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价值研究

2022-06-09刘亦明

海风 2022年5期
关键词:建党职业院校马克思主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所积累的精神财富的全新诠释,是思政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丰富的精神食粮。深入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要准确把握建党精神的理论渊源和深刻内涵的基础上,结合职业院校自身的特点来分析与探究。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渊源

伟大建党精神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中国共产党先驱们在苦难中奋起抗争孕育而来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中国实践的成果,是植根于中华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

(一)苦难中的奋起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基础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1]”。毛泽东的这句话,深刻阐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伟大建党精神究其根本是认识范畴,是人们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一种认识,其最根本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百年的革命实践。

1840年的鸦片战争发生以后,中国逐渐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以及它的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困境下,中国人民开始思考和探索如何救国救民,试图改变贫穷落后和任人宰割的历史命运,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俄国十月革命发生以后,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一批中国的年轻人开始宣传和讴歌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

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经历的失败和耻辱,让中国人群情激奋,广大群众、青年学生、市民和工商届人士纷纷走上街头,通过游行示威等方式提出抗议,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五四运动的爆发,在中国大地上产生了一种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的主题是爱国、进步、民主和科学,接下来成为了激励中国人民探索新的救国道路的强大动力。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而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在百年来成为这一个伟大历史时刻的见证者,因此产生了红船精神。我们可以视为伟大建党精神的“一项初始内容、一种内涵体现[2]”。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其中充满了各种艰辛和困难,由此总结、概括、提炼出来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以中国人民在苦难中的奋起抗争为实践基础的。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来源

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把马克思主义明确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我们再回顾这段历史,可以清晰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非常重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人是李大钊,他年轻的时候去日本留学,在日本的时候,他受到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影响。尤其是十月革命的发生,让他对这样的一种胜利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意识到这场革命将对20世纪的世界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给处于危难之中,正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希望。他在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中,逐渐变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后来以《新青年》等刊物为阵地,相继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宣传与介绍十月革命和马列主义的文章和演说,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3]。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斗争中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是一种科学的真理,既不是从书本上照抄照搬过来的结论,更不是纯粹的外国经验。马克思主义作為一种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必须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中国化、本土化才能落地生根、深入人心[4]。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因此,我们今天来探寻伟大建党精神,可以深刻认识到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一种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历史源头。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厚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革命文化,这三者是一脉相承,紧密相连在一起的。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中,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不可替代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多是受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和濡染的知识分子,革命史中的很多概念,如舍身取义、以民为本、以身许国等都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在塑造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一种革命精神,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与具体革命实践的结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种独特体现。

二、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

伟大建党精神属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职业院校思政教育,是实现职业院校思政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路径,因此要对它的深刻内涵进行深入研究。伟大建党精神是由32个字、8个词语组成的复合型概念,意境深远、内涵丰富,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深刻体现,是思考和探寻中国共产党政治品格与精神密码的逻辑起点。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实现中国梦的方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优势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归结起来,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我们的理论真正体现了与时俱进,真正坚持了在实践中获得并指导实践,真正做到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这一切都深刻表现出中国共产党自身具有的强大思想优势。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动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不断前行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不懈努力奋斗的历史;是一部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生死与共的历史;是一部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特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优势

习近平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5]中国共产党在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过程中,遭受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和生死考验,正是因为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的顽强意志,才在各种风险挑战中最终获得胜利。党史上一组组为革命牺牲的数据,无不验证了这一点。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道德准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道德优势。

“忠诚是共产党人崇高的政治品质,人民在共产党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道德靠忠诚滋养,靠奋斗培育;忠诚靠道德支撑,靠实践锤炼[6]”。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100年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革命的道路上,不顾生死、顽强拼搏,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英雄史诗,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职业院校思政

教育的价值意蕴

价值是客体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属性。青少年时期是培育和确立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回答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指明了方向[7]。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源头,职业院校思政教育融入伟大建党精神,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把握新时代思政建设的规律,引导职业院校大学生自觉地把小我融入大我,努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关键课程。职业院校的学生,知识基础较为薄弱、人生态度较为消极、唯“物”思想较为盛行、法治意识较为淡漠,他们能否健康成长成才,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可以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价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把个人的梦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去。

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职业院校学生通过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可以领悟其思想的真谛,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领悟精神伟力、培育高尚情怀。让当代大学生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不畏艰辛、勇往直前、奋发图强,把对国家、民族、人民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思政课教师在融入的过程中,要找准融入点,融入不是强硬的植入,而是要与原来思政课教学已有的内容进行有效融合,寻找二者之间思想的契合点,只有如此,才能够使之成为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发挥其启迪人、塑造人、指引人的力量。

(二)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规律

打好组合拳,才能上好思政课。“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是习近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的成功经验。价值性和知识性是思政课固有的两种基本元素,思政课教师要巧妙地运用丰富的知识成果去滋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为他们解决思想上产生的疑惑,帮助他们在判断事物的过程中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作出自己的价值选择,确立符合国家发展,社会需要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7]。

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丰富的精神力量,将这些价值观融入到思政课程中,用革命先辈们的奋斗故事来感染人,在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师的引导下,将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所学的每一个知识点,所讲授的每一个故事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去理解、认同并内化,在教育的过程中,使知识点生动地诠释好价值观。伟大建党精神的教学内容挖掘與整理,最终体现和切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实现知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更好地把握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规律。

(三)有助于更好地培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改革开放以来,各类社会思潮传入我国,不断传播渗透,引起了我国社会不同思想间的相互激荡、多元价值之间的相互碰撞[7]。

尤其是近年来一些错误思想四处横行,大学生没有非常强的“抵抗力”,在这些“病毒”的“侵扰下”,自己的理想信念发生了变化,价值观也变得模糊不清。于此,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急需用一种正面的、务实的、积极的正能量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帮助和引导。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方面,可以使职业院校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使职业院校学生能够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成为思想有魂、骨骼有钙、行动有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8]。另一方面,青年大学生能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身上感受到精神的力量,这种精神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深刻思想,使他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有应对巨大风险挑战的能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1999.

[2]高福进.红船精神与建党精神的内在逻辑关联[J].人民论坛,2021(12):110-113.

[3]王炳林等.为什么需要精神:中国共产党精神导论[M].中央党史出版社,2021.

[4]王炳林.充分发挥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1):4-12.

[5]习近平.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

[6]曲青山.弘扬伟大建党精神[N].人民日报,2021-7-8.

[7]冯刚.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把握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规律[M].人民出版社,2019.

[8]余华,肖体贵.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1(6):70-74.

基金项目:2021年度湖南省职教高地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四个课堂’创新研究”(课题编号:ZJGD2021205)。

作者简介:刘亦明(1984-),女,汉族,湖南新化人,博士,保险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湖南红色文化。

猜你喜欢

建党职业院校马克思主义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童心向党”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作品展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庆祝建党100周年”绘画大赛(1)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庆祝建党100周年”绘画大赛(2)
小画家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