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良好品格培养的实践探索

2022-06-09黄宛辉

英语教师 2022年7期
关键词:品格语言教师

黄宛辉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使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提高人文素养(教育部 201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一步明确了英语学科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确立了英语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性质,更加凸显了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教育部 2020)。

品格指人的品质、性格。“品格是可以塑造的,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品格。”(鲁子问、陈则航 2020)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显性或隐性地包含丰富的品格教育内容,如均衡膳食、资源循环利用、创新精神、坚韧的意志等。近年来,教师结合小学英语教材的内容设置、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深度解读教材的主题、文本、插图等资源,挖掘、整合、增加教材中的品格培养元素,积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下面结合真实教学案例,阐述在帮助学生懂得均衡膳食、养成循环利用资源的习惯、孕育发明创造的种子、厚植坚韧不拔的意志等方面进行的实践探索。

一、懂得均衡膳食

要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懂得均衡膳食,拥有健康体魄是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之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多这方面的素材,是进行品格培养的良好载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对学生进行均衡膳食的教育,促使其改正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养成健康体魄。

以闽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上)Unit 3 Food and health Part B为例,课文内容为Ms.Gao就杨明(Yang Ming)喜欢哪一份菜单、原因、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围绕Menu A与其展开的对话。教师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并再构了情境,将语言知识的教学和均衡膳食理念的培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对话插图见图1:

图1

首先,教师开展脑筋急转弯活动,巧妙地将食物名称、课题、话题等信息在游戏活动的语境中呈现,直截了当地导入话题,明确任务:“Take part 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most healthy menu.”其次,教师用课件展示教材插图,要求学生观察图片并运用“What’s in Menu A/Menu B?”“There is...in Menu A/Menu B”等句式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在引导学生理解对话文本的过程中,教师采用了观看课文视频、思考并完成表格(见表1)的形式。

表1

在教学完对话文本后,教师提问:“Yang Ming likes Menu A.Why?What does he usually have?Please listen to their dialogue and underline what Ms.Gao asks?”教师再构Ms.Gao与杨明继续对话的音频,将教学自然过渡到了教材第二部分Ask and answer中功能句“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lunch/breakfast/dinner?I usually have...”的学习。

在语言运用拓展阶段,教师设计了两个活动。在活动一中,教师截取插图局部并组合成Ms.Gao指着Menu B与李萍(Li Ping)对话的画面(见图2),让学生想象、推断Ms.Gao和李萍之间的对话,并提供了语言支架(见图2):

图2

其次,教师让学生评价:“Is Menu B healthy?Why?”学生各执一词,无法形成统一意见。教师适时播放短视频The Food Pyramid,直观、生动地介绍了人体所需最佳饮食结构和比例。学生再次思考后得出一致结论:Menu B isn’t healthy.Because there isn’t any dairy.

在活动二中,教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Ask and answer部分的插图(见图3),要求他们根据The Food Pyramid的理论,每组选择两天学校食堂午餐菜单,讨论、评价其营养是否均衡并给出改进建议(见图3)。

图3

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先列出自己日常的饮食,并进行自我反思、评价,然后互相询问并记录同学的日常饮食习惯,分析同学的饮食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提出建议菜单,参加班级的“最佳菜单”评选。

整堂课教师围绕“食物与健康”主题再构情境,将看似不相关的教学内容整合进同一主题;挖掘教材图片中的信息并加以整合利用,补充完善、健康的膳食结构理论,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开展语言操练和运用,引导他们通过“识别—理解—评价—反思”等高阶思维活动直观深入懂得均衡膳食理论,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

二、养成循环使用资源的习惯

养成循环使用资源习惯,践行低碳环保生活方式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和时代的需要,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小学英语教材中有许多这方面的内容。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养成循环使用资源的好习惯。

以上海牛津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Unit 9 Reusing Things Look and Read部分The journey of a plastic bottle为例,课文以a plastic bottle的口吻自述了自己如何从超市里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子变身为一件T恤的过程。教师通过开展“阅读圈”活动进行教学。首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以6人为单位组成的“阅读圈”,确定了圈中的6个角色及其任务:Discussion Leader、Passage Person、Word Master、Summarizer、Connector、Culture Collector;为引导学生对资源循环使用理念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精心设计了Connector和Culture Collector的具体任务(见图4—5)。各“阅读圈”的成员自主选择角色并根据角色任务单提前有目的地自主阅读。

图4

图5

课堂上首先进行课前热身活动导入话题:“Today we’re going to tell a story about a plastic bottle.”其次,进行第一次全班交流分享:Discussion Leader提出针对文本的问题后,Passage Person予以回答,Word Master适时解答生词,Summerizer根据教师板书的关键词对整个故事进行总结概括。这个过程为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表面信息,把握故事脉络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也为再次阅读思考、深入理解故事内涵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静默阅读后的全班分享由Connector和Culture Collector唱主角,师生对话如下:

T: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reusing?Connectors?

Ss:I think it’s amazing!/It’s great!/It’s unusual!/It can save resource./It can make our earth more clean...

T:What do you do in reusing things?

Ss:I sometimes reuse the paper,I fold them into a plate./I sometimes reuse the box,I make it as my pencil case./I classify the rubbish...

在教师的启发和语言支架的帮助下,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表达更流畅。教师继续将学生的认识与思考向更深层推进:

T:You do a very good job in reusing things!But do you know what do other people in the world do in reusing things?Culture collectors?

Ss:Japanese people do very well in classifying the rubbish./People in Germany do very well in reusing the things...

教师适时播放了自制微视频,呈现了美国“再生银行”、巴西“拾荒者合作社”、德国“双元回收”等在整合有限的资源,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分拣、转运、加工利用、集中处理为一体的产业化格局的生动画面,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资源能够永远利用,保持良好生态,正成为全球潮流。同时从中看到我国在再生资源利用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加坚定了从身边的垃圾分类做起,充分利用废旧物品,做“环保小达人”的决心。在最后的Share a new story about reusing things环节,学生纷纷结合生活实际讲述了废物再利用的故事,将课堂推向了高潮。

本堂课的教学通过开展“阅读圈”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精心设计的角色任务清单使每个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能从不同角度与文本进行深度互动。学生课前自主阅读思考、收集资料;课上运用提问、概括、联系实际、分析、评价、反思等方法进行展示分享,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同时,生动、深入地促进他们从小养成循环使用资源的良好习惯。

三、孕育发明创造的种子

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是英语课程的基本任务之一。教师应基于模块视角整合各单元教学内容,带领学生沟通历史与现实,对比国际与国内,设计贴近生活,方便他们感知、习得知识的教学活动,孕育发明创造的种子,为使其成长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以外研版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四年级(上)Module 4为例,本模块包含两个单元,其中Unit 1的课文介绍了我国古代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Unit 2分别介绍了一个英国人和一个美国人发明新款自行车和汽车,主要学习内容为方位介词。教师对这两个单元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删减、补充,教学过程围绕两条主线进行设计:一条为“Chinese people invented many things.”;另一条为“Invention is innovation.”。

围绕第一条主线的教学过程如下: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就“What are they made from?”展开“头脑风暴”,猜出“They are all made from paper!”;通过问题“Who invented paper?”导入Unit 1课文的学习。教师在播放课文视频前提问:“What important things did Chinese people invent?”让学生观看并获得答案:“Chinese people invented paper and printings.”

其次,教师通过微视频展示何为printings,并组织学生讨论:“What do people print?What do people do with paper?”引导学生回答:“We print...We_________with paper.”以感受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再次,教师追问:“What other things did Chinese people invent?Who invented them?”学生的回答如数家珍,在增加文化知识的同时巩固了本课重点语言知识。此时,教师巧妙地把话锋一转:“They were all Chinese people.Their names should be remembered!And these days,some people’s names should be remembered,too.Why?”(播放习近平总书记为屠呦呦、袁隆平、孙家栋、黄旭华等科学家授予“共和国勋章”的短片。)追问:“Why were they rewarded with the national medal?”整个活动过程既促使学生迁移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又使其加深了对“Chinese people invented many important things.”的感知,自豪地赞叹“Chinese people are very clever!”

最后,教师利用Unit 1最后两幅图片中山姆(Sam)的话“I printed our class newspaper yesterday.Look!It’s between the chairs!”为衔接点,删减了Unit 2教学文本中有关方位介词的内容,补充了汽车、自行车原始发明的相关信息制作成的Our Class Newspaper(见图6),并以此为载体将教学进程巧妙地过渡到了第二条教学主线上。

图6

首先,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班报并完成填空:_________people invented bicycles/cars._______people invented this bicycle/these cars.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对两部自行车与汽车图片和黑体字部分文字的异同进行比较思考,启发他们初步理解“Invention is innovation.”的内涵。再次,教师利用教学过程形成的板书(见图7),将教学跳转到Unit 1 Practice部分,引导学生在板书内容的提示下进行本课重点句式“Chinese people invented________.Chinese people didn’t invent________”的操练。小组限时比赛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加深了他们对所学语言知识的印象。最后,让学生观看现代各项科技发明的视频,使其感受科技发明给世界带来的美好,再次点题“Invention is innovation.”,并在教师的提示词和语言支架的帮助下进行“The Great invention I know”的分享。

图7

整个教学围绕明确的主题,通过整合模块内两个单元的知识链,在训练语言的同时着重引导学生对发明和创新有正面的认识,使他们既为我国古代灿烂的文明而自豪,又为现代的发展而振奋;既立足中华优秀的历史文化,又面向世界吸收精华,潜移默化地培育了勇于发明与创新的精神。

四、厚植坚韧不拔的意志

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困难,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良好品格,也是具有正确人生观的重要体现。教师应依托教学内容,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境,使他们产生真实的体验,并激起他们自我的真实活动,将坚韧不拔的意志厚植进思想,并践行于学习生活中。

以外研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Module 7 Unit 1 She couldn’t see or hear为例,文本为一个文学片段,介绍了海伦·凯勒(Helen Keller)从一个看不见、听不见、不会说话的小女孩儿成长为一位伟大的作家、演讲家、社会活动家的故事。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海伦·凯勒勤奋、坚毅的感人故事,树立崇尚自强不息优秀品质的意识,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教师在课前布置了预习课文、借阅Three days to see的简易版、上网查阅有关海伦·凯勒的图片或文字信息等任务,引导学生对作者、作品进行探究,接受文字和图片的感染,让他们真实的情绪卷入、真实的情绪共鸣成为正确价值观教育的基础。课中,教师以问题为引领,让学生通过阅读与思考得出文本内容的框架,为后续介绍其他自强不息的人物故事奠定基础。教师提问:“Helen was blind and deaf.But she became a famous writer.Why?”有的学生回答:“Because she had a good teacher.”有的学生回答:“Because she was very clever.”教师追问:“What made Helen Keller became a famous writer?”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思考、表达,师生共同梳理得出“Strong faith,persistence and hard working make success!”,从而使学生受到海伦·凯勒意志力的感染。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Reader’s Theatre的表现形式,一个学生扮演海伦·凯勒,其他学生朗读课文。学生借助动作的表演和语言的表达,更加深刻地体会了一个九岁的女孩儿要有怎样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才能克服看不见、听不见、不会说话的困难而成为一位伟大的作家。当学生集体读出海伦·凯勒的名言“Face to the sunlight,you will never see the shadow!”时,他们的心理感受是深刻的。教师播放张海迪、史铁生、霍金、克里斯蒂布朗等人身残志坚的故事,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完成“The________people I know”的填空任务(见图 8)。

图8

生动的画面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开放的题目启发了他们更多的思考。当教师要求学生回答“What about you?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m?”时,其回答是深刻的,且内心受到了真实的触动。最后,以The Readers为语境,以“Who do you want to read?Why do you want to read the story for them?”为引子,让学生把故事朗读给身边具有相同优秀品质的同学、朋友听,再次触动他们的内心,强化对其坚韧意志的培养。

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反思、提炼关键信息自主归纳、提炼故事主人公的优秀品质——信念坚定、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既加深了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又促使他们以榜样为引领,感悟内涵,汲取力量,在润物无声中获得精神的滋养。

结束语

“英语教学应将语言教学与育人紧密结合,把教育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凸显‘育人’这一要素,彰显语言学习对人的教育作用。”(鲁子问、陈则航 2020)小学英语课堂既是传授语言知识的场所,又是进行良好品格培育的阵地。教师应带着这一重任,让学生在英语语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精神的教育和智慧的启迪,帮助他们成长为拥有健康体魄、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坚韧意志的优秀公民,让品格教育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发挥更大作用。

猜你喜欢

品格语言教师
最美教师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语言是刀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