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老家菌子香
2022-06-09王美芬
王美芬(苗族)
故乡连绵起伏的一座座大山,印着我们一串串永不褪色的脚印,也烙印着我儿时的阵阵菌香。
南方的七八月份,大山总是要回馈给我们回味无穷的菌香,以及收获菌子之后的欢声笑语。
每到雨季来临,我就更加向往长满菌子的大山,怀念在大山里采菌子的日子,也更加想念逝去的父亲。
父亲虽然文化不高,但知书达礼,担当精神永远令我折服。他总是念叨着:“我们村,我们家,要能多出几个读书人就好了!”为了让我上学,父亲找到当时武定民族小学校长和老师,帮我报上了名,我才有幸顺利成为我们村第一个通过读书走出大山的人。
然而,一人上学,得全家节俭。从我上初中那会起,一到雨季出菌子的季节,我们一家人总是要全体出动去捡菌子,卖些零钱来作为我的学费和生活费。我们背上母亲早早起来煮熟的土豆或者炕熟的荞粑粑,在鸡鸣犬吠声中摸黑蹚露地出发,每当此时我都会默默祈祷:“愿今天能有个好运气!”或许是有闪闪发光的星星陪伴的缘故,或许是一座座大山里蕴藏着无穷财富的魅力,连最小的弟弟妹妹都從未有一丁点的倦意,冷了,他们就把通红的小手放到嘴边哈气,增加点温度。
一山又一岭,一箐又一沟,我们姊妹捡拾菌子的场景和满载而归的欢声笑语淹没了因为父母把我们留在深山里害怕哭泣的声音,也淹没了饥肠辘辘的声音……
家里靠着捡菌卖菌供我读书。1996年7月又到菌子出的时候,我成为咱山村苗寨第一个拿到楚雄民族师范学校录取通知书的幸运儿。
时隔多年,我却记忆犹新。父亲当时没有把开心挂在脸上,相反,他闷闷地说:“娃儿,收好通知书,我上山捡点菌子去……”
那一夜,我失眠了。
是因为拿到录取通知书兴奋而失眠,也是因为今后家里为了供我读书,生活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拮据而失眠。
第二早上天还没有亮,父亲就把我们姐弟叫醒,郑重宣布:“从今天起,我们全家不准谁再偷懒,都要早早起床,到山上捡菌子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到菌子季,村里的人们还在被窝里睡着,父亲和我们就已经漫山遍野去捡菌子了。为解决我的学费,我们开启了用勤劳向大山索取回馈的创收模式。牛肝菌采回家来,先要削泥,洗净再切片。这切片的技术可讲究了,切片的刀都很考究,必须是极薄而锋利的刀片,切出来的菌片才不太厚也不太薄,四五毫米厚薄最为适宜。
烤菌的技术也极为讲究,切片之后,将菌片整齐地平放在粗筛里就可烤了。先要小火烘烤,待水分半干,再把菌片翻一个身,接着用文火慢慢烘烤。菌片即将干透之前还要在菌片上覆盖一张干净的薄纸,让菌片白得诱人,才能卖个好价钱。
我们一家人起早贪黑地劳动着,快乐着。不知不觉,我师范毕业参加工作,但到了雨水季节,捡菌、切菌、烤菌的劳动依然没有停止过,那沁人心脾的菌香味,让我永远难忘。
遗憾的是,还没有来得及回报父亲的养育之恩,还没来得及买一身像样的衣服给父亲,还没有来得及孝敬父亲一口可口的饭菜,他就走了。
刚结束的暑假我回了一趟老家,我们整个村子都弥漫在浓浓的烤菌的香味里,可父亲为了我而亲手搭建起来的烤菌房已经破烂不堪了。看着破败不堪的烤菌房,我哭了,哭得眼泪稀里哗啦。滚滚的泪水里浸泡着的,不是普通的烤菌房,而是浸透着一个父亲为了培养一个女儿走出大山的良苦用心。
责任编辑:余继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