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问题研究”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观的实践探究

2022-06-10张琳娴王思超

地理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海绵问题研究观念

张琳娴 王思超

摘 要: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2019年9月,国教材[2021]5号文件提出“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的相关指南。本文将以“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这节“问题研究”为例,尝试将生态文明观融合地理课程,探究生态文明观融合路径的设计及价值追思。

关键词:问题研究;生态文明观;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2)06-0058-03

一、引言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这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其中所蕴含的生态文明观,即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观念,与高中地理学科素养中的人地协调观不谋而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指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它具有整体化、绿色化、协调化、法制化等特点,[1]其丰富内涵为学生在“问题研究”中感悟生态文明提供了充分的素材与途径。

在人教版必修地理的“问题研究”中,如何时“蓝天”常在、能否淡化海冰解决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低碳食品知多少等,都可渗透生态文明观,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但由于学生所处的城市——宁波,是一个洪涝灾害频发的城市,而雾霾、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并不突出。因此,本文选择学生感受更为真切的“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一课,通过建构主义思想,将生态文明观嵌入到学生认知中,真正有效落实地理知识,内化人地协调观,培养地理实践力等关键能力和价值追求。

二、“问题研究”中融入生态文明观的有效路径

生态文明观融合的路径,可以通过教师大单元教学设计以渗透观念;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化实践以树立观念;并以“翻转课堂”的形式,由学生传递观念;最终通过国家政策、辩论、知识构建等方式进行观念的高度内化;并在过程中进行生态文明观树立的有效评价。

1.采用大单元教学以渗透观念

课程以“知识点+价值观”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为核心,以土壤和植被等核心知识的“大整合”“大迁移”为明线,以生态文明观的树立为暗线,进行统筹设计。

“土壤和植被”作为学生探究“看海”问题的一条主线,贯穿整节课程,帮助学生深度探究其在“看海”问题的成因和治理过程中的角色担当,理解生态文明追求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与平衡的五大目标。同时肯定生态文明建设中人地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人类思想的共识。

教学由三部分构成即第一课时的先导课、学生课后实践探究、第二课时正式课三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2.采用项目化实践以树立观念

项目化实践是强调学生主动性与帮助学生进行问题研究、构建思想的好途径。也是“知识立意”教育转变为“素质发展”学习的好方法。但在实施过程中,为促进深度探究,提高思想的内化程度,笔者设计实践报告模板(图2)和第一课时的先导课以指导学生的实践与学习,同时也可将实践报告列入“学生档案袋”中,作為评价方式之一。

学生最终提交的实践报告,呈现出研究主题多元化、研究方法多样化、研究成果多角度等特点,既能体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用心,也能看出实践研究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同时反映生态文明观的初步树立。

3.采用翻转课堂实施教学以传递观念

第二课时正式课的设计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进行,用学生的课题汇报代替了教师的微课、微视频。真实的研究成果呈现往往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生态文明观传递的有效性提供了保障。笔者在学生诸多课题中,选择了“以李惠利中学为例谈谈海绵校园的建设”和“海绵城市如何吸水并循环利用(以宁波为例)”两个课题。

前者是以李惠利中学在2016年改造时按照“海绵校园”的标准建设的事实,开展以“李惠利中学”为研究对象的海绵校园探究。要求采用实地调查法、访谈法和网络资料查找法,对校园内的各个角落进行了调研,并总结出八个海绵校园建设的典型案例(图3)。十分钟的讲述,让学生明白了学校雨水去向的全路径,同时将生态文明观的“辩证认识”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的思维已经进入到生态文明要考虑资源的循环、再生与利用,而不是单纯解决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最后,学生还提出了李惠利中学海绵校园的改造建议,由此可见学生对环境保护具有更高的愿景,并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将生态文明建设视为己任,具备一定的公民担当意识。

海绵城市如何进行吸水并循环利用(以宁波为例)案例(图4),学生通过资料查找了解海绵城市的内涵,并仔细研究海绵城市示意图,网络搜索得知海绵城市建设的方法有:建设湿地公园、树木、湖泊、污水处理厂等。再通过网络检索关键字,找寻合适地点(江北姚江公园、姚江大闸、南环高架、校门口生态树池等)进行实地调研,撰写报告。在南环高架和生态树池部分的讲述中,学生以提问的方式,与同伴一起对高架路的排水方式、材料,生态树池的设计原理进行了探讨,其中体现了生态文明要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尽管城镇化的建设会使得城市洪涝灾害加剧,但美丽中国的建设并不能为了青山绿水而停下发展的脚步,而是要谋求人类发展与环境和谐共生,由此才有了道路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地面有效排水功能的方案。

4.采用多种途径评价以内化观念

(1)通过“政策”研读提升思想认识

教师通过展示2012年我国正式提出“海绵城市”概念以来,所颁布的海绵城市政策及《宁波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8—2030)》,从而展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党的支持与指导,其建设确保在法律的框架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1]并且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地跟党走,才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正确路径。

(2)通过“辩论”碰撞思想

通过设计“研究报告打分单”(图5),诱发学生思考,展开有效辩论。活动由倾听报告的学生发出针对报告的质问,由汇报小组的成员进行答辩,双方形成两大阵营,进行激烈“辩论”。“辩论”不重结果,而重过程中的思辨。鼓励人人参与,即时提问、探讨问题,潜移默化中不断进行生态文明思想矫正,最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通过“展示”评价思想

生态文明融合中的思想评价,可以通过多途径的方式输出结果来体现。包括撰写研究报告、汇报研究报告、质疑和探讨汇报课题及课程最后的知识建构(请通过绘图的方式,说明植被和土壤在海绵城市中的作用)等。这些既是生态文明观念外化的有效途径,也能追踪学生在全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存入“学生档案袋”,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

三、在“问题研究”中融入生态文明观的思考

1.融入生态文明观是“党的领导”进入地理课堂的必要尝试

2019年9月,国家教材委员会发布《“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对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党的领导”相关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课堂教材,加强对中小学进行党的全面领导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生态文明观体现在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上,通过“问题研究”渗透生态文明观的尝试具有必要性、迫切性和重要性。

2.融入生态文明观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

基于“问题研究”教学融入生态文明观,可以有效落实在课程统筹设计过程中培养人地协调观;基于课题研究中的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以及课堂中问题思辨交流等有利于综合思维培养;基于各自选题中对研究对象(如宁波李惠利中学、老旧小区等)进行探讨、基于问题研究中各种地理方法的运用能促进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真正落实。

3. 融入生态文明观是高中生进行创新学习的有效尝试

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从偏重理论研究转向加强实践探索,从传授型的知识获取转向有意义的创造性学习。融入生态文明观的“问題研究”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基于知识认知和观念认知发展的深入学习与深入探索。它不以知识点的落实和观念统一为目标,而是关注学生在体验中的变化,强调内化后学生的行为方式,如学生能否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观念,能否提出自己的质疑与意见等。

4. 融入生态文明观是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途径

基于“问题研究”融入生态文明教学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能否有效组织和管理实践活动与掌控课堂;是否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应对学生的深度质疑;是否具备整合教材和核心理念的能力等。这些都促使教师树立更高的职业追求,促进更长远的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文娟,刘春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21(28):87-89.

猜你喜欢

海绵问题研究观念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竖琴海绵
钓鱼的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