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民自治建成全国“示范社区”

2022-06-10冯杰张华付瑞勇

党员生活 2022年6期
关键词:实事居民党员

冯杰 张华 付瑞勇

2018年,巴东县罗溪坝村通过撤村并居成为“罗溪坝社区”。加上易地拆迁户和流动人口,社区居民超过5000人,成了当地的“超级社区”。

人气旺了,烦心事却来了。一开始,不同习惯习俗的几千人住进一个小区,乱养猫狗、乱扔垃圾、邻里纠纷等乱象频现。

然而,在罗溪坝社区,一直保持着这样一组“平安指数”:矛盾纠纷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100%,无重大事故、刑事案件和群众越级上访事件发生。社区也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恩施州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党建引领下的居民自治是社区之“治”的关键。

2018年5月,社区书记钱贤坤接到居民举报,称几个易迁户偷了他家白菜,并踩坏了一片。问题处理不好,极易引发易迁户群体与老居民之间的矛盾。

钱贤坤干脆带着易迁户代表,分批到每组参加屋场院子会、小组会、座谈会。在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触中,双方成了朋友。居民同意将闲置土地借给易迁户种菜,易迁户和居民结成互帮互助关系共同种菜,蔬菜两家吃。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社区拥有37名党员、10名村小组长,组建了“党员+组长+村民代表”的矛盾调解小分队,坚持“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社区”,让“身边人调解身边事”。

同时,社区成立了居务监督委员会、村级财务管理小组等,定时召开居民大会,老百姓的事自己说了算。村务管理成为一张透明的纸,让基层治理沐浴在阳光下。

每年,社区群众当家作主,自己定、自己议年度“八件实事”。这些实事进展如何?群众心中都有一本账。社区每五年定一个计划,每年办几件实事,方案制定在现场、决策在会场、监督在一线,居民对每一个环节看得见、摸得着,群众满意度越来越高。

让基层治理成为党员干部的“一亩三分地”,种什么?如何管?社区在党员作用发挥上也是动足了脑筋。

现在,用“辛苦指数”换考评分数,是社区37名党员每天都在进行的考试。

罗溪坝社区探索实践了社区“两委”干部定岗定责和党员定标定责,根据干部任职分工、职责要求,无职党员能力、性格和特长,分别制定了《党员职责量化考核表》和《党员合格标准》,社区37名党员的考核表和标准张张不一样。个性定制的考核表堪比党员干事创业的一面镜子、一把尺子。

陈先举是一名80多岁的老党员,每天起床后,他都会把《党员合格标准》翻开瞄上几眼。一有空闲,老人就到贫困户宋先进家中,督促他做好6亩柑橘管护工作。“这是我的‘发挥余热’考核项,宋先进的柑橘要丰园了,我这12分才不會扣了。”陈先举说,他有教育子女、弘扬社会公德、爱护环境等5个考核项,要“一个钉子一个眼”地完成,争取挣个满分。

“在基层党组织引领、自治小组引导、村民主动参与下,党心与民心同心、民生与民心同向,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党建引领,以产业聚兴、人才聚力、文化聚魂、生态聚美、治理聚安为主基调,持续放大示范效应。”巴东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政说。

猜你喜欢

实事居民党员
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交通运输部:公布2021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
石器时代的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实事”怎能都贴上“为民”的标签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你睡得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