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变化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2022-06-09李加佳马欣灵邹采娟

文教资料 2022年5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

李加佳 马欣灵 邹采娟

摘 要:2021年5月,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推动职业教育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是大势所趋。教育对人口具有重要的作用,反过来,人口对于教育也有制约作用,故应重视人口普查结果对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引作用。

关键词:第七次人口普查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教育在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人口素质的提高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反过来,人口变化对教育也有重要作用。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已公布,不少教育界的学者对此次普查结果极为重视。人口不仅是社会生产生活的主体,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作为依靠生均经费维持运营的职业学校,则更注重生源。因此,职业教育更应该结合此次人口普查数据,斟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人口变化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人口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地区的个体的综合,其状况通常包括个体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教育具有人口功能,但人口作为职业教育对象的来源,直接制约着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此次全国人口普查使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的最新情况得以明晰,当前人口变化的趋势得以准确反映,对于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具有重要意义。[1]

(一)人口数量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人口数量和自然增长率影响着职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学校规模一般指学校的在校学生数和班级数。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与适龄入学儿童直接相关。人口数量和自然增长率的上升意味着适龄入学儿童增多,生源增加,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随之扩大,也将影响职业教育教师的教学速度与教学方式——是采取追求速度与功率的“快教育”还是采取“润物细无声”式的“慢教育”,进而影响到职业教育的质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2]可知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了5.38%,年平均增长率由0.57%降低为0.53%。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虽然人口总量在上升,但年平均增长率却在下降。(见表1、图1)主要原因是当下年轻人生育愿望降低,同时生育水平略有下降。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未来职业教育的生源,生源数量的波动可能会导致中等职业教育出现资源过剩的局面。此外,规模不断扩大的高职院校将来会面对生源减少的问题,进而影响整个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以及办学质量。职业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必须与人口增长率保持一致。

(二)人口结构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人口结构制约着职业教育结构。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年龄、性别等自然结构,文化、职业、地域民族等社会结构,这些结构影响着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以及布局结构等的调整。[3]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主要是指职业教育学校所开设的各个科类的构成、招生人数及其比例关系等。[4]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主要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又包括了专科层次、本科层次以及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5]

由图2可知,此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比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比48.76%,与2010年基本持平,性别比略有降低,表明近十年来,我国人口性别结构持续得到改善。人口性别结构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专业结构方面。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职校的男性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大多偏向商务,而女性则大多集中在护理、教育等职业。40%的男性职校生获得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只有10%的女性职校生能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同的职业。[6]

由表2以及表3可知,与2010年相比,此次人口普查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出2020年10—14岁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62%;15—19岁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49%;20—24岁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56%。

历次普查人口年龄数据表明,我国少儿人口数量持降低态势,同时,除西藏外,其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均超过7%,其中,12个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4%。65岁及以上的人口持续增加,表明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将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

表4 人口城乡分布

区域 人口数(万人) 比重(%) 人口数与2010年

相比 流动人口(万人)

城镇 90199 63.89 增加23642万人 18.70

乡村 50979 36.11 减少16436万人 3758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3 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构成

由表4以及图3可知,与2010年相比,此次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流动人口增加15439万人。表明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农村地区出现“空心化”现象。

人口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城乡结构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办学的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经济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用人单位的需求也随之变化,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有了新要求。所以,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是随着经济发展调整的。人口性别比及年龄占比会影响到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如男性人口数量偏多可能会影響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偏向理工科。此次普查15—23岁的人口约10.33%,对应职业教育的在学年龄。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进一步加重。人口年龄结构可能会启发职业学校根据生源数量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开设相关专业,比如针对老龄化可开设家政、护工、护理类等相关专业。人口城镇化结构会影响职业学校偏向办中职还是高职,同时也会影响职业学校的生源。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往城市集聚,造成农村“空心化”,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土地荒置、资源浪费,这会促使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抓住现代农业的机遇,以此为方向,培养相对应的专业型人才。

(三)人口地域分布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人口地域分布制约着职业学校的布局和办学形式,影响着职业教育的效果和发展速度。人口地域偏差会影响职业学校办学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学校要考虑当地的文化习俗。偏远地区的人口素质是影响全社会人口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

由表5可知,此次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中部地区与东北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25个的人口呈增长态势,增长最多的省份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以及河南。表明了人口进一步向经济发达的地区集聚。近几年,国家倡导发展城市群,西部城市群将带动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东西交会的枢纽站,从而吸引其他地区的生源。城市群的发展将有利于人口地域分布的合理发展,也将带动职业教育结构的合理调整。

(四)人口质量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人口质量影响职业教育质量。人口质量影响着新生儿童的父母的素质,也是构成职业教育质量的潜在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素质高,就会普遍重视教育,积极发展教育。人口质量主要体现在人口受教育水平上,受教育水平是影响各城市群流动人口相对贫困最重要的因素。有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随着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特别是接受过大学专科及以上教育以后,其陷入相对贫困的概率显著降低。[7]

由表6以及表7可知,与2010年相比,我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不断增加,文盲率不断下降,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说明我国的人口素质近十年来不断提高,受教育状况持续得到改善,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流动人口贫困率会相应降低,同时也意味着未来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会得到提高,进而促使职业教育质量得到改善,更能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人口变化、社会环境与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的关联

(一)人口波动给职业教育带来挑战

由此次普查数据可知,当代成年人生育愿望降低,新生人口数量越来越少,适龄入学人口减少,职业教育的生源也随着减少。人口素质普遍提高,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更愿意自家小孩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更会使得职业教育举步维艰,生源严重紧缺。人口城乡结构以及年龄结构给职业教育的专业调整带来挑战。当前国家一、二、三产业日渐繁荣,而受城镇化以及人口素质提高的影响,农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土地荒废,青壮年劳动力缺乏,这给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难题,即能否抓住机遇优化专业设置。职业教育质量滞后于人口质量的提升。人口素质在不断地提升,但职业教育由于内外部因素,其质量落后于社会期待。

(二)社会环境带来的“教育焦虑”

大多数家长、教师习惯将“职业教育”视为“野鸡教育”。首先,他们大多认为全日制本科毕业的学生才更有前途,更易就业,更能为家庭、为学校争得荣誉。其次,考研、考公、考编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热潮,而全日制本科的学历门槛拦住了一大批非全日制本科的学子。再次,培训机构为家长们描绘着一个个名校梦。择校热、辅导热等现象屡禁不止,其深层次原因是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和非理性竞争,也因此加重了家长的“教育忧虑”。多数家长持“宁做凤尾,不做鸡头”的观念,宁愿花高价让孩子去读普高也不愿学生去讀职高。这其实是与教育公平理念相悖的。这种“作弊”式的培训模式,歪曲了国家选拔人才的本意,更使得职业学校生源大大减少。

(三)职业教育本身存在痼疾

职业学校本身办学和管理不到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困境是没有厘清“办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职业教育意为职业技术教育,既要注重学历教育,也要注重技能培训。大多数职业学校只做到了职业学历教育,而在技术教育方面重视不够,职业需要教育,技术也需要教育。某些学校的专业设置欠缺特色,对学生就业帮助不大,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脱节。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是职业教育改革中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而大多数职业学校在管理方面形如散沙。

三、人口变化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一)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积极关注人口波动趋势

自2019年国家颁布法令强调培养一批“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之后,2021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对职业教育法进行大修,规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8]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予厚望,大刀阔斧地扶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针对出生人口数量的持续下降,国家于2021年5月提出“三孩政策”。职业教育以生均经费为支撑,生源是职业学校的核心,人口出生数量的变化会对职业教育的生源产生重大影响。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会促使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城乡结构会推进职业教育立足实际、合理规划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因此,职业教育应该科学积极地关注、预测人口波动趋势,统筹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与质量,全面把握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空间与重点投入的方向。

(二)多元化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多元化是职业教育良好发展必备之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制度改革,实施“1+X证书制度”非常必要。“1”是指学历证书,“X”是指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该制度的实施,将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与职业标准、社会需求相契合,有利于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运行规律。围绕城市节点、行业支点、企业重点展开,打造一批引领产教融合的试点学校,促进培育行业领先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开创多元化办学模式,与社会各界联合办学,进行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政合作等。师资力量的缺乏会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要培养出一批“双师双能型”师资,即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进一步落实教师的职前培养、职后培训,打破唯学历论的用人观念。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要提高其质量,可强调比赛,将以赛促学、以赛促产融合,让学生在比赛中增强知识技能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而获得优势。

(三)转变观念,发展特色,追求教育公平理念

国家花了大力度打击拆台的、堵住外流的,职业本科的设立更能表明国家大力扶持职业教育的决心。用最精英的力量,培养最专业的技能人才,哪一批同学能够先一步毕业,进入就业市场,他们就能够成为市场的“当红炸子鸡”。职业教育更应规范学校办学标准、改善学校管理制度、改进教材内容、注重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国家的种种行为都表明了职业教育的光明前景,这不仅能让学生、教师和家长改变对职业教育的看法,更能让职业教育自身扔掉“自卑”的标签,追求教育公平,在技术上过硬就不会在学历上被“歧视”。

四、结语

教育的作用具有滞后性,即教育对于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的作用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它的功效,这就是蔡元培所说的“教育是求远功的”。这种长效性作用巨大,所以全国看重教育,要求优先发展教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从家庭教育抓起,父母不应教给孩子无谓的攀比,而是要教会孩子职业不分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国家正在大力扶持职业教育,职业学校自身也应该跟上步伐,“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身的实力提高了,才更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提供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庄西真.职业教育应该密切关注人口普查的结果[J].職教论坛,2020(11):1.

[2] 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号)——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基本情况[J].中国统计,2021(5):6-7.

[3] 蓝洁.高等职业教育结构调整政策:变迁、反思与展望[J].职教论坛,2017(13):11-16.

[4] 王贤.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就业结构的适应性问题探讨[J].现代教育管理,2009(9):93-96.

[5] 董显辉. 中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

[6] 谢丽惠,程洵.职业教育与性别和就业的关系[J].职教论坛,2005(23):21-22.

[7] 陈纯槿,郅庭瑾.教育能缓解城市流动人口相对贫困吗——基于中国五大城市群的经验证据[J].教育研究,2021(4):139-152.

[8]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21(11):4.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