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期淋巴瘤患者的心理干预

2022-06-10陈诚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6期
关键词:生存质量心理干预

陈诚

关键词:晚期淋巴瘤;心理干预;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  R7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6--01

前言:恶性淋巴瘤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疾病,近年来受到人们生活,饮食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恶性淋巴瘤发病较高,且这种癌症发现的晚期率较高,在现有的医疗水平之下很难治愈,因此通过合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满足患者在生理,心理等层面不同的需求。基于此文章结合我院2018年~2021年收治的128例晚期淋巴瘤患者,采取心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2021年收治的128例晚期淋巴瘤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人。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35例,年龄34-79岁,平均年龄(63.54±3.42)岁,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36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62.95±3.9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上、性别比例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改善并室内的日常环境,提醒患者注意口腔清洁,同时为晚期淋巴瘤患者进行翻身,扣背等,叮嘱患者合理用药,做好基础的心理安慰,创造良好的护理环境。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采取心理干预的护理方法:

首先为患者创造更加温馨的病房环境,有条件的患者可配备单独的病房和卫生间,空调等等,注意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调节,注意光线的柔和,同时引导患者尽可能的消除陌生感,隔绝期患者通常难以接受晚期淋巴瘤的事实,因此患者需要积极的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护理人员也需要提前与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能够了解病情和疾病护理的最终结局,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配合依从性,加强与患者之间的平等看待,倾听患者的心需求,充分给予患者的想法,关怀和理解。一部分晚期淋巴瘤患者进入了愤怒期,他们通常会怨天尤人,护理人员需要通过详细的了解,分析患者此时的心理特点,避免粗暴简单的回应患者的期待,给予患者更加细致的,人性化的心理安排。对于患者发脾气,切不可简单粗暴的回应,而是要引导患者注意到自己在未来人生道路当中的安排,面对通过护理也无法改变结局的情况,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特殊的引导,帮助患者建立起正确的心理认知,使患者能够增强对疾病的认识。对于进入到沮丧期的患者,要鼓励患者明白绝望情绪对于疾病的护理并不会产生任何积极的价值,护理人员需要多听患者诉说,鼓励患者积极的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同时还要保障患者能够有充足的私人空间,叮嘱患者注意个人的健康,避免出现不安全的自杀倾向。对于接受期的患者,需要详细考虑患者的家人安排及自己的后事,这一时期不必刻意与患者进行交流,只需要及时完成患者交代的事情,并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陪伴。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做好疼痛护理和生活护理,尽可能的延长患者的生命,缓解患者面临的严重疼痛。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

观察组患者FPS评分、SF-36评分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对临终患者提供心理护理也需要从生理、社会等多方面开展干预,这需要护理人员在尊重患者生命的基础之上,尽可能的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也需要叮嘱患者与家属之间进行密切的沟通,使家属身心健康,确保患者能够在相对舒适的状态之下走完人生的旅程。整个心理护理的干预需要秉持着以人为本的立场和态度,为恶性淋巴瘤患者提供有效的支持患者进入到晚期阶段之后,病情恶化迅速,有创护理的侵入也会影响患者的疼痛感知,同时患者也会逐渐意识到疾病已经无法治愈,因此更多的患者的诉求会转移到控制和缓解疼痛上面来,恶性淋巴瘤晚期患者往往会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疼痛,患者不仅要遭受着巨大的心理创伤,也会遭受巨大的生理创伤,因此情绪的变化较为明显。在这种情况之下,护理人员需要尽可能的应用更多的镇痛药物缓解患者的疼痛,以改善患者的临终结局,大部分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需要了解自己的未来生命走向,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通过心理干预的方法充分保障患者的知情权,同时与患者本人和家属进行详细的沟通,结合患者的个性,年龄,需求,应用合适舒缓的语言告诉患者事情,同时对于一些焦虑,沮丧,困惑的患者还需要安慰,鼓励,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能够更加积极稳定的来接受护理。晚期淋巴瘤的患者由于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对于外部的温情会更加的渴望,对于已有的亲情也会更加的留恋,大部分患者都会希望自己的配偶、子女亲人陪伴在身边,因此在心里干预的过程当中,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家属进行全方面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实际需求,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密切合作,鼓励患者家属更加积极的探视和陪护,缓解患者本人存在的孤独无助的情绪。

有研究表明,通过心理干预方法,晚期淋巴瘤患者的癌炎性批发程度降低水平达到20%~30%,生活质量评分提高10%~15%,这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晚期淋巴瘤患者采取心理干预的护理方法,具备良好的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由于晚期淋巴瘤而形成的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姜艳君,战雅琦,王磊,陈晓霞. 循证护理对淋巴瘤患者化疗后糖尿病发生情况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2,29(04):468-471.

[2]任婷婷. 协同护理模式对淋巴瘤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22,19(09):126-130.

[3]崔红军,洪玥琰,张淑泽. 延续性护理在淋巴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05):46-49.

[4]王景芳,郭晓静,冀金亮.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淋巴瘤病人化疗后口腔感染预防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22,36(04):727-730.

[5]马华方. 临终护理在恶性淋巴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3):10-11.

猜你喜欢

生存质量心理干预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心理干预
中医药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综合干预对首发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自拟柴芍益胃汤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妊娠呕吐孕妇焦虑抑郁的影响
创伤性骨折病人的心理干预护理研究
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影响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