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ⅣA期周围型肺癌免疫治疗降期转化后手术治疗1例*

2022-06-09张斯渊韩松辰金大成苟云久董信春

中国肿瘤临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右肺免疫治疗腺癌

张斯渊 韩松辰 金大成 苟云久 董信春

患者女性,47岁,因“发现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2日”于2020年5月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颈部触诊发现左锁骨上窝一枚约1.5 cm×1.3 cm×1.0 cm肿大淋巴结,形态规则,边缘光滑,无触痛,无融合,对侧淋巴结未触及。颈部淋巴结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双侧锁骨上窝淋巴结异常肿大,左侧大者为1.4 cm×1.4 cm,右侧大者为1.0 cm×0.83 cm(图1A)。胸部CT:右肺中叶周围型肺癌(约4.2 cm×3.5 cm),纵隔及锁骨上窝多发淋巴结转移(图2A)。肿瘤标志物肺癌5项异常(图3)。锁骨上淋巴结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CD56(+),CgA(−),Syn(−),NapsinA(+),TTF-1(+),CK7(+),P63(−),CK5/6(+),P40(−),CKP(+),Vimentin(+),ALK-V(−),Ki-67(index: 40%)。高度考虑肺腺癌,相关驱动基因均为野生型。基因检测:EGFR未检测出突变,肿瘤细胞阳性比例分数 (tumor proportion score ,TPS) >5%,其余驱动基因未检测。诊断为ⅣA期右肺中叶周围型肺腺癌(T2bN3M1b)。

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小组根据2020年第1版《NCCN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1](后简称《指南》)给予患者2个周期培美曲塞二钠500 mg/m2+顺铂75 mg/m2(AP方案)后复查CT(图2B),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2],病灶评效为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予以4个周期白蛋白紫杉醇260 mg/m2+顺铂75 mg/m2(TP方案)联合帕博利珠单抗200 mg,末次复查CT(图2C),病灶评效为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颈部淋巴结彩超示双侧颈部、腋窝、锁骨上窝未见明显异常肿大淋巴结(图1B)。PET-CT显示(图4),纵隔2L区淋巴结高代谢(多发肿大淋巴结影,伴异常放射性浓聚,SUVmax=5.58,呈融合状,边界欠清,大者短径约8 mm),见图4。第二次MDT讨论认为N分期倾向N2,术前诊断为ⅢA期右肺中叶周围型肺腺癌(T2aN2M0)。患者于2020年11月全麻下行胸腔镜右肺中叶切除伴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完整切除右肺中叶并彻底清扫第2、4、7、8、9、10、11及12组淋巴结。术后病理显示,(右中叶)肺癌,浸润性腺癌(实体型占50%,腺泡型占45%,乳头型占5%)。支气管切缘及脏层胸膜未见癌组织累及。送检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13)。ALK-Ventana标记结果显示癌组织ALK阴性(图5)。术后诊断为右肺中叶腺癌ⅢA期(T2aN2M0)。术后维持治疗方案为奈达铂80 mg/m2+贝伐珠单抗15 mg/kg+帕博利珠单抗200 mg,随访至2021年7月,复查胸部CT(图2D)无肿瘤复发征象,血清肿瘤学指标未见异常,转归良好,功能状态(PS)评分1分。

小结2020年《世界癌症报告》指出,肺癌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癌症[3]。对于ⅣA期(M1a/M1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手术治疗难以彻底清除肿瘤远处器官侵犯(转移或微转移)及淋巴结转移病灶,对原发病灶的切除更易损伤正常组织和器官,从而触发机体炎症反应,近一步活化机体的免疫抑制细胞[4]。新辅助免疫治疗通过改变传统新辅助治疗模式及策略,能够显著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mitigation rate,ORR)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5]。帕博利珠单抗属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通过解除PD-1通路介导的免疫应答抑制并激活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从而增强对原发病灶及远处转移病灶的杀伤作用,减小肿瘤体积,强化抗肿瘤免疫效应[6];同时,传统新辅助化疗能够诱导循环肿瘤细胞中PD-L1的表达,而联合免疫治疗则起到增敏作用[7],促进肿瘤向可切除病变转化,降低手术难度。

该患者在2个周期AP方案治疗后考虑肿瘤低应答,根据指南调整为TP联合免疫方案,4个周期后成功实现降期,由T2b降至T2a期,由M1b降至M0期。由于患者6个周期治疗后CT纵隔窗显示2L区淋巴结相较于入院检查时出现进展,对患者肿瘤N分期属N3或N2产生分歧,经MDT讨论后最终倾向N2分期。患者用药时间窗较长,复查CT显示肿瘤体积缩小,淋巴结彩超示远处淋巴结钙化灶且无肿大,评效为PR,故再次出现淋巴结转移可能性较低。胸部PET-CT检查目的为评估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有效性,从而评估患者有无转化降期后手术指征,但目前PETCT只能检出确定的未被怀疑的转移病灶或合并症,不能证明2L区淋巴结高代谢是肿瘤转移所致。尽管新辅助免疫疗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显著,但往往伴随着涉及多器官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如心肌炎、结肠炎及淋巴结炎等炎症反应[8]。目前irAEs机制尚未阐明,部分研究推测是由于长期应用ICIs导致机体免疫系统过度激活,T细胞对肿瘤和健康组织中抗原的活性增加,原有自身抗体水平升高,增加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补体介导的炎症反应增强[9]。由长周期免疫治疗引起相关的irAEs导致手术切除时间延后,可能会促进肿瘤进展,因此在免疫治疗期间,需密切关注患者PS评分并监测肿瘤学指标动态变化,把握最佳手术时机,避免延迟手术和(或)增加术中并发症的风险。术前患者癌胚抗原值出现反弹性升高,提示患者肿瘤负荷增高,存在病情进展可能,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肿瘤负荷[5],并利于提升维持性免疫治疗的远位效应[10]。

猜你喜欢

右肺免疫治疗腺癌
自身免疫性脑炎免疫治疗进展
基于肺部增强CT三维重建的右肺中叶血管、支气管解剖结构观察
两种手术入路对胸腔镜右上肺叶切除术可行性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管状腺癌伴有黏液腺癌分化结直肠癌临床病理与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云南地区多结节肺腺癌EGFR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十二指肠腺癌88例临床特征及相关预后因素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敦煌医学古方大补脾汤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免疫治疗:无效必改,效不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