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思考

2022-06-09高彦静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2年6期
关键词:标志服务中心专利

高彦静

(1.北京化工大学图书馆 北京 100029)

(2.北京化工大学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北京 100029)

1 引言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1]。但是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建立美丽乡村的新起点。如何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的基础上加快实现乡村振兴,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这是新形势下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力量亟待破解的一项重大课题。

中共中央2018年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关于农村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农村实现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实现农村农业振兴离不开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可以为乡村振兴输出强劲动力。乡村振兴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相伴实施,会给乡村农业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变化,给农民带来富裕生活。与城市人口相比,我国广大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渠道有限[2],因此,需要培养农民创新理念,增加农村技术人员知识面,用科技推动高质量乡村振兴。高校是教学基地和科学研究的主要阵地,科技创新的主体之一,理应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倡导下成立的,相关工作刚刚开展,在乡村扶贫和乡村建设方面的研究很少,因此各中心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思路。

2 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优势

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教育部办公厅,先后成立了两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3],目前正在组织成立第三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目的是发挥高校的人才和资源优势,促进学校和地方企业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2.1 定点扶贫对口联系的乡村

根据中央扶贫工作统一部署,高校普遍有定点扶贫对口联系的扶贫地区。各高校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扶贫地区实际,从经济和智力两方面积极推进扶贫工作,厚植发展根基,激活内生动力,帮助当地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中国农业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将扶贫纳入学校整体计划或工作重点,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通过与定点扶贫地区签署合作协议及向当地派驻专家团队、挂职干部、驻村书记等[4]举措进行对口支援。如2012年北京化工大学与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结成定点扶贫结对关系。十年来,北京化工大学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实现对当地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尤其是利用厌氧发酵技术,将秸秆与禽畜的粪便转化为可再生清洁能源——沼气,同时将沼渣加工成价值很高的有机肥料。这既解决了居民的难题,又充分利用了资源[5];全旗累计减贫14 058户、39 913人,贫困发生率由9.75%降至0.17%,科尔沁左翼中旗已退出贫困旗县序列[6]。

2.2 具有“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三高”是指学历高、职称高、专业度高。绝大多数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是联合科研处、文法学院、图书馆的人力资源,挂靠在图书馆,依托图书馆科技查新和学科服务的人员开展工作,是图书馆学历最高、职称最高、专业度最高的部门。如北京化工大学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有工作人员1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3人,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学历占比62.5%;北京科技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共2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7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占比86.4%[7]。同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人员担负学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工作,具有线上线下授课的经验。“三高”素质的队伍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振兴乡村建设提供了人力保障。

2.3 丰富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经验

从2020年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工作总结来看,中心围绕知识产权信息分析、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专利查新等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工作。石河子大学开展企业商标、地理标志帮扶活动;南京农业大学为农业公司提供草莓种植等相关技术专利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面向全校开展专利代理业务,进行了专利代理全流程规范化管理,包括专利代理的前期宣传沟通、业务接待、缴费、专利撰写、后期答复、官费缴纳等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标志着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人员具有较强的情报检索、分析能力,这为开展知识产权服务振兴乡村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

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挥智囊团作用,围绕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转化等方面,扎实开展调查、论证、研究、推广、培训等工作,已经在为当地政府脱贫攻坚提供咨询服务、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8]。

3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知识产权要素

3.1 地理标志农产品是乡村振兴的突破口

农产品的地理标志是现代农业经济中的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的有效路径[9]。农产品地理标志能够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农民收益,是区域内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打造好地理标志公共品牌,能够提高区域知名度,增强农民对家乡产品的自信,进而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使之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我国地大物博,农牧业历史悠久,全国自然地理风貌各异,地理标志资源十分丰富,应重视挖掘和保护更多的地理标志产品,打造地理标志公共品牌。2012年底,我国地理标志产品为2 939种[10],到2018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予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2 319个,农业部授予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有2 523个[11],2019—2021年8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新增地理标志产品为40件[12]。夏龙等人在研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增效中发现,每1种地理标志农产品可以为农民收入增加0.1%,地理标志农产品对实际农民收入的总增长贡献为8.12%,平均每年贡献为2.03%[10]。

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处于偏远山区,但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资源,在农产品地理标志市场竞争中享有资源优势。培育和发展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助力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7]。增强乡村地理标志产品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积极培育申报、保护地域产品,可以扩大特色产品的国际、国内知名度,让当地的地理标志产品成为乡村增收的“增长点”。

3.2 失效专利是赋能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的根本驱动力,对于刚刚脱贫的乡村来说,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驱动力和牵引力,对加快产业融合、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兴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3]。乡村振兴需要涉农科技成果的支持,然而目前在乡村产业对接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的投入,很多企业不愿意在偏远山区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使得科技力量对乡村农业发展的有效性不足。因此需要寻求低成本或零成本的科技力量融入乡村农业发展过程中。专利技术实施是科技兴农的最有效手段,失效专利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信息资源,更是座无价的“金山”。人们认为失效专利没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对失效专利的关注度不高,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失效专利是指未予授权,或已获得授权但又被宣告无效或失去专利权、不再受专利法律保护的专利[14]。专利失效的原因有多种,期限届满、权利人自动放弃、未缴纳年费、撤回及视为撤回申请等都会导致专利失效。失效专利只是失去了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并非丧失了价值,同时失效专利并不是都可以无偿使用的,能否直接进行实施,需要分析其失效原因,考察其应用价值以及使用风险(见表1)。

表1 专利失效原因与使用风险

通过价值评估及专利挖掘分析后,可以将具有高应用价值、使用风险小的失效专利转化为指导农村农业技术,提供无偿的科技源泉,节约农业技术资本,实现知识兴农。

3.3 科技信息素养提升是乡村振兴的智慧源泉

国家一直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以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等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15]。乡村振兴归根结底取决于科技创新人才。农民的信息素质是指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检索、分析、接受、消费信息和生产信息的能力,包括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16]。受客观国情的限制,乡村地区的年轻劳动力流动到城市,剩余劳动力大多数为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这部分群体对于科技信息和知识产权的认识基本为零。农村信息资源匮乏,获取信息的途径比较单一,科技信息的意识淡薄,能力不足。因此,建立农民科技信息素养提升体系,及时播种知识产权的“种子”,提高农民科技信息获取能力,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4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思考

4.1 科技服务兴农

地理标志产品申报的过程复杂,需要申报人撰写产品典型特征特性,同时进行举证和验证。如《地理标志产品陈述报告》和《产品质量技术要求》。地理标志产品申报材料的规范撰写,包括产地范围、专用标志使用、质量技术要求等;在举证过程中必要时需要查阅县志、农业志、产品志、年鉴等历史文献证明地理标志产品的客观存在及声誉情况。通常乡村所在政府缺少专门负责人,需要寻求代理机构有偿申请,并且费用较高,对于刚刚脱贫的当地政府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人员具有较高的文献撰写和检索能力,可以高效地完成上述工作。因此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可以与定点扶贫对口的乡村联系,走进乡村,了解当地的农特产,对标分析现有地理标志产品的特性,辅佐当地政府选取符合地理标志的产品,协助当地政府完成地理标志产品的申报,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实现农业经济提高。在知识产权方面有效助力当地农业发展,同时巩固高校扶贫的成果。

4.2 技术支撑兴农

我国农林类211高校有8所,此外还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院等院所。这些科研实体的学科分布在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林经济管理等领域,其科研更贴近农村农业技术。因此可根据乡村的自然资源、气候特征以及乡村实际需求,分析现有国内主要农业领域科研院校失效专利的技术强度,在农产品种植、家禽养殖、农机农艺结合等方向发挥专利信息的优势,助推专利技术强农。①重点分析国外因错过优先申请日期的农业技术领域的失效专利,这部分专利已在其他国家获得授权,其整体技术水平较高,可以充分利用专利地域性的特征,发挥国外专利技术的优势,无偿应用到乡村农业发展中。②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分析农林院校的高强度失效专利,分析失效专利的失效原因,筛选出无使用风险的专利技术,推广到当地农业部门,提供免费的农业技术改进指导,实现农业生产力的高效提升,促进当地乡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3 智力支持兴农

在乡村建立“科技信息小屋”,通过科普微视频等新媒体形式,加大农业技术与知识产权的宣传,提升乡民的知识产权素养,搭建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的成长平台。①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人员具有线上线下授课的经验,可以利用学校现有教务系统的远程教育平台和中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把知识产权和信息素质教育普及到农村中小学课堂,打造系列课程。②通过与数据资源商签订助农协议,允许农民下载特定的资源,方便农民了解农业科技前沿,为农民开设信息检索讲座,拓展农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全面提升农民信息素养能力。③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定期通过视频平台与农民、学生在线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及时帮助解决。

5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央关于农村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机遇。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是在我国全面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成立的,肩负着国家知识产权信息素养的责任,肩负着服务于高校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高校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应当积极参与到这个历史进程中,以确保知识产权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强大、持续的力量。坚持把对乡村建设的支持由原来的经济扶贫向知识兴农转化。从国家的重大需求出发,在充分了解乡村当地风土人情和过去扶贫工作成绩的基础上,不断挖掘乡村振兴的科技要素,总结科技兴农的经验,构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赋能乡村振兴的体系,实现科技助农、兴农,为高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标志服务中心专利
专利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股东大会知多少
认标志
专利文摘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上海看见爱志愿者服务中心
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