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下的毕业生:降低期待 渴求稳定

2022-06-09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22期
关键词:应届生二本投递

毕业季与疫情叠加的春夏之交,中国高校毕业生涌入比以往更严峻的就业市场。漫长的求职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无论是名校毕业生或是普通二本学生,都带着自身困惑与现实世界碰撞。在不确定性中降低期待,在激流之中渴求栖居于稳定,或许是年轻人们内心新的转向。

挫败焦虑的春天

2022年5月,春招已经进入尾声。对应届生陈奕飞来说,这是一个“颗粒无收”的春天。在3月春招开始前,她从没想象过就业会如此艰难。她毕业于北京一所顶尖985大学的广告学专业,曾获多次校级奖学金和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的4项奖项,有4A公司和互联网大厂的长期實习经历。

  失落是在求职的三个月内慢慢积攒的。陈奕飞记得最初被拒绝的挫败感,3月初,她把简历上传到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互联网公司,按照岗位要求选择了三个与广告传播相关的岗位。开始每天在官网查看流程,焦灼地等待一周后,她看到平台官网的流程变成了“流程已结束”。她意识到自己的简历甚至没有通过初筛。

  与陈奕飞的处境类似,毕业于北京一所二本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郭洁也度过了一个一无所获的春天。起初,她把目标投向家附近的银行,没有收到任何回复后,从4月份开始,郭洁开始密切关注北京大学生就业平台,先后参加了三场线上双选会。每场双选会基本会有超过50家企业参与,点击公司,投递简历,她重复着这样的步骤,投递了超过100家企业。简历发出后如石沉大海,没有一家企业给她回复。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高校毕业生CIER指数(反映就业市场整体走势)为0.71,降至2020年以来最低点,明显低于全国1.56的水平。报告指出,2022年第一季度求职申请人数增幅明显大于招聘需求人数增幅。

漩涡中求稳

  毕业于澳大利亚八大名校之一阿德莱德大学金融系的硕士生Jenny,面对的是巨大落差感的春招。2021年7月份,Jenny结束学业,9月份回国后,她开始在北京找工作。但投递了30余份简历后,进入第二轮面试的次数却只有个位数,也没有收到任何录用信。她的求职期待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一降再降,投递了很多从前“看不上的公司”,期待薪资也从上万元降低到8000元。

定位自己为“普通二本学生”的郭洁对薪资上要求很低,“只要愿意给我一份工作,给我发工资,多少我都能接受。”

  据报告中的数据:2022届毕业生的平均期望月薪为6295元,比去年下降约6%。多数毕业生愿意降低薪资要求以适应就业市场。除了降低薪酬期待,同一份报告显示,对于偏好的就业企业类型,国企仍是毕业生的首选,占比44.4%,高于2021年的42.5%,选择民营企业的占比17.4%,比2019年的19%持续下降。国企热、考公潮升温,民企热度降低,共同折射出本届毕业生在选择工作上的求稳心态加剧。

灵活就业,沉入真实生活

  在求职之前,毕业生们对第一份工作有诸多想象。拥有五年留学经历的Jenny认为自己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比其他毕业生更强。她梦想着能进入外企工作,外企福利培训和研讨相对更多,能够较快地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对Jenny来说,能让自己学习的平台至关重要,她不介意加班和竞争压力。这份期待在应聘时屡屡碰壁。外企对硬技能要求很高,统计分析数据处理,建模能力,甚至编程语言都有很高的要求。每当HR询问这些技能是否能熟练使用时,Jenny只能诚实地回答,只是基本水平。Jenny在心里揣摩着HR内心可能的失望,继而泛起一阵委屈:自己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同届同学们都差不多,这些技能不是边工作边提升的吗?

  郭洁早在毕业前就摸索着自己创业,和朋友开了一家剧本杀门店。疫情时期,门店不能继续营业,但因为初期投入不大,生意仍能继续维持。郭洁说在她就读的二本大学,像她这样的“斜杠青年”不在少数,很多同学都在上学期间兼职,赚一些外快。

《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在降低心理预期,求职行为更保守之外,应届生或通过进入自由职业、慢就业、学习深造来对冲近在眼前的就业,或通过求职国企、微型企业以求稳定、保就业。(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摘自《新京报》6.1)

猜你喜欢

应届生二本投递
传统与文化的“投递”
解析校招,读懂毕业生
二本:扬长避短,优化志愿方案
二本:扬长避短,优化志愿方案
神数据
2017年应届生就业:硕士生起薪比本科生高1600元
数据
二本: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同分数段的志愿方略
大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