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监理工作
2022-06-09王建明北京诺士诚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北京100102
王建明(北京诺士诚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 100102)
0 引 言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俗称“爬架”,是指搭设一定高度并附着于工程结构上,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和装置,可随工程结构逐层爬升或下降,具有防倾覆、防坠落装置的外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主要由架体结构、附着支座、防倾装置、防坠落装置、升降机构及控制装置等构成,根据搭设材料分为普通爬架、半钢爬架和全钢爬架。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其在施工中的安全使用也成为现场监理人员必须关注的重点之一。
1 监理的实施依据
随着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普遍使用,其引发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为了保证安全使用,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不断完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安拆及使用中的监管制度和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明确管理中的责任分工,不断强化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安全监督检查。作为施工现场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使用的重要管理方之一,监理工程师只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严格实施监管,才能减少乃至消除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1)法律法规依据。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等文件的规定,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导致人员群死群伤,引发严重安全事故,必须严格管控,加强管理。
(2)行业技术规范、标准依据。JGJ 202—2010《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 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设计、安装、使用、检查验收等方面进行了规定,监理工程师应按照规定进行检查验收。
2 施工技术要求
2.1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升降原理
卢沟桥南里4号、5号和6号地棚改安置房及公共配套设施项目1503-637、1503-645地块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所使用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仅作为防护使用,不作为全钢大钢模支撑平台使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爬升至顶层时进行高空拆除,外立面装饰装修阶段不使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现场10栋主楼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安装、提升及拆除是现场安全监理工程师的管控重点之一。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以附墙导向座为附着支承装置,安装于结构剪力墙或能承受荷载的梁上,架体利用动轨通过附墙导向座攀附于建筑结构上,电动导链葫芦安装在架体主框架的提升横梁上,提升钢丝绳穿过底座上的导向轮后一端挂在电动导链葫芦挂钩上,一端挂在附墙导向座上,利用电动导链葫芦的动力,使架体依靠动轨沿附墙导向座上下相对运动,从而实现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升降运动(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升降原理示意图
图2 整体结构图
2.2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安装与拆除
2.2.1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安装
安装流程为:安装搭设平台→铺设脚手板→安装下节导轨、竖向立杆、辅助立杆→安装第二道脚手板→安装第一道安全立网→安装第一道附墙件并卸荷→安装中节导轨、竖向立杆、辅助竖向立杆→连续组拼架体直到安装完2层各组架为止→连续组拼架体直到安装完3层各组架为止→连续组拼架体直到安装完4层各组架为止→铺设电源线→安装提升设备。
安装注意事项为:第一,附墙导向座和垫板贴实墙体后,方可拧紧对拉螺栓螺母,对拉螺栓禁止漏装、虚装;第二,提升钢丝绳必须穿过底座防脱吊环,架体提升前检查提升钢丝绳是否伸入到底座导轮槽中;第三,绳卡的安装数量及安装方向必须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2.2.2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拆除
普通钢管脚手架拆除步骤为:拆除脚手板→拆除安全立网→拆除踢脚板→拆除防护栏杆→拆除小横杆→拆除大横杆→拆除外立杆→拆除里立杆。
桁架拆除步骤为:拆除脚手板→拆除安全网→拆除踢脚板→拆除兜底安全网→拆除内、外斜腹杆→拆除上弦水平槽钢→拆除下弦水平槽钢→拆除中间桁架→拆除提升机构。
开始拆除附墙装置前,应先将下一步架体与结构进行加固,然后再拆除相应部分架体及附墙装置。当拆除到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至最后一步(只有两道附墙装置、一根导轨及一道卸荷)时,应停止对爬升机构即附墙装置的拆除。用塔吊将预拆除架体吊好(要求塔吊钢丝绳与预拆除架体平行),塔吊钢丝绳预拉紧后,将架体按照机位点断开,将最后一个导轨用铅丝与架体捆扎牢固,用安全绳水平拉住架体后,拆除架体与建筑物的各种拉结。慢慢放松水平拉接安全绳,使架体不发生晃动,指挥塔吊将架体放到地面指定地方拆除,所有构件拆除前应绑扎防坠绳,严禁上下同时拆除。在拆除架体与结构之间的拉结时,架体上严禁站人且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架体上进行拆除。
为了进行更加科学的监管,监理工程师除了要了解和掌握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安拆流程外,对一些主要技术参数如架体宽度、架体高度、离墙距离、立杆的间距、附着的间距以及电动葫芦的提升速率等也必须掌握,还必须注意特殊部位的处理,比如塔吊附臂位置的处理、物料平台位置的处理等,以及考虑安拆时的天气影响等等。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安拆及使用过程中,一旦控制措施不到位或者失效,就会导致现场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或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如何把控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这一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监理的核心管理是什么等问题,是有必要进行探讨的。
3 监理的工作重点
3.1 从“编审”深化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由专业分包单位进行施工。监理工程师首先应对分包单位的资质报审做好相关的审查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现场专职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有无执业资格,有无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分包单位与施工单位是否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3.1.1 方案的审查
(1)专项施工方案内容的审查。监理工程师应当根据《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的要求,对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进行审查。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内容应当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验收要求、应急处置措施、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等。
(2)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批论证。危大工程实行分包的,专项施工方案可以由相关专业分包单位编制;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危大工程实行分包并由分包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共同审核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并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加盖执业印章后方可实施。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专家论证前,专项施工方案应通过施工单位的审核和总监理工程师的审查;专家论证后,应形成论证报告。
(3)专项施工方案中监理应当把握的细节。监理工程师应当充分认识本工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的重点及难点,对照施工方案中采取的安全措施,对现场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实体进行严格监管。监理工程师必须对专项施工方案中的安全保证措施进行认真审查,并签署相关意见形成文字记录;对专项施工方案中的架体平面、立面、预埋件的设计进行认真审查。其中,平面设计可以反映出架体的整体布局、预埋点平面位置以及内排立杆离墙距离等参数,也可以在平面设计中明确不同结构施工流水段所包含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提升机机位个数。从立面设计中可以直观地看到,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不同附着机位处节点的不同形式,对于预埋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预埋件制作及安装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后期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安装施工。因此,监理要在后期的巡视检查及验收过程中,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对专项方案中特殊部位的处理进行认真审查。审查专项施工方案中有无考虑塔吊附臂位置的处理、物料平台位置的处理、施工电梯位置的处理、架体转角部位及架体断片位置的处理等。必须注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预案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有效组织抢救和救援,控制和防止突发事件的蔓延,是突发事件发生后最后一道挽救财产生命安全的保障红线。监理工程师必须对施工单位编制的相关应急预案进行严格审查。审查施工单位的应急管理体系是否完整,包括:施工单位的应急管理机构及各部门职责分工是否明确;应急方案中有无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造成的特定危害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有无确定定期组织演练的时间;确认应急救援路线是否合理。施工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必须做到符合现场环境且切实可行。
3.1.2 细则的编制
监理工程师必须结合专项施工方案编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监理实施细则。需要注意的是,监理实施细则中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应做到翔实、周密且具可操作性。
3.2 用验收把关
3.2.1 现场材料、设备的进场验收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完成后,监理单位应督促专业分包单位委托国家相关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全部机位进行技术资料文件审查、整机检验、安全装置检查,形成检验报告,然后及时办理相关的备案手续。此外,监理工程师还必须要求厂家提供提升机构、电控系统、主框架系统的出厂合格证、防坠机构的出厂合格证以及电动葫芦的检验证书。
3.2.2 做好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验收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完毕后,使用前应按照DB 11/383—2017《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中的文件要求,填写并留存《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验收表》(表AQ-C4-4),升降前应填写并留存《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提升、下降作业前验收表》(表AQ-C4-5)。每次提升作业前,监理人员必须巡视检查架体应撤去的施工荷载是否已经撤离完毕,所有障碍物是否已经解除,确保无任何约束阻碍外架的正常滑升;询问现场检查人员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升降装置是否运行正常,检查架体的防坠装置是否有效。最终确认现场相关作业人员作业已到位,无关人员已撤离架体,方可同意架体进行提升。架体提升完毕后,监理管理人员应对现场提升后的架体进行巡视检查,重点检查附墙支座处的螺栓螺母是否安装牢固,检查是否有该装的螺栓未进行安装,检查架体的卸荷支座安装是否到位,检查架体的翻板及翻网是否设置到位,检查完毕后方可对验收表进行签字确认。
3.3 重巡视检查
3.3.1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时的巡视检查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时,监理工程师首先应检查施工单位的方案、两级技术交底是否完成,以及现场特种作业人员是否具备相应资质;其次要检查现场的作业环境是否满足作业要求,检查内容包括现场照明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安装过程中有无交叉作业、现场安全通道是否畅通、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存在恶劣天气进行作业等;最后要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本身实体进行相关专业性的检查,检查内容可包括网片之间的螺栓安装有无松动、脚手板安装是否翻设到位、脚手板是否满铺、电气设备是否设置到位、有无线缆裸露、配电箱有无防雨措施、电动葫芦起重链有无扭链、挂钩的防脱装置是否损坏、各处螺栓连接的外露丝扣是否满足要求、防坠吊杆有无变形等等。
3.3.2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提升时的巡视检查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提升时,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架体有无向内外倾斜、扭转、局部下沉或特殊部位有无较大变形等现象,如有,应首先进行调整;检查脚手板是否均翻起、是否有支模架钢管探出露头、垃圾清理情况是否满足了施工要求、楼周边是否隔离、架体上是否堆放材料、通道是否畅通;检查导向座设置情况,包括位置是否符合方案要求、螺栓是否拧紧、外露丝扣是否满足要求、螺栓垫片大小是否合适、防坠设施是否有效、导轨是否使用支杆顶撑(禁止使用钢筋和穿墙螺栓等固定)、同步升降控制装置是否灵敏有效。其中,防坠落装置应设置在竖向主框架处并附着在建筑物上,每一升降点不得少于一个防坠落装置,防坠落装置在使用和升降过程中都必须起作用。
提升完成后,巡视检查所有螺栓是否齐全、是否拧紧,特别是穿墙螺栓和导轨接头连接螺栓;附墙导向座是否安装可靠,是否与墙面贴实;特制钢梁竖向承载安装是否有效。电动系统电动葫芦质量是否完好,链条是否开裂;是否漏电、有异常声音;电缆线是否绑扎、外皮是否漏电、是否通路、接头是否绝缘;电控箱是否固定放置,防雨、防雷、接零、漏电保护功能是否有效;防坠装置是否灵敏有效,导轮组有无耷头、开焊现象;安全网有无漏洞,有无明显大缝隙;断片处有无搭设防护栏杆及封闭安全网;脚手板及离墙防护是否到位,有无悬空脚手板;翻板是否连续封闭,是否严密有效。
3.3.3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拆除时的巡视检查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拆除时,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架体是否达到拆除条件(垃圾清理、导向座固定、螺栓固定、导轨支杆设置情况及电动葫芦挂设情满足拆除条件等),安全技术交底是否完成,拆除区域有无设置警戒区域并安排专人看管。需要注意的是,拆除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拆除作业流程施工,避免一次性拆除较多组架体而导致塔吊超载。
3.3.4 日常巡视检查
日常巡视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检查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内物料是否集中堆放,施工垃圾有无定期清理,支撑体系是否与架体连接,卸料平台设置的钢丝绳是否与架体相连导致架体受力,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周边的防护是否设置到位等。
监理工程师应在日常的巡视检查中,将危大工程的检查作为重点对象,并留存相关的巡检记录。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监理必须及时地签发工作联系单,要求施工单位积极落实整改,情节严重的,应与建设单位进行沟通,要求施工单位立即停工整改,确保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处于能够安全使用的状态。
3.4 督维修保养
施工现场湿度大,混凝土污染严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升降过程中由于各机位引起的次应力,提升时会产生摇晃与碰撞。施工中各种材料工具的撞击等对脚手架的自身连接刚度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若维修保养不良,将影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使用寿命,严重者会影响架体的正常使用,如不及时补强,可能会发生事故,因此必须加强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保养。在日常巡视检查中还应重点对电动葫芦的保养进行重点关注,督促厂家对电动葫芦的导链及时上油,并确保电动葫芦设置防护罩。监理工程师应审查施工方案中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维修保养措施,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制定了相关的维修保养制度,有无安排专人实施;在日常检查中应对施工单位的维修保养记录进行抽检,对维修保养记录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跟踪落实并形成记录。
4 结 语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当前的施工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安全性也是各参建单位管控的重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大量使用,也要求我们监理人员加强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地方性管理规定以及有关的行业技术、标准,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素质和安全监理意识。这样在现场管理中方能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法,做好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安全监理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从管理层面防止或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