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止流言,探求真知
2022-06-09
2022年1月15日,2021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求真榜揭晓。本次活动是“2022科学跨年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主办,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承办。
科普专家介绍,诸如“接种新冠疫苗将导致病毒‘免疫逃逸’”“口罩消毒残留物会致癌,用前要抖一抖”等“科学”流言,是用一些看起来专业、高深的词语,混淆正确的科学理念,如果公众科学素养不足或者不够理性,就很容易上当受骗。而“核能供暖的热水带有核辐射”“隔空充电有辐射危险”等“科学”流言利用公众“先入为主”以及“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传播,实则是在贩卖焦虑。另外,像“每天喝点儿红酒可以软化血管”“‘三高’人群不能吃蛋黄”等“科学”流言,则是把一些可能性或相关性当成因果性和必然性,导致信息在口耳相传中变了味儿。
1.应让真科学跑在流言的前面
假借科学之名的流言时常出现,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权威之声的缺位。在一些领域,科学知识的供给与人们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差距。另一个原因则是,传统科普在内容选择、表达方式等方面还存在改进空间。只有转变科普理念,多从公众需求出发,让权威、可信的科学知识触及更多人,才能让真科学跑在流言的前面。
2.“科学”流言面前莫失去理性
“科学”流言传播的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心理因素,难以完全禁绝。因此,对于公众而言,要始终保持理性,不要人云亦云。此外,还要努力提升科学素养,提高自己对“科学”流言的免疫力。许多披着科学外衣的流言,虽然不时夹杂着专业术语,甚至煞有介事地引用权威资料,但只要稍加思考判断,并不难发现其破绽。
3.莫让“科学”流言恣意横流
抵御“科学”流言,需要全社会通力合作,特别是自媒体运营平台,需要加大约束力度,不能让“科学”流言在网络空间恣意横流。比如,注册健康类、医疗类、科普类账号的主体必须是该行业的专业人士,如果作者自己都不懂得科学知识,岂能任由他们随意发布信息,误导公众?
爆款“健康流言”,要“揭露”更要“截流”
郝冬梅
要将“健康流言”一网打尽,需要有关部门组织业内专家,对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健康流言”进行“去伪存真”,让所有哗众取宠的、道听途说的、以讹传讹的“健康流言”都没有兴风作浪的机会。
同时,传播平台也不是没有责任的。我们会发现,在一些网络平台上,有不少“健康号”,他们打着传播健康知识、生活知识、医疗知识的旗号,炮制各种各样的文章和视频。在这个公众的健康诉求越来越强烈的时代,这些文章和视频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能成为爆款。对于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平台要多些谨慎的管理心态,对以“健康”“医疗”名义注册的自媒体账号实行实名制,而且必须是专业人士,例如医生等才能发布此类信息。
当然,公众也要增强自己的“免疫力”,对于来源不明的文章和视频,不能偏听偏信,不能道听途说,不能随手转发,遇到疑惑的地方,应该到专业机构咨询专业人士。爆款“健康流言”,要“揭露”更要“截流”,也就是说要加强管理,不让其成为爆款,不让其换取流量。
(选自东方网,有删改)
让科学跑赢“科学”流言
牛瑾
虽说流言成不了真理,但谬误重复一百遍就可能被广泛接受,成为共识。所以,即便难度很大,遏制“科學”流言也是一项重要且必要的工作。在网络时代,更要用网络时代的方式让科学跑赢“科学”流言。
想“跑赢”,首先要琢磨的是如何超越,也就是辟谣。
辟谣平台必须权威。权威专家及时出手,才能撕破流言虚假的面具,挤压其生存空间。近年来,一些网络辟谣平台聚集各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了有益尝试;由中国科协等部门联手打造的“科学辟谣平台”也已经启动,有助于切实提高辟谣信息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更有利于形成“广泛汇聚、科学解读、矩阵传播、源头阻断”的辟谣机制。
辟谣方式必须接地气。辟谣,意味着不良影响已经产生,此时必须针锋相对地加以反驳,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正确的科学原理,少一些专业性术语,多一些大众化语言,也要多借助短视频平台等受众广泛的渠道,与流言“赛跑”,与流言“抢市场”。
想“跑赢”,还要琢磨怎么一路“跑赢”,也就是科普这件事。辟谣也是一次重要的科普,但我们不能仅仅跟在已经生成的“科学”流言后面穷追不舍,还要想办法从源头上解决。做好科普工作、增加高质量科学信息的供给、提升公众素养,让每位公民都能筑起针对流言的“防火墙”,在全社会形成不信谣、不传谣的良好风尚。
(选自《经济日报》,有删改)
“冬奥期间天然降雪越多越好”“航天员一到空间站就吃胖了”“大象北迁是因为西双版纳生态破坏严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会频繁掉线”……日前,2021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求真榜揭晓。网络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触手可及,一些“科学”流言如果不及时予以澄清,很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对于“科学”流言,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或有怎样的对策与建议?请自拟标题,自定立意,文体自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戴凤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