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辛夷清肺饮加味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急性发作期变应性鼻炎(肺经伏热证)的疗效观察

2022-06-09王平川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5期
关键词:肺经辛夷变应性

王平川 侯 薇 马 戈 柯 琳

(1.陕西省西安大兴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9;2.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

变应性鼻炎是由IgE介导的一种鼻黏膜炎性反应性疾病,在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喷嚏、鼻塞、流涕等,与哮喘、头痛、特应性皮炎以及睡眠障碍等相关[1]。据报道我国大中城市的变应性鼻炎发生率高于8%~20%[2]。急性期变应性鼻炎患者除了伴有局部不适之外,也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西医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常给予鼻用激素、抗组胺类药物等,疗效确切,但因持续性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需长期服用药物,随着病程延长一些患者的疗效欠佳,可并发鼻息肉、哮喘等症状[3]。中医药治疗急性发作期变应性鼻炎具有良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辨证用药准确基础上大部分患者可收到明显效果[4]。变应性鼻炎在中医学属于“鼻鼽”的范畴,肺经伏热证为急性发作期常见证型之一,主要病机特点表现为肺经素有伏热以及邪热循经上犯鼻窍[5],根据中医急则治标的原则,清肺通窍为治则。辛夷清肺饮出自《外科正宗》,功效清肺通窍。本研究旨在探讨辛夷清肺饮加味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药物氯雷他定片干预变应性鼻炎(肺经伏热证)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急性发作期变应性鼻炎诊断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6]中相关标准。肺经伏热证诊断根据《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7]制定,证候:发作性鼻痒,喷嚏连作,清涕量多或为黏稠涕,鼻塞、嗅觉减退,鼻黏膜偏红、肿胀,口干,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数。2)纳入标准:具备上述诊断标准;年龄20~65岁;精神状况可者;患者知情并同意书。3)排除标准:妊娠期、哺乳期妇女;近1周内使用本病相关治疗药物者;合并心、肝、肾等脏器严重原发性疾病者;精神系统疾者;对本研究中药物过敏者;伴呼吸道感染、哮喘急性发作等疾病;合并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鼻系疾病。

1.2 临床资料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陕西省西安大兴医院就诊的急性发作期变应性鼻炎患者15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两组。对照组75例,男性44例,女性31例;年龄25~63岁,平均(40.71±5.11)岁;病程1~4年,平均(2.85±0.34)年;急性发作病程4~22 d,平均(15.44±2.49)d;病情程度[6]:轻度47例,中-重度28例。治疗组男性41例,女性34例;年龄22~64岁,平均(41.03±5.31)岁;病程1~4.5年,平均(2.93±0.36)年;急性发作病程 5~21 d,平均(15.18±2.46)d;病情程度:轻度45例,中-重度30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030)治疗[8],每天1次,每次1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予辛夷清肺饮加味,组方:辛夷12 g,黄芩9 g,石膏10 g,山栀子9 g,麦冬9 g,百合12 g,知母10 g,枇杷叶10 g,升麻9 g,桑白皮10 g,茜草9 g,紫草10 g,甘草9 g。每日1剂,常规水煎煮2次共取药汁约400 mL,分2次温服。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1)鼻眼症状改善评分[6]。采取4级评分法对患者的鼻部症状(喷嚏、流涕、鼻痒、鼻塞)和眼部症状(眼痒/异物感/眼红、流泪)进行量化评分,无症状为0分,轻度症状(症状轻微、易于忍受)为1分,中度症状(症状明显、令人厌烦但可忍受)为2分,重度症状(症状不能忍受且影响日常生活)为3分。2)生活质量评分。参照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调查问卷(RQLQ)[6],评价指标有一般活动、睡眠、非鼻炎症状、鼻炎相关行为、鼻部症状、眼部症状、情绪,7个维度共28个项目,每个项目以7分法评定,没有困扰为0分,几乎没有困扰1分,有些困扰为2分,中等程度困扰为3分,十分困扰为4分,很困扰为5分;极度困扰为6分。3)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和IL-33水平。于早晨患者空腹时采集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清IL-17和IL-33水平。

1.5 疗效标准[9]显效为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疗效指数≥66%,有效为26%≤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疗效指数<66%,无效为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疗效指数<26%。变应性鼻炎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s)表示,比较均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均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鼻眼症状改善评分比较 见表1。治疗后,两组鼻眼症状改善评分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鼻眼症状改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表1 两组鼻眼症状改善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鼻眼症状改善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下同。

组别治疗组(n=75)对照组(n=75)流涕2.44±0.29 1.63±0.22*△1.31±0.16*△0.91±0.12*△2.48±0.28 2.06±0.25*1.64±0.19*1.28±0.17*时间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喷嚏2.51±0.31 1.68±0.22*△1.33±0.17*△0.93±0.13*△2.47±0.30 2.09±0.26*1.71±0.22*1.33±0.16*鼻痒2.47±0.30 1.66±0.23*△1.35±0.18*△0.95±0.13*△2.52±0.31 2.11±0.27*1.73±0.23*1.39±0.18*鼻塞2.49±0.31 1.69±0.24*△1.38±0.19*△0.90±0.12*△2.43±0.30 2.14±0.28*1.75±0.23*1.37±0.17*流泪2.09±0.26 1.53±0.19*△1.33±0.18*△1.01±0.14*△2.06±0.25 1.70±0.23*1.51±0.19*1.25±0.17*眼痒/异物感/眼红2.15±0.28 1.59±0.19*△1.30±0.18*△1.00±0.13*△2.12±0.27 1.77±0.23*1.49±0.19*1.22±0.15*

2.2 两组RQLQ评分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RQLQ指标评分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RQLQ指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RQLQ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RQLQ评分比较(分,±s)

组别治疗组(n=75)对照组(n=7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一般活动11.29±1.75 8.40±0.93*△6.93±0.82*△5.79±0.68*△11.36±1.81 9.39±1.13*7.73±0.85*6.64±0.74*睡眠5.73±0.65 4.46±0.55*△3.61±0.43*△2.49±0.30*△5.79±0.68 4.79±0.57*3.81±0.44*3.21±0.37*非鼻炎症状11.74±1.63 8.39±0.95*△7.59±0.91*△6.30±0.72*△11.68±1.68 9.21±1.33*8.46±0.99*7.22±0.81*鼻炎相关行为10.09±1.53 7.81±0.87*△6.63±0.74*△4.40±0.52*△10.13±1.61 8.49±0.93*7.71±0.91*4.93±0.55*鼻部症状13.44±1.83 9.91±1.46*△7.04±0.81*△4.33±0.51*△13.38±1.86 10.22±1.51*8.13±0.94*5.03±0.58*眼部症状4.99±0.55 3.63±0.47*△2.91±0.37*△1.90±0.25*△4.90±0.56 4.04±0.48*3.33±0.38*2.41±0.29*情绪7.44±0.82 5.70±0.68*△4.81±0.58*△3.77±0.44*△7.49±0.83 6.33±0.72*5.49±0.61*4.17±0.49*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4 两组血清IL-17和IL-33水平比较 见表4。治疗后,两组血清IL-17和IL-33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血清IL-17和IL-3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表4 两组血清IL-17和IL-33水平比较(pg/mL,±s)

表4 两组血清IL-17和IL-33水平比较(pg/mL,±s)

组别治疗组(n=75)对照组(n=7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IL-17 72.40±8.33 61.41±7.14*△43.13±5.27*△22.03±2.91*△72.25±8.51 66.01±7.33*46.31±5.75*37.09±4.31*IL-33 85.47±9.31 65.94±7.34*△57.91±6.64*△51.63±6.03*△85.18±9.94 71.70±7.99*65.41±7.53*61.44±6.93*

3 讨 论

变应性鼻炎的病位在鼻,鼻为气体出入的通道,与肺直接相连,肺经伏热证是该病常见的一种证型[10]。《素问·玄机原病式》中记载“鼽者,鼻出清涕……是肺热甚则出涕”。肺为娇脏,易受寒热之邪侵袭而致病,风热寒邪郁于肺,久而化热,在肺脏形成积热,即肺经有伏热[11]。在急性发作期,多因患者复感风热之邪,内外合邪引动肺经伏热,肺失肃降,邪热循经上犯鼻窍,鼻窍不利,出现鼻痒、喷嚏连连等状,发为鼻鼽[11]。《奇效良方·卷五十九》曰“鼻鼽者,热客太阴肺之经也”。故中医治以清肺热、通鼻窍为主要治则。

辛夷清肺饮加味方中辛夷以辛温之性入于肺、胃经,鼻为肺之窍,胃经布于鼻旁,其辛香疏散,转浮上升,可引肺部清气上升,令鼻窍宣透疏畅,为君药;黄芩性味苦、寒,可清肺热,与辛夷合用,一温一寒以宣散肺经伏热;山栀子、石膏、桑白皮、枇杷叶合用可清泄肺胃之热;知母苦寒质润,协助清肺胃热,并可滋阴润燥;风热郁滞肺经日久,可伤阴化燥,故以麦冬、百合养阴润肺;茜草、紫草能够清热凉血、活血通经,可减轻鼻黏膜充血症状;升麻清热解毒,可使药效上升至身体上部;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共奏清肺热、通鼻窍之功效。本观察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鼻眼症状改善、RQLQ指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辛夷清肺饮加味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急性发作期变应性鼻炎(肺经伏热证),较单纯氯雷他定片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急性发作期变应性鼻炎的具体发病机制尚待进一步阐明,但多种免疫细胞以及细胞因子参与其发病过程获得广泛认可[12]。IL-17主要是由Th17细胞产生的前炎症细胞因子,具有促炎、趋化等作用,可诱导中性粒细胞聚集而放大炎性反应[13]。IL-33是由Th2细胞分泌的炎性因子,急性发作期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的细胞因子IL-33可刺激Th2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从而促进B细胞释放IgE以及嗜酸性粒细胞活化,诱导鼻黏膜中杯状细胞的不可逆性增生以及发生炎症状态,从而引起鼻黏膜肥大和相应临床症状[14]。急性发作期变应性鼻炎患者血中IL-17和IL-33水平显著升高,两者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明显性相关[15-1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17和IL-3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现代药理研究证实[17],辛夷挥发油有局部抗过敏、刺激以及抑菌、抗炎等作用,可收缩鼻黏膜血管,促进黏膜分泌物的吸收,减轻鼻腔炎症,从而对鼻黏膜起到保护作用。表明辛夷清肺饮加味可能通过下调IL-17、IL-33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对急性发作期变应性鼻炎起到相应治疗效果。

综上,辛夷清肺饮加味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急性发作期变应性鼻炎(肺经伏热证),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且能下调血清IL-17、IL-33水平。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对远期疗效和复发情况进行分析,今后将在多中心、扩大病例数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肺经辛夷变应性
自拟苍玉君子汤结合针刺治疗肺脾气虚兼风寒型变应性鼻炎的经验分享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你好,我叫乌鸫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向聪明的一休学秘方
辛夷坞里辛夷花
向聪明的一休学秘方
向聪明的一休学秘方
中正平和,调摄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