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时代潮流中设计院如何重塑未来?

2022-06-09施设

中国勘察设计 2022年5期
关键词:设计院工程设计

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交流设计院未来的发展。“预见2022暨攀成德第五届建筑业年度论坛”的主题是“煎熬与前行”,一方面是煎熬,一方面还得要前行,大家的愿望都是未来能过得好一点。那么,怎么才能把日子过得更好一点?我过去当过设计院院长,那时候市场好、处于上升期,设计院普遍存在缺人手、少技术的问题,大家都觉得日子很难过;现在环境变了,市场接近于饱和,竞争加剧,虽然队伍强大了、能力提高了,但大家觉得日子又是另一种难过。2020年,我遇见设计院的院长们,问他们“日子过得怎么样?”大家信心十足——“今年过得很好,合同额大幅上涨!”2021年,我再问他们时,好像有点转变——“光有合同额,但是缺少现金流!”大家都觉得危机真的来了。

行业概况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每年都会对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在这里跟大家简单回顾一下2020年的行业概况:

从行业规模看,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行业内从业人员440万人,在“十三五”期间首次出现下滑,同比减少了5%。企业平均规模有所缩减,2020年平均规模为每家企业185人,同比减少了10人。行业内从业人员数量下降,企业规模也在下降,这是我们协会做行业发展报告有史以来第一次看到的现象。

从人员结构看,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214万人,同比减少了2.1%,但注册执业人员快速增长,注册执业人次64万人次,同比增长了19%。设计企业现在都面临着招人难的问题,从学校的学科排名可以预感到,选择这个行业的优秀人才会越来越少。同时,我们的企业也已经看到了危机,也在减员增效。更多的人考取注册证书,说明了资质改革的成效、注册制度的规范化,也说明这是设计人员之间竞争的需要。

从经营情况看,2020年全行业营业收入达到7.2万亿元,在疫情冲击下仍实现了13%的增长,我认为这是经济刺激和拉动的作用;实现利润总额2937亿元,同比增长8%,行业净利率3.5%,继续保持下降的趋势,总体利润率下降说明行业内的竞争仍然比较激烈。

从业务结构看,2020年,工程勘察营收达到1026亿元,增长了4%;工程设计营收达到5483亿元,增长了8%;工程总承包营收达到3.2万亿元,减少了2%。勘察和设计业务增长,总承包反而下降了,所以有人问“这个结果好像和政策的引导不相符,国家大力推动工程总承包,怎么工程总承包反而下降了?”我认为可能的原因是,总承包规模比较大的行业,业务量减少了,而新兴行业如建筑设计、市政设计,工程总承包业务量还没能跟上。

从科技活动看,2020年科技活动投入力度持续加大,行业科技活动费用支出1868亿元,同比增长23%,占总营收的2.6%,创近六年新高。科技投入占比2.6%,这对于轻资产企业来说应该不算高,但总体来说还是有所增长。

通过对行业的回顾,我认为勘察设计行业现在已经接近拐点,增量还会维持一段时间,不远的将来有可能会下降。另外,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设计企业不只是在做规模,而且是在走集约化之路,尤其在劳动生产率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企业对招人进人数量也都有很多的考量。

形势分析

国家现行的政策对未来的市场会有什么影响呢?

国家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的系列讲话、发表文章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对我们影响比较大的是发展理念的变化。

一是经济增长引擎的变化。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让更多人进入中等收入群体,未来普通消费会降低,中高端消费可能会增加。

二是构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拉长长板,补齐短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化发展。

三是完善城市化发展战略。统筹经济、生活、生态、安全需要,打造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能城市,建立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

四是绿色发展,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形成自然保护地体系,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关于“双碳”行动,我认为还需要时间,究竟怎么“中和”?采用什么技术措施?有些技术可能现在还不具备,所以不要急于定指标、不要急于跟风,但“减碳”确实是市场的方向。

五是健康中国建设。加快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我们看到医院项目、学校项目都在增加。

新冠肺炎疫情

目前的形势让大家感受最深的可能还是新冠肺炎疫情,这仍然是目前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在新的毒株出现之前,世卫组织判断到2022年底有望实现控制,但现在又有了新的不确定性,让我们“走出去”受到了影响,跨国、跨地区的供应链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RCEP协定

RCEP协定覆盖的人口和经济总量都很大,协定里的范围有资源、新技术研发、消费等,它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今后也可能会带动供应链重组、产业转移。RCEP协定有利于我们开发消费市场、原料供应市场,重构供应链,解决资源供应、产品销售、技术创新等问题,供应链和分工会不断变化。

未来的形势有喜有忧,最终进展情况会如何,在根本上取决于经济的复苏。对于经济复苏,国家要考虑未来的发展,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会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但是国与国之间在相互竞争,研判经济复苏的进度的确很难,我们要密切关注最新数据和政府的表态。

行业分析

投资方向和规模

投资方向主要是热点市场,我认为有以下5个方向:

一是“新基建”。我认为,“新基建”是机遇,但和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的市场规模也不是特别大,而且集中在少数几个行业。

二是城市更新。应当注意城市更新的机制,更新的效益在哪里?这也是相当大的一笔投资,要考虑投资收益如何计算?减灾防灾的更新,可以减少损失,而城市景观更新,能让人们获得愉悦感。城市更新的市场是挺大,但是能持续到什么程度,最后还得归结于城市的承受能力,主要投资还是来自于政府。目前的城市更新,需要补齐基础设施的短板,特别是针对城市之间、城市群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等问题。

三是生态环保。主要是节能减排、节能减碳的改造,中国现在发布的环保排放标准是世界上最高的,我认为这个标准会随着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而降低,一方面,这会保持我们的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我们的高污染产能也在减少,排放总量在降低。

四是产业链重构。现在,无论是贸易战还是新冠肺炎疫情,都将产业链的安全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考虑到产业链安全的问题,我们必须是双驱动。产业链重构一方面要考虑产能的转移,比如,随着关税的调整、环保标准的提高,一些重污染企业可能会被转移到海外去;另一方面要考虑补齐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现在已经有企业开始着手投资产业链了,希望我们的设计院能够跟上脚步,参与产业链重构的咨询和工程建设。

五是智能化改造。我国的技术短板还是在制造业新材料及新设备的研发上,如一些高尖端生产设施、高端产品存在短缺问题,我们的芯片有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材料的提纯技术达不到,而不仅仅是因为缺少光刻机。

从细分市场的投资来看,有以下4个方向:一是交通设计领域。市场还有一定空间,投资集中在智慧交通、绿色交通、交通安全体系建设。二是市政设计领域。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市政工程设计市场的容量将继续增加,都市圈、旧城更新、乡村振兴将是新业务发展的三大领域。三是建筑设计领域。按照国家城镇化发展规划,203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接近10亿,房屋总建筑面积需求尚有较大缺口,未来建筑设计市场存在较大市场空间。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四是工业设计领域。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进行环保升级和技术改造。

市场要求

市场对未来工程设计的要求也发生了诸多变化:首先,更注重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国家对废物利用、碳排放等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其次,要更关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运营效益。过去,企业在总量上投资了很多,现在随着竞争的激烈,都开始关注投资成本、运维成本和投资收益;最后,工程项目更加多样化、个性化。过去,我们做了很多批量化的投资、重复性的建设,未来我们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客户个性化的要求。

市场竞争

为什么这些年设计院的地位越来越低?

从同行企业竞争看,同类设计院的规模都差不多。同等规模能力趋同企业间的竞争是最激烈的。同类设计院的战略方向趋同。我调研过很多设计院,他们向我描述的企业未来发展思路几乎都一样,都是“专业齐全、区域全覆盖”,由此带来企业业务、竞争策略和能力的趋同,再加上供应量大,缺少核心能力,谁也不占绝对优势。按照竞争法则,行业内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在大小企业之间出现“两极”分化,大项目向大企业靠拢。

从与上游企业讨价还价能力看,投资方、开发商的规模和集中度都在提高,这让设计院在合作中不占优势。

从下游企业讨价还价能力看,与设备、材料供应商相比,它们的规模都比较大,技术含量也在提高,设计院在合作中的优势并不明显;与施工企业相比,设计院在竞争中更不占优势,施工企业的规模、体量比设计院大,业主一般难以算清施工的价格,跟施工企业的商务谈判不那么好谈,但设计收费是按比例的,业主在与设计院的商务谈判中更有主动权。设计院牵头做EPC工程总承包时,我问设计院“你们管得了施工企业吗?”他们都摇头,都是一肚子苦水。之前看到一个高校设计院也在做工程总承包项目,我问牵头设计院“你们管得了施工企业吗?”对方说,“你问对了!现在市长正打电话催工程进度,施工单位正找我要钱,给施工单位的钱不涨就没有施工进度,我们是夹在中间,真管不了!”因为施工总承包企业的实力强,中小设计院、中小项目的工程总承包更难做。

从潜在竞争对手看,工程总承包方面,施工企业集团纷纷进入;深化设计方面,施工企业做得越来越多,设计院需要提升方案设计的能力,但是把深化设计交出去是不应该的,虽然深化设计的费用不高,无论是从EPC工程总承包还是掌握设计的主动权来看,设计院都应该把深化设计做下去;方案设计、高端咨询方面,外资企业做得越来越多;全过程工程咨询方面,工程指挥部也在做全过程工程咨询,监理企业、代建企业和专业的设计优化企业,都在做全过程工程咨询,它们比设计院还更具优势;专业工程方面,专业供应商进入系统集成和EPC工程总承包领域,蚕食了相当大的设计、施工和总承包业务。

从替代品看,行业内有建筑产业化和BIM深化设计。

从这些竞争分析可以看出,设计院的地位低,是因为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在工程行业中,设计院的竞争力在降低,由此带来行业地位的降低。

小结

总的来说,大家不要太悲观。

第一,未来一段时间内,工程投资规模或将保持当前的高位水平,不会有大的变化。按照“六稳”“六保”的要求,基建投资将会保持稳定,向上突破或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不大。我们主要看两个指标:一个是广义货币M2,一个是CPI。现在CPI保持低位,我认为主要是购买力问题,这预示着消费拉动经济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作用;出口在疫情之下依然保持增长,这对我们是有利的;经济增长更多的要靠投资,投资受到的制约就是广义货币M2,广义货币M2在2021年12月是230多万亿元,而GDP是110多万亿元,这意味着每产生1块钱效益就印了2块钱,M2/GDP较高,则对CPI影响大。因此,中央政策是要保持稳定,不能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求我们经济要有6%þ7%的增长,又难以把通胀降下去,不能搞大水漫灌似的刺激,因为M2已经很高了。我们的CPI虽然不高,但是大宗物资的刚性需求增长速度很快,前段时间出现了煤荒,煤炭价格达到了1600元/吨,一年前也就400元/吨þ 500元/吨,价格增长了3倍,这在一定时间后就会转变为通胀,铜、铁、钢材、水泥等材料的价格也都会上涨,大家一定要注意宏观数据之间的关系。我判断,投资规模不会有大的波动,经济增长更多的要靠投资,要继续稳定基建投资,宜居、生态、安全、韧性等需求催生城乡更新投资,产业链升级和完善会引来产业新投资,区域和城市群发展会带来基础设施和生活新投资。建筑业的支撑作用和地位仍然不会改变。

第二,设计院的增长点在哪里?工程建设组织(合同)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增加工程项目服务内容及合同份额的机会。我们未来的增长点有两个:一是咨询,其内容不限于全过程工程咨询,全过程工程咨询只是咨询中的一小部分;二是工程总承包。

第三,市场准入资质将进一步缩减,中国工程设计市场已全面对外资企业开放,市场竞争将更加国际化。今后,我们的资质会与国际接轨,企业保障能力、企业业绩和财务能力将来或许会成为市场准入的主要评判标准。其中,企业保障能力是指企业的管理体系,这是一项标志性能力;企业业绩与人才是相关的;财务能力主要靠审计或会计事务所认证后出具的证明。我认为,与国际接轨是未来的方向。当然,目前的资质也基本反应了企业的能力和业绩,设计院不要埋怨拿不到资质,而是需要提高能力。

第四,高质量发展必然会推动市场机制的创新,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行业的竞争是否激烈,取决于退出成本。退出成本低,竞争就不会激烈;退出成本高,就会拼死竞争。所以,行业内一定要有优胜劣汰的机制,才能刺激进步,企业水平才能提升,我始终认为这一点是当前国家政策的重点内容。有好的市场机制,行业才能健康发展,市场竞争才能从低价中标向价值创造转变,竞争才能淘汰落后企业。

第五,很多企业都在做大规模,都在求增长,然而市场的投资规模并没有变,而且随着企业实力增强、信息技术深入应用、人员能力和效率提高以及新进入者的增多,行业产能还将进一步扩大,未来市场的竞争还会进一步加剧。2020年,投资达到了顶点,竞争加剧后,未来会迎来拐点。设计行业中,很多企业的规模都不是很大,100亿元、200亿元规模在行业内已经算大企业了,所以和上下游企业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而且,目前跨国的设计院、咨询机构都太少,我们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走出去”,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可能还会进一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加大,这将推动设计院打造核心能力、兼并重组、走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的道路,逐步提升行业集中度,提高行业价值和地位。

行业现在还没到洗牌的时候,随着竞争的加剧,行业才会迎来真正的洗牌。

行业自身价值的再思考

在这样的外部条件下,在时代潮流中,设计院在行业中的价值应该是怎样的?

第一,在工程投资决策阶段,尤其是建筑院,要考虑自身的业务定位、未来的价值在哪里?工业院在投资决策阶段做得相对好一点,但也参差不齐。设计院在投资决策阶段可以承担产业研究、市场机会研究、概念设计(运用技术方案)、工程选址、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经济社会影响评价等,帮助投资方科学决策。现在,都是甲方做好产品后再委托设计院来做工程设计,这样设计院就成了一个画图的角色。建筑院能不能参与政府项目的咨询?能不能参与私人项目的咨询?能不能帮房地产企业选项目?都需要企业认真思考。

第二,在工程建设阶段,我认为设计院要承担工程设计、关键设备和材料采购、工程项目管理或工程总承包,目前设计院在关键设备和材料采购方面介入比较少,但是在国际市场上,我们肯定是要自己做,因为关键设备和材料代表企业技术的先进程度;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方面,现在正在推行的是收管理费的项目管理、开口或闭口合同的工程总承包。另外,设计院要通过方案优化、精准设计、精细管理,实现工程建设的综合目标。这里面,“方案优化”排在第一位是很有道理的,我们最大的收益就是来自于此,在做了总承包之后,精准设计更加科学,项目管理可以做得更加精细。

第三,在工程运维阶段,设计院可以提供对标和运维诊断、参数和控制优化、技术改造等服务,工业院在这些方面做得比较多,能持续提升工程效益。运维阶段做的是存量市场,这个市场很大,我认为设计院不一定非要去设计和建设大楼,如果能想办法改善幕墙的能效,提升环境舒适度,效益也会非常好。

第四,在工程生命周期结束阶段,提供工程再利用或拆除循环利用方案。

由此可见,工程设计行业在工程投资、建设、使用中发挥着先导和灵魂作用,决定了工程投资的成败。工程设计企业必须具备集成创新能力,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在研判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研判市场趋势和社会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当代最优方案,使得工程投资效益最大化且具有后发优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工程设计企业必须做到技术密集和管理密集。

企业如何重塑未来

设计企业如何重塑未来?我认为要重点做好两点:一是创新发展,二是风险防范。

创新发展

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创新是尝试别人未做过的,或是对别人已经在做但还没有做好的事情,进行效率提升和效果改善。

创新要站在他人的肩膀上,要研究他人,每做一次都要做得更好一些。

创新要“目标驱动+效果驱动”。工程产品有三个目标:一是产品的使用效果;二是安全、环保;三是考虑质量、速度、成本和效率。工程产品是改进效率?降低成本?还是提高附加值?这需要企业自己去选择,存在什么问题就去解决什么问题。

创新要小步快跑,步子不可迈得太大,大了就容易出问题。我认为设计院的创新发展要关注业务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个方面。

业务创新

从上下游纵向一体化的角度。设计的上游是投资,主要是投资开发或投资运维;设计的下游是系统集成、施工总承包、核心技术装备制造和材料制造。需要一提的是,设计院做制造既能获得制造收益,也是一种技术保护,因为一旦交给其他企业来做,图纸很容易落到竞争对手的手中,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技术。如果我们真正有核心技术,就应该卖产品,因为专利是很难真正得到保护的。

从适度多元化的角度。相同专业或相近行业,企业都可以考虑适度多元化。例如,电力院、水泥院、冶金院都在用脱硫脱硝,只要涉及到热加工的企业都会用到;城市桥梁、铁路桥梁、公路桥梁都在做桥梁。适度多元化一定要是基于相近的行业。

从产品化经营的角度。我们过去都是项目经营,一个项目强调的是个性化(尤其是建筑院),带来的是经营效率比较低。做产品,一定是要越做越精,还要有效率。所以,我们的思维一定要转向产品化,要构建产品团队、产品事业部,设产品经理等岗位。一个企业一定要打造几个好的产品,而不是只做几个好的项目,因为项目做完了就没有了,而产品是可持续的。

设计院的业务发展一定要稳扎稳打,不可操之过急。对于一些新业务,包括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很多企业都在想如何拿到项目,其实,拿到项目做得不好反而会损害自己的信誉,所以企业一定要做好准备,要考虑谁来做、怎么做?首先,需要有业务建设,然后才能拿项目,有了业绩再逐步产品化、标准化,接下来建设一支团队,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越求快,越可能会欲速则不达。

(1)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

要正确理解做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的目的、原理和机制作用,其中,全过程工程咨询类似于FIDIC白皮书中的咨询工程师,可选择“投资咨询+设计+施工管控+开车运维指导业务”。海外的项目管理公司、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基本上都是外国企业,中国企业很难参与,我们可以成为承包商,但是很难成为咨询商;我们几乎做不到全过程工程咨询,但可以做投资咨询和技术咨询,因为我们有些技术确实是领先的。如果我们的全过程工程咨询能“走出去”,这会是行业最大的进步,因为相当于拿到了话语权和选择权。

要选择合适的项目。大家在项目上遇到过很多问题,也有很多困惑,其实关键是要选好项目。要选择有设计优化空间的项目,挖掘设计优化的空间,我们做工程总承包,一定要把握深度设计,尤其是建筑设计院更要如此。要有工程量清单,要算清楚账。同时,还要重点关注采购和施工组织设计。

要重视联合体协议、分包合同(如责任、支付)。最近因为资质问题,很多企业都签了联合体协议,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个协议,协议要签得很细,不只是联合体投标,还要明确项目实施的细节。要注意新旧体制转换过程的矛盾,建立完善企业内部业务管理制度,做好沟通,重视风险防范。

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方面,设计院的优势在于创新方案、精准设计、精细管理和智慧运维。

(2)地域维度

我一直在思考,设计院为什么要建这么多分院?一是提高服务速度。有些城市的市政项目有响应时间要求,有现场服务时间要求;二是降低服务成本。同时,我也看到一些分院的设置和架构存在很多风险,并没有实现这些目标,有的甚至只是为了扩大规模。如果只是为了扩大规模,完全可以用别的方法取代,没必要设那么多分院,有的设计院设了几十个分院,管理起来非常费劲,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的质量风险、廉政风险。如果实在是要设分院,我建议设计院建立起信息系统,做好管控,一定要明确前后台的责权利,不要砸了企业的品牌。总的来说,设计院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企业所在行业特点、细分市场特点,明确经营管理地域的定位,要提高服务质量,逐步发展,延展服务半径,达到足够规模。

企业要不要国际化?要不要进入海外市场?我认为国际化是由企业生存的能力和环境决定的,这不是业务问题,是企业经营战略问题。企业进入海外还是要非常慎重,只有少数有准备的企业才可以“走出去”,其他企业我建议还是要三思而后行。因为进入海外之后,要建立一整套管理系统,要建设组织和团队,成本会很大,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够确保经营的可持续,如果海外项目还比较少,可以考虑外包等做法。

(3)细分行业维度

在市政、交通领域,投资将稳步增长,围绕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国家发展战略,投资热点将聚焦新基建、城市更新、数字城市、美丽乡村、完整社区、生态环保等方面;在建筑领域,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发展租赁住房等将给建筑投资带来较大的增长空间;在工业领域,投资水平将相对平稳,市场热点将着眼于工艺升级、环保低碳的技术改造项目。

技术创新

勘察设计企业要掌握哪些技术?我认为,有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工程设计技术。例如,装配式建筑、建筑低碳节能、超高层、海绵城市、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水环境综合治理、水下隧道、大型人工岛、大跨度桥梁、高速铁路、特高压输变电、动态高精密超洁净、一体化微振动控制技术、超净环境技术等。工程技术能让我们的工程既安全可靠又成本节约。

第二个维度是核心工艺、设备、材料技术。要注重高端、低成本、可持续产品,如高质量、高效率、环保、节能、绿色、低碳、智能等技术,这些技术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现在,大家都说“我有设计技术”,现在的设计技术是什么?如果大家用的都是同一本设计标准,那设计技术都一样,谁也不比谁强,就只能比方案。在工业领域,企业之间比的是工艺、设备、材料,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考核性能和目标,只要省钱又效果好,就是最好,我认为这是设计院下一步技术创新的方向。企业要有核心能力,“你有,我有,他也有”是没意义的,一定要有特色,但这个难度也很大,一旦成功,收益就会很好。

第三个维度是系统集成与智能化。很多设计院都没有做,尤其是没有工艺的院,甚至一些有工艺的院也没有做。系统集成与智能化的技术含量其实很高,而且会让客户离不开我们,这是一个长期的服务。

在数字技术工具的应用方面,具体指数字化、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工程设计、企业管理、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我认为这对设计院来说还不是效益最好的。我们的项目管理、设计管理、企业管理以及财务核算,怎样才能连起来?这才是非常有意义的。特别是做工程总承包项目的管理,甚至还要考虑怎么跟企业管理连接起来。

更重要的是智慧运维,客户需要的不是设计院画的一个模型建筑,而是要改善运维,基于此客户才需要这个数字设计模型,只有把数字模型转换成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客户才会愿意花钱购买。

当然,产品是以上的载体,如果没有载体,技术都是比较空的,尤其是个性化、定制化的技术服务。

管理创新

从发展模式看,几类设计企业(工程公司)都各有不同:工程设计咨询(顾问)公司是在设计业务的基础上,发展工程咨询业务;国际化公司是以海外业务为主;细分行业的工程技术公司大力发展EPC工程总承包和工程设计咨询业务;专业的工程技术公司大力发展跨行业的专业工程EPC工程总承包和工程设计咨询业务;专业设计咨询事务所以专有技术的相关服务业务为主。

从体制看,设计院的管理创新方向有三个:一是上市、兼并重组、合伙、合资,我一直在思考,做方案、做建筑的设计院是不是更适合合伙制?我认为合伙制是提高组织能力、提高员工积极性的好办法。二是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密切合作。三是建设企业产业生态圈,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当然,第二个和第三个方向一般是比较有实力的企业才会去做的。究竟要选哪个方向?我认为还是要看企业的业务类型,如果只是一个具有专项技术的工程公司,那么更多的是做基于全产业链的EPC工程总承包,如果是做专业咨询业务的企业,可以考虑合伙制或事业部制。

从人才看,大家都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尤其是缺少有能力的领军人才,事业部制的企业要把利润中心尽量做大,同时要把技术研发、业务建设等变为成本中心,这样也许可以调动一部分人的积极性。技术研发和业务建设过去都被放在了利润中心,这会让人才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什么大家都不创新?就是因为技术研发和业务建设被放在了利润中心。我的体会是,放在事业部中的技术研发,肯定推不动,也找不到抓手。

对于人才问题,我有这样几点建议:第一,企业一定要寻找人才,人才不是招聘来的,企业要吸引人才,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要因人设岗,因为人和人不一样,有的人是求而不得的。对人的管理一定是动态的,可以将其塑造成企业想要的人才。人总是想成长,总是要不断地提高效率,总是要提高收入。第二,短期和长期激励相结合。第三,制度体系要简单明了。很多企业都有一个倾向,把制度搞得很复杂,我认为制度一定要简单,最好不要超过半页纸,要让人能一看就明白,多了之后可能谁也不看,反而适得其反。我们关键是要把管理机制定好,人的内在动力比外在管理的结果要好得多,我们要强调“初心”,制定宽泛的规则。第四,提高人才国际化水平,参与国际交流。

风险防范

恒大事件之后,大家都意识到了风险,很多手握商票的企业会比较危险。我认为现在第一位的风险是收付风险,企业主要把握住收付风险;第二是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一定是存在的,企业可能会受其他方面的干扰而没有关注到这个风险;第三是价格风险。价格风险现在也很明显,比如做EPC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可能没有预想到材料涨价,而且材料价格大起大落也都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些都会带来影响;第四是投资风险。企业一定要减少投资,对于上市、收购,我是赞同的,但是扩张规模一定要小心。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疫情还在继续,仍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十四五”第一个年度已经悄然过去,世界不曾停止变化,我们不曾停止脚步。设计院下一步要怎么走?如何重塑未来?还要靠大家的智慧和共同努力,让我们一起参与和见证行业未来的重塑!

猜你喜欢

设计院工程设计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