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岂是威胁他国?

2022-06-10李国祥

环球时报 2022-06-10
关键词:进口农产品农业

李国祥

近日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发布一份评估报告称,中国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正在扩大农业海外投资,并将美国作为对外农业投资的重点,这给美国国家安全带来风险和威胁。这份报告显然是想多、想歪了,属于典型的基于对抗性思维定式下的臆造,其言论不利于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我们不否认,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变化,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要养活14亿多中国人,耕地等农业资源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粮食安全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但这绝不意味着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要建立在损害他国安全的基础上。

中国人有能力、有办法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切实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近年来,中国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发挥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各级机关党政同责推行粮食安全责任制 「加大地方抓粮压力;保障农民种粮合理收益,保护和掴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积极开展节粮减损工作,反对食物浪费。中国采取的这一系列行动,正反映出我们立足国内进一步提高新阶段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而绝不表明中国正在或将要闹“粮荒”。

外界不了解情况的人士可能无法理解,中国从上到下为何如此高度关注粮食安全问题。实际上,中国一直有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头等大事的传统和历史,数千年前就已提出“洪范八政,食为政首”0如今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首要任务。近年来中国进一步加大对一些实际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与纠正部分地方片面重视G,,增长、忽视粮食生产等多重因素有关。新时期中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更加注重增强韧性;与所谓“粮荒”没有必然联系。中国人过去从未、将来也绝不会靠美国,甚至“偷”美国来解决吃饭问题。

报告认为中国应对粮食安全挑战必须要靠扩大海外农业投资。实际上,多年来中国农业领域一直是吸引外资远大于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国内农林牧渔业吸引外商投资9762亿美元,而中国对外的农林牧渔业投资仅有194亿美元,前者是后者的50多倍。中国对外农林牧渔业投入规模很小,总体不及跨国公司的农业技术创新单项投入。

中国扩大开放,农业也不例外。不断扩大农产品国际贸易,推进农业资本投资国际化,反映出中国农业对外开放正在迈开步伐。中国农业参与推进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也是将国内发展成果与世界分享的体现,不表明中国长期坚持的、立足国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有任何改变。

报告认为中国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必然会“盯上”美国,理由是美国农业资源禀赋好,技术领先世界。不知这种逻辑架构是怎么得来的? 我们承认美国是当今世界头号农业大国和农业强国,但中美开展农产品贸易和技术合作以互惠共赢为前提。美国拥有农业产业和技术优势,中国扩大美国农产品、进口和农业技术引进'这可以让美国农民和农业技术创新投资者等众多群体获益。近年来中美经贸谈判中,美国不是一再要求中方扩大进口美国农产品的规模吗?

根据商务部数据,2021年中国进口美国农产品的总体金额和部分农产品进口增长速度都较大幅度高于农产品总体进口水平,这无疑是中国积极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体现。美国一些人一方面指责中国没有完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目标,另一方面又视中国进口美国农产品为“罪过”,今后谁还愿意相信美国对协议的诚意呢?

各国农业技术水平存在差异,先进农业技术外溢是普遍现象。况且中国引进美国农业机械,购买的价格中必然包含物化技术的费用,怎么能说是“偷取”美国农业先进技术? 中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常年对侵犯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持高压打击态势。美国一些人也不必反复拿手里那几样“宝贝”说事,中国正在努力从引进创新模式转向更加侧重自主创新的模式,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也不例外。

报告还认为中国发展生物技术,会用来发展生物武器,从而对美国安全形成威胁。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那么,美国生物技术领先世界,“理所当然”就是全世界最先进的生物武器制造国,是全球生物安全的最大威胁。▲(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猜你喜欢

进口农产品农业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孟加拉允许贸易商进口70万吨大米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进口食品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农产品争奇斗艳
三十六计第五计: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