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

2022-06-10赵维刚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

赵维刚

摘要:初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出转折发展期,心理层面上表现为抗挫能力弱、情感脆弱、容易叛逆等特点,因此要求在初中教育阶段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初中体育教学中心理素质锻炼是提高学生心理品质的重要举措,本研究简述几点教学策略,旨在突出体育课程的多元育人价值,促进初中生身心协调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生心理素质;锻炼途径

引言:

体育不仅可以通过有形的运动来提升个体的身体素质,还可以达到完善人格、健全心理的作用,这也是我们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倡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原因。初中生对社会和自我的认知还不成熟,也由于家长的溺爱,使他们中的一部分学生缺乏抗挫能力和集体意识。中学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出“体育教师要开展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帮助中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因此,要求我们在设计和组织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致力于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缺位的问题,聚焦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需求给学生提供心理素质锻炼的机会。

1.充分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既体现在生理层面上也体现在心理层面上,因此“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新时期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而是要求教学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常见这种现象:布置任务后有的学生早就完成了,有的学生则完成进度较慢,这就体现了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性。我们可以通过测试、教学观察的方式获悉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以此为基础展开分层指导,比如学生的弹跳力好,可以教他练习篮球、跳高等;学生爆发力强,可以练习短跑、三级跳等;学生耐力好,可以练习长跑;学生反应能力快,可以练习乒乓球等。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基本观念,让学生能够顺利的入门,当学生大体适应训练模式和节奏之后,逐渐提升难度,让学生体会到适度的压力,能够不断的进行能力积累,这样学生能够慢慢的适应,不会因为难度太高打击自信心,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便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展开[1]。

2.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营造和谐的心理教育环境

体育教学多数一户外教学形式炸开,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对比其他学科课堂来说,体育课堂上师生的联系比较弱,尤其是体育课程边缘化背景下,体育教师和学生接触的实践也越来越少。而传统师生关系影响下,学生羞于或者害怕和老师沟通,比如害怕当众展示技术动作被同学嘲笑或者由于动作不标准被老师批评,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互动过程,以表情、动作、眼神等方式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以更加放松的状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也可以利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逐渐成长为勇于表现自我的主动型人格,学会自我肯定,形成自信心。总之,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表现出来的被动状态和不配合,多数都是由于他们心理不放松,无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或者适应集体学习环境,这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和鼓励,让学生摆脱心理障碍,主动参与集体学习活动,融入集体生活。

3.通过竞赛、挫折训练,提高学生抗压能力

在初中体育课上,教师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比赛,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初中生虽然比较敏感,但是竞争心理也比较强,在进行比赛的时候,学生的智力、耐力和情感发挥等能够到达一个较高的程度[2]。比如,可以组织羽毛球比赛,按照一定的原则把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几个小组,然后一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要求每个小组的组内成员都要竭尽全力地去比赛,为自己所属的队伍争取胜利。在正式开始比赛之前,老师们可以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们进行训练,这时候每个队伍当中的优秀成员就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和技巧交给其他人.以此提升整个团队的实力,而这样做也更能进一步地增强学生们的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们感觉到团队团结起来的力量。

另外,还可以实施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挫折教育是对学生的抗压能力和受挫恢复能力的一种训练,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2],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和受挫回复能力,帮助学生适应以后的学习和社会生活,面对困难不害怕、不放弃,失败也能够站起来,再次迎接挑战。比如,长跑比赛到了最后其实就是在考验学生的意志力和坚持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忍耐力和意志力,才能够跑完全程。为了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教师可以开展一次篮球比赛,将实力强悍的分为一队,记为 A 队;有爆发性和意志力的為一队,记为 B队。A 队已经大比分领先,会比较放松警惕;而 B 队在半场比赛之后,已经熟悉了 A 队的打球策略,如果 B 队一直不放弃,找到 A队弱点,趁着 A 队放松警惕是有可能反败为胜的,即使不能,比分也会逐渐缩小,战况十分激烈。实力悬殊的比赛最能考验心理素质,强队不能放松警惕,一不小心就出现意外导致失败;相对较弱的那方在面对实力强悍的对手时不能退缩,不能还没有开始比赛就打退堂鼓,在接连让对手得分,双方比分差距大的时候不能丧失希望而随便糊弄。比赛场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即使双方实力悬殊,但决定比赛输赢的往往与实力无关,而是心理素质,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龟兔赛跑”的故事就完美体现了这一点,只要坚持那就是“胜利”。

总结:

面对严峻的中考,初中学生心理波动较大,经常会出现紧张、焦虑、彷徨、无助等情绪。在体育教学中,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在体育锻炼中升华自己,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综上所述,目前初中体育教学仍然存在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体育课程管理不严格、学生比较懒散等现象,不利于学生的积极心理发展,因此需要我们继续加强对心理素质锻炼的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纪俊鹏,栾琨.浅析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1):111-112.

[2]朱桐辉.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探析[J].考试周刊,2020(89):23-24.

[3]符彦.浅谈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9(33):69-70.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