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

2022-06-10黄露加福建省福安市文化馆

艺术品鉴 2022年14期
关键词:文化馆数字化数字

黄露加(福建省福安市文化馆)

一、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背景

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文化馆迎来了一次数字化革命,在文化传播领域,提出“数字文化馆”的概念。数字文化馆建设是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一个新话题,它是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必要支撑,对我国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通过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突破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与时间的制约,依托数字化技术,实现文化馆业务职能的线上线下互联互通。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就必须适应时代需求,文化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利用大数据条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网络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服务。数字化文化馆相对于传统文化馆来说,是一个开放式的集成化平台,如何依靠数字化的平台和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更好更便捷地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为当下文化馆进行数字化转型提出了全新的视角。

二、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21 世纪数字化的网络时代,时间的碎片化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各种新媒介应运而生,各种快餐式文字、图片、音乐、视频广为流传,这对文化馆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提出了挑战,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征,群文工作一定要将网络的应用和数字化服务的理念引入实际工作中。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中的必然需求,是增强文化馆发展活力、提升服务效能的重要举措。建设数字文化馆的目的是切合时代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充分利用数字化互联网技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让老百姓可以随时随地的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职能。互联网时代下,新型、高效数字文化传播形态正在逐步改变基层群众的文化消费生态,网络的普及应用给文化馆的工作提供了更快速、便捷、高效的工作方式。一方面基层群众已不满足于传统文化馆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不再只是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读书看报、唱歌跳舞、写字画画、听广播看电视,他们更加偏好网络环境下的多终端的数字化服务,如远程培训、在线鉴赏、数字展览、现场体验等,这是新媒体时代基层群众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数字文化馆建设借助数字化管理、储存、归纳各种公共文化资源,在破解文化艺术资源短板,突破公共文化空间设施局限性,创新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机制,提升服务品质等方面实现了新跨越,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便捷性和广泛性。

三、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发展现状

目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基本仅限于线上资源建设,线下数字文化体验、线上线下互动交流等并没有得到更多的关注,这造成了现有文化实体馆现有资源的浪费及文化传播渠道拓展的困难,产生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互动性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此外,长期以来,受多方面因素制约,我国数字文化馆建设尚未真正提上文化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急需“破题”,地方各级文化馆普遍面临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水平较落后,对数字时代文化馆如何运用新媒体、使用智能化设备,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延伸服务触角等问题的认识、运用和探索不充分不全面,不能为基层百姓的文化生活提供有效地数字化服务,难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四、基层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现状存在问题

(一)数字化建设认识不到位

大部分基层文化馆对数字化建设思想认识不全面不重视,文化馆的现状还大部分停留在以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为阵地,使用最原始的一对一的文化辅导方式开展工作,已经出现了信息滞后、服务单一、场地受限等特点,已无法让群众享受到高质量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二)网站平台建设力度不够,实用性不强

文化馆网站是文化馆在网络上的对外窗口,任何人都应该可以通过文化馆的网站浏览当地文化最新动态,了解当地传统文化特色,展示地方文艺创作精品。但由于受到资金、人员等因素的制约,尽管对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但县级文化馆搭建网站的不多,乡镇文化站则更是寥寥无几。有的仅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有的到现在都没有像样的网站,网站建设不完全,各项数字化建设明显滞后。导致许多人对文化馆这个机构认识不足,不清楚它的职能是什么,直接影响了文化馆群文工作在网站上的宣传力度。部分现有的文化馆网站在建设网站过程中存在华而不实、缺少互动性、信息内容杂乱等问题,不能有效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及时快速精准的获取相关信息。有些网页链接和图片文字信息只是空壳根本无法打开,根本无法为群众提供所需要的数字化文化资源;还有很多网站仅仅具备单方面的浏览信息功能,线上线下互动功能不足,群众只能进行单一的浏览观看,不能对文化馆站的各种服务进行网上评价,无法把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困难及时准确的反馈给当地文化馆,进而更好地完善文化服务监督机制。

(三)数字资源匮乏,设施不完备、技术掌握不够

数字资源的采集、转换、存储、加工是数字化服务的“原材料”。我们往往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缺乏数字文化资源,使得多元化的数字文化服务难以开展。由于受到设施设备和新技术应用的限制,一些基层文化馆还无法实现实时或远程数字网络服务;有的没有大容的数据服务器,也没有有效利用云盘存储等新技术,无法及时对传统媒介的文化资源进行采集存储。数字资源匮乏成为数字化服务的瓶颈之一。因此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创新、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数字化技术,将文化资源或服务重组、扩展、复原成可共享、可兼容的数字形态,并以多个数字传输渠道及丰富的终端服务设备解读、保存和传播数字文化资源、开展技术创新和服务,是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五、解决方案

(一)申请专项资金用于网站建设及专人管理维护

文化馆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经费补助用于网站的建设、更新和维护。设置专门的网络管理部门,专门用于网站的日常维护、信息更新、网络互动等工作,各级文化馆站缺乏相应的计算机应用、信息化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导致文化馆网站普遍存在初期建设完成后,后期出现无人管理无人维护,信息也无人更新的问题。一是针对网站运营出现的后期维护问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要大力引进或培训数字应用方面的服务与管理人才,服务于数字文化馆站的建设,尽量做到专人运营和管理。二是针对网站互动性问题,要建立数字文化反馈方式,开放互动交流性窗口,例如在线咨询窗口、留言板等,实现专人专管,及时回复广大群众的问题及留言,了解群众对我们所提供的文化服务评价,提高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完善文化服务监督机制,实时调整工作思路,提高文化服务效能。

(二)加强技术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服务效能

丰富、高效、便利、均等的数字化文化馆服务作为新型的文化服务方式,是依托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构建起来的,与文化馆传统服务相比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迫切需要引进数字化专业人才,壮大数字化文化队伍。目前基层文化馆站计算机应用、信息化服务等方面的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文化馆开展数字化服务推广实施的一大难点。要实现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必须提供相应的人才保障,建立健全人才培训机制。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不能再限于艺术门类,需要引进培养一批现代型的复合人才;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要加强数字化业务知识培训,用继续再教育、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来进行相关技术的培训,为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培养后备人才。

(三)传播平台紧跟时尚,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方式

在数字信息化时代,基层文化馆站的传统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了让群众迅速、便捷地获取到想要的文化信息和资源,随时随地能够参与文化活动,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从以人传人的宣传方式转变为依靠网络和数字媒介进行全方位数字化网络宣传的新方式。通过引进网站平台多样化的系统软件,将文化馆现有的文化资源与创新服务融入其中,成为文化馆展示文化资源与服务的窗口。

(1)利用微博微信、网上文化论坛、短信、手机APP 等社交新媒体手段将一些比赛通过线上投票的方式进行,迅速提升用户访问数量增加人气,同时扩大现有网站的知名度,实现与广大群众的沟通、互动,让大家可以直接了解和参加文化馆的活动。

(2)利用性能优良的网络平台迅速有效地对外进行文化宣传,及时报道文化活动预告和文化活动信息简报,让群众能及时参与和获取文化活动。

(3)搭建文化直播间,实现文化活动、文化培训的在线点播、网络直播。传播地方特色文化、地方乡土文化艺术创作,直播群众文化培训班课程和群众文化活动,实行互动模式,让群众享受到足不出有“文”可读、有“艺”可享的便捷文化生活,让文化真正地深入群众,成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新途径和新阵地。

(四)围绕供需特点,整合资源丰富内容

(1)整合现有资源。根据社交网络平台的不同的特点进行资料的归纳收集。文化馆承担的是组织公共文化活动,开展大众艺术普及工作,在网站建设上,应将全市各乡镇(街道)开展的文化活动进行汇总更新,把地方文化特色资源及文化馆从事的业务服务工作进行加工和整合,搭建相应的栏目板块,这样不仅能起到档案整理的功能还能丰富网站信息,加强文化资源的传播应用,同时也是开拓普及优秀文化信息的重要渠道。

(2)扩宽数字资源采集存储渠道。注重对带有民族风情、地域特色、文化价值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采集整理,以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的形式进行数字存储,建立资源数据库,实现由传统媒介资源向数字资源转换;对实时组织的文化活动、培训讲座、信息资讯进行采集,利用网络进行在线或远程服务;加强馆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全国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发动社会力量,拓展资源征集渠道,对优秀数字文化资源以署名、奖励、购买等方式进行征集,不断丰富数字文化产品、提高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供给能力;有效利用网络云服务器进行资源存储,网络云盘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技术和新模式,这种技术具有前瞻性,既稳定又便捷。而且运行成本低廉,可以解决存储设备缺乏的问题。

(3)增加互动功能。通过服务菜单化、预约定制化和供需互动化等形式,开展线上艺术培训直播课、网上群众文化活动和远程辅导。①通过微博微信网站、网上文化论坛、手机APP 等社交网络平台组织、发布文化活动、文艺比赛、网络评选等线上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群众文化活动,实现线上线下的文化活动联动;②打造本地品牌群众文化活动的数字化传播,在品牌文化活动过程中增设群众评价和网络投票等环节,扩大活动影响力,吸引更多群众参与,迅速提升用户访问数量增加人气,同时扩大现有网站的知名度;③针对文化馆的服务职能,利用数字网络途径实现预约配送、线上报名、线上活动、远程辅导、在线点播、网络直播等特色服务功能,整合具有本地特色的数字文化资源,根据本地特色文化开展数字文化服务项目,并向公众开放。利用社交网络、微博微信等,让群众能够随时随地享受在线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4)开设网上展馆。除了线下开展的活动以外,增设摄影赏析、视频点播、书画鉴赏等栏目板块,将举办过的文艺演出活动视频、书画摄影展作品、拍摄的短视频作品上传至相应的栏目板块,给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浏览内容。还可将各类优秀的艺术作品及馆貌概况、历史资料、发展历程进行展示,并将群众文艺刊物以电子阅览的形式供群众了解和欣赏,扩大知名度。

(5)展示传统文化特色。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受到重视,为彰显地方文化特色,许多文化馆在相应的自媒体平台上都设立非遗专区,不断升级完善数字化非遗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音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展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基本信息、传承故事、绝活绝技以及年度传承工作等,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播利用,同时在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外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发挥作用。

(6)开展远程辅导培训。通过网络与下一级文化馆(站)实现对接,由本馆组织业务人员或优秀文化辅导员、专家通过网络视频等方式对下一级分馆和乡镇文化站、基层文艺团队、业余文艺骨干进行在线艺术辅导培训,提供技术支持与帮助。

六、结束语

时代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滞,网络正以各种各样的姿态充斥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时代不同,群众文化需求也会有所差异,作为最基层的文化工作机构和公益性文化服务单位,必须紧跟时代脉搏,牢牢占领网络阵地,做到服务统一、彼此联合、资源共享,要借助于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传播范围,把科技融入文化,把文化融入群众,为群众提供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大餐,倡导正能量,更好地服务大众!

猜你喜欢

文化馆数字化数字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起舞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2)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