自由、轻松,赶走了观众内心的愁绪和压力。而且,相比深层的情感,对于直接性情感的理解,没有那么复杂,大多数观众都会产生共鸣。因此,这一类情感基调的声乐作品传唱度比较高,易于推广。

二、情感表达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

(一)更完整地诠释作品

在正式的声乐演唱中,恰当的情感表达,可以更完整地诠释声乐作品。具体来说,“演唱情感”与“作品内容”有直接联系,不同的作品内容,可以反映不同情感,可以影响演唱者的发挥。当演唱者充满感情地表达某部声乐作品时,可以全方位地展示作品内容,揭示作品所蕴含的种种深意,引导观众更全面地理解声乐作品。这不仅有益于情感链接,还可以传承优秀的声乐作品,让越来越多人产生研究声乐的兴趣。除此之外,在一部完整的声乐作品中,情感并非单一、固化,而是会有起伏、转折,会有非常细腻的地方。当演唱者注重情感表达时,整个声乐作品会饱满起来,会产生一定“层次”,更好地牵动观众情绪,让观众时而喜悦、时而伤感、时而陷入个人思考。

(二)更直接地打动观众

情感层面的对话,往往可以很快建立信任感,打动在场观众。这一点,声乐表演者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具体来说:一方面,吸引观众融入。观众在欣赏声乐表演时,如果可以感受到演唱者的真挚情感,会很快融入进去,与声乐作品建立情感共鸣。也就是说,演唱者的个人情感可以“分享出去”,带动广大观众的情感,非常直接地打动观众;另一方面,带给观众多元化体验。对于同一部声乐作品,不同的演唱者会有不同理解。这种理解,会渗透到声乐表演的细节中,带给观众不一样的体验。举例来说,在《有一种悲伤》中,有些演唱者侧重于悲伤的情绪表达,而有些演唱者呈现的情绪比较多元化,“有一种悲伤,是你的名字停留在我的过往”这是伤感、无奈,“有一种悲伤,是笑着与你分开,思念却背对背张望”这是深沉的思念、乐观的坚强。相比单一的情感表达,多元化的情感表达更触动人心。

(三)更好地提升声乐演唱质量

不断提升情感表达能力,其实就是在提升整体声乐演唱质量。具体来说,为了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声乐演唱者需要专注于“技能”,通过良好的综合技能,表达出恰当情感,与声乐作品相契合。在这个过程中,声乐演唱者需要广泛地学习声乐知识,并进行大量专业锻炼、现场表演。当声乐演唱者可以灵活自如地处理情感表达问题,其演唱质量自然会有所提升,可以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除此之外,从情感表达的角度出发,声乐演唱者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深刻理解声乐作品的背景,如:“文化背景”“经济背景”等,从而提高自己鉴赏声乐作品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声乐演唱者不仅要涉足大量专业的音乐知识,还要从文化层面、跨界层面,学习相关知识体系,更立体地看待声乐艺术的价值。总体来说,“情感表达”属于声乐演唱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不可分割。学习如何表达情感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如何进行声乐表演的过程,有利于提升演唱者整体的演唱质量。

三、情感表达在声乐演唱中的表达手法

(一)认真把握作品内容

为了更好地传递情感,在正式开启声乐演唱之前,演唱者要通过各个途径,深入学习、钻研作品内容。具体来说,声乐演唱者要提前接触作品,熟悉作品内容,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真实内涵。在这个过程中,声乐演唱者可以打开封闭化的学习思维,主动请教相关领域的老师、学者,通过“共同探讨”的模式,汇总多方意见,正确且全面地把握作品内容,确定作品情感基调,不因个人喜爱、个人主观意见,片面地理解作品内涵。除此之外,声乐演唱者在深入学习作品内容时,可以围绕“创作者”,了解其主要经历和成就,搜索创作者的其他作品,进行大范围内的作品对比、作品分析,总结出一些共性之处。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进行更加系统化的总结,演唱者还可以打开视野,进行国内外经典声乐作品对比,从国际化视野了解作品内容。这样的学习模式,也可以增进演唱者对作品的理解,便于演唱者把握整个作品的情感基调。

(二)用心理解作品情感

在正式演出中,声乐演唱者的情感表达,需要紧紧贴合作品原本的情感基调。基于此,声乐演唱者要高度重视:一方面,用心体会作品情感。演唱者面对一部声乐作品时,首先要用心理解其情感基调,是悲伤、是无奈?是喜悦、是乐观?抑或是复杂的情感变化?这些都是声乐演唱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把握作品情感基调,演唱者可以从创作背景切入,结合各种背景因素,如:“文化思潮”“教育氛围”“经济水平”等,进行情感定位、情感判断;另一方面,认真还原作品情感。在实际表演中,有些声乐演唱者已经非常熟悉作品原本的情感基调,但无法通过自己的演唱,将这种情感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这说明,还原作品情感,并非一件易事。作为声乐演唱者,要勤于练习和思考,通过一次次摸索,找到适合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达到“渐入佳境”的表演效果。当声乐演唱者可以很好地还原作品情感时,观众才能透过声乐表演,了解作品真实内涵,并受到一定触动。

(三)真实表达自我个性

不同的演唱者,对于声乐作品的情感理解,也会不一样。那么,如何体现出自己的个人特色?作为声乐演唱者,要努力抛开各种杂念,如:“他人目光”“他人评价”“客观条件”“表演荣誉”等,真实地表达自我个性,在观众心中建立“差异化”印象。具体来说,演唱者在呈现声乐作品时,既要还原作品本身的情感,又要融入一些个人理解,比如说,悲伤中是否有坚强?无奈中是否有乐观?要让观众感受到“思想性”。这样一来,即使是演绎同一部声乐作品,也可以带给观众“差异化”体验,让观众感到新奇、有趣、与众不同。更重要的是,基于这种“差异化”,声乐演唱者可以逐渐树立自己的表演风格,在声乐领域占据一定位置。除此之外,声乐演唱者在正式演出中,要真实地投入进入情感,不只是从神态上、从肢体动作上投入进去。简而言之,声乐演唱者要注意“真实性”,要有感而发,而不是没有情感地去模仿、复制。为了更好地突出这种“真实性”,声乐演唱者要结合自己的演唱习惯、演唱技巧,找到适合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告别“模仿”“复制”的惯性思维,养成“求新求变”的表演意识,赋予声乐表演更多创新元素。

四、培养情感表达能力的路径

(一)多鉴赏

声乐演唱者在日常练习中,除了多实践,还要多鉴赏,增加艺术鉴赏方面的阅历。

鉴赏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积累方法。声乐演唱者接触的艺术作品越丰富,个人视野越开阔。基于开阔的视野,声乐演唱者更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理想,更理解什么是恰当的情感表达方法。结合兴趣、理想、情感表达方法,声乐演唱者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情感表达模式,更好地诠释声乐作品;(2)完善认知。艺术作品的类别很多,主题思想的层次也很丰富,有些作品耐人寻味,有些作品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模式。鉴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声乐演唱者的思维在不断运转,想象在自由驰骋。这是一个用心思考的过程,对人的认知也会有很大帮助。认知的成熟,自然会影响情感表达方式。总体来说,声乐演唱者可以尝试多鉴赏,在他人的情感表达中,摸索自己的情感表达路径。

(二)多走访

“读万遍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对声乐学习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作为新时代的声乐演唱者,要了解生活、了解社会,不断拓宽自己的眼界,感受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这样一来,在情感表达上,声乐演唱者才能有感而发、层次丰富、直击人心,不会显得矫揉造作。举例来说,声乐演唱者可以去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以“旅居”的方式,认真观察当地人的生活,包含:“用餐习惯”“生产方式”“节日习俗”“家庭关系”“恋爱模式 ”等,并记录当地发生的各种趣事,用心体会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以“恋爱模式 ”为例,在苗族地区,有些青年男女仍然坚持唱山歌,在美妙的山歌中,传递浓浓的爱慕之情……声乐演唱者听一听当地的山歌,观察一下演唱者的表情、动作,可以获得很多体会,掌握更加成熟的情感表达方法,继续完善自己的声乐演唱。

(三)多熏陶

在演唱之余,声乐演唱者要善于创造多种积极的环境因素,进行自我熏陶,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那么,如何进一步加强环境熏陶?具体来说:一方面,以家庭环境为载体。在家庭环境中,声乐演唱者可以放置具有纪念意义的“老式唱片机”“音乐艺术海报”,在视觉上,进行艺术熏陶。除此之外,声乐演唱者还可以结合个人兴趣爱好,收藏不同年代的经典音乐作品,制作成“音乐合辑”。收藏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研究的过程,有利于声乐演唱者丰富自己的音乐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情感表达水平;另一方面,以社会环境为载体。在社会环境之中,声乐演唱者也可以接受各种艺术熏陶。比如,声乐演唱者可以去听一听“古典音乐会”“流行歌手演唱会”等,用心感受不同音乐类别的魅力,积累更多情感表达经验。或者,声乐演唱者可以定期参与“草莓音乐节”,融入现场氛围,感受不同年龄人群对音乐艺术的热爱。这是一种熏陶,也是一种学习,声乐演唱者可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交流,提升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五、培养情感表达能力的注意事项

(1)注意真实性。培养情感表达能力的过程中,声乐演唱者要准确理解什么是情感表达能力。其实,情感表达能力侧重于“共情”,指的是一种共情能力、抒发能力,不是模仿情感的能力,亦不是虚构情感的能力。声乐演唱者不能为了表现出饱满的情感,故意增添肢体动作,一切肢体动作应该有感而发。

(2)注意生活性。声乐演唱者要想提升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要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体验生活。首先,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协调各种人际关系,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倾注于声乐演唱。其次,体会多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积累生活体验,学会理解他人、包容差异化,将乐观、豁达之情,融入声乐演唱。

(3)注意合理性。进行声乐演唱时,有些演唱者过于夸张地表达情感,不仅没有感染听众,反而引起不适、抵触。这就属于不合理的情感表达。提升自我情感表达能力的过程中,演唱者要适应观众,站在观众的角度,合理地抒发个人情感。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确实占据重要地位,确实可以打动更多观众。作为声乐演唱者,要用心研究情感表达的方式方法。为了更好地进行情感表达,声乐演唱者要重点注意:(1)认真把握作品内容;(2)用心理解作品情感;(3)真实表达自我个性。除此之外,声乐演唱者还要主动加强音乐文化方面的学习,多从文化视角,深度理解声乐作品,进一步提高自身音乐素养。当声乐演唱者具备比较好的音乐素养时,可以很自然地走进每一步声乐作品,进行有感情地演绎。

猜你喜欢

演唱者表达能力声乐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者的舞台形体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