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北平铁展会掠影
2022-06-09陈哲
陈哲
九一八事变后,为抵抗日本侵略,民众自觉抵制日货,国货运动方兴未艾。当时的铁道部意欲举办一个固定的展会展示国货,为国货销售谋出路,并使展会成为铁路与农工商各界的合作平台,促进铁路货运的长远发展,达到增加铁路营收的目的,“收路商两利之效”[1],全国铁路沿线出产货品展览会(以下简称“铁展会”)遂应运而生。铁展会自1932年到1935年共举办四届,其中规模最大、参观人数最多的当属1934年在北平太庙举办的第三届铁展会。
创议铁展会之初,铁道部就计划每年在各大商埠巡回展览,上一届铁展会举办结束后公布下一届的举办城市,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做好筹备工作。展会筹备工作主要涉及组织机构的设置、展品的征集及展会的前期宣传等。
北平铁展会的最高组织机构为全国铁路沿线出产货品展览会办事处。在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以路为单位形成铁展会的基层组织。北平铁展会参展的铁路数量较前两届为多,除山西正太铁路与已沦亡于日本的东北四省各路外,全国铁路一律参加,计有平汉、平绥、北宁(关内段)、津浦、胶济、陇海、京沪、沪杭甬、杭江、南浔、道清、粤汉(南段)、株韶与湘鄂等14路。每路设铁展专馆馆长1名,办事员若干,主要负责展品的呈报、征集及各自展馆的装潢布置,并将本路沿线所产的名贵物产呈报铁道部,由铁道部组织名产馆统一陈列。
展品征集方面,北平铁展会吸取前两届铁展会的经验,展品更加注重农林出产货品,要求铁路沿线各站将农、林、矿及能代表各路特色的特殊货品尽量收集。铁道部除函电铁路系统内部的各路、局、会等机构外,还发电全国各省市实业厅、建设厅、社会局等机构,希望各界积极参与北平铁展会,此举收效甚佳,“铁展会各馆征集,均超过预期数量,尤以北宁馆为甚,全部均为无代价送陈,因地方限制,虽临时添盖附馆一所,仍不能容纳,尚有若干物品须轮流陈设”[2]。
前两届铁展会的宣传工作主要依靠行政命令推行,社会宣传效果不尽如人意。北平铁展会在舆论动员中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宣传策略,增设宣传组,参展各馆均派人参加,专门负责接待各大报社的记者。北平铁展会对宣传工作的重視很快得到回报,京津地区各大报刊对铁展会的筹办进度时刻关注,加之国货救国的舆论宣传,使得北平铁展会未开展就已备受瞩目,“在燕都市民之心理上,已激起狂烈之同情,为空前所未有”[3]。
北平铁展会甫一开幕就吸引大批观众前来参观,自1934年5月20日开幕以来,除6月1日与6月2日因暴雨天气参观人数较少外,其余时间日均三四万人,尤其是5月27日与6月3日,适逢星期天,参观人数达十万人以上。
北平铁展会的展区位于太庙,主要分为两处:一是名产馆;二是九处铁路专馆,分别是北宁馆、道清馆、粤汉馆、平汉馆、平绥馆、津浦馆、陇海馆、京沪沪杭甬馆、胶济馆。
名产馆位于太庙内皇帝祭祖前更衣处,由铁道部直接负责,参加名产馆陈列的商店共有52家,陈列全国各铁路沿线出产的货品,主要有瓷器、漆器、石刻像、丝、茶等,如湘绣、景德镇瓷器、景泰蓝等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产品,也有部分新兴的时髦产品,如自制无线电机、钢制用具等。各分馆的陈列在具体布置上各有千秋,各馆都竭力强调本路的特色。津浦馆设计的线路展柜,“将路线挖空,于空线边缘画黑线,代表钢轨,内装跑马灯,蜿蜒前进,如同列车,穿过站名灯”[4],在96站路名小灯下标注出该地的出产与特产、风景与名胜,使观众一目了然。平绥馆则在门前高悬一副对联吸引观众:“漫道东南豪富,宛从西北归来”,馆名牌匾下还悬挂布制平绥铁路全图,并大书“到西北去”。平绥馆运来绥远名驹15匹,于太庙西侧空旷地带开辟一处试马场,每日试跑以供观众评鉴,成为此次铁展会一大亮点。胶济馆的展陈除农林禽畜及草帽、山东绸之类特产外,还有全套植物标本及沿海水产标本。同时,各馆均设置招待员,对展陈物品进行讲解,以便观众了解展陈内容。
看完内容丰富、设计新颖的展览,不少观众会对各地物产心生向往,而铁展会设置的售品所正好满足人们的需求。售品所内售卖沿线货品物产,其中以杭州折扇,金华火腿,上海之电气用具、绸缎女鞋、钢精器具,宜兴陶器,扬州酱菜,苏常大米,北平景泰蓝,山东草帽,山西盘谷砚等货品最受欢迎。由于铁道部的优惠运输政策降低了商品成本,售品所内部分商品的价格甚至比原产地还低,因此销售十分火爆。以金华火腿为例,开幕只两天便一售而空,其他南方物产也都销量惊人,不少店铺都贴上这样的条子:“本号货已售净,暂停交易,新货不日运到。”
北平铁展会办事处还规定,购买货品满五元以上的顾客,可向商户索取北平铁展会的电影票一张,可观看展馆内播放的联华影业公司的电影,这更加刺激了观众的消费欲望。此外,中华无线电研究社每日用广播电台公共演讲机在规定时间播放各馆的轮流演讲,其余时间则播送音乐戏剧,以助观众游兴。
众多举措齐下,北平铁展会极一时之盛自在情理之中,人们的参观热情高涨,“直不能插足,在内招待人员,竟无法移动其地位……如潮似水之游人,后浪推前浪之移动,决无驻足静观之可能”[5]。北平铁展会原定于6月20日闭幕,后应各界强烈要求,继续延长了10天,创下了铁展会会期最长的纪录。
从1933年第一届上海铁展会开始,铁展会的参展货品都须经审查委员会审查评定,根据其形状、体质、装潢、图标的优劣,对其中质量优良者依次评定为超等、优等、一等,并发给奖章奖凭以资鼓励。具体流程是先聘请各界知名人士为审查委员会成员,成立审查委员会,再从展会闭幕前半个月开始对展品进行审查并评定出名次,闭幕后给予参展商号奖章和奖状。
在北平铁展会办事处的组织下,全国铁路沿线产品审查委员会于1934年6月15日晚成立。本届审查委员会成员共39人,北平市市长袁良、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皆在其中。审查委员会将所有参展货品分为农产、矿产、药材、料产、水产、工艺、禽畜等七组。参展货品需通过以下六项审查标准之一方可参与评定:一、与铁路运输有关者;二、对提倡国货有关者;三、对国防有关者;四、對农工商业改进有关者;五、对民生日用之国产品有关者;六、对特种国产工业有奖励出品必要者。
除了评审参展货品,为参展商号颁发奖励,铁道部还对参会的各铁路局颁发奖凭,并对其中出力尤多人员酌予奖叙,以劝勉人心。如京沪、沪杭甬路就因为办展得力而收到奖凭,奖语如下:“京沪沪杭甬馆货品繁多,规划布置,殊属整齐。工艺品类繁多,实足代替舶来品,且可唤起观众服用国货心理。”[6]
回顾北平铁展会的筹备及展览过程,我们发现,尽管在展陈策划及展品分类等方面,北平铁展会与今天各类精彩纷呈的展会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但在当时国家贫弱、外敌入侵的时代背景下,能筹办出这样规模的全国性展会,已然凝聚当时国人的诸多心血。正如北平铁展会的宣传语所云,“铁展不是赛会,是要社会人士明了国产品的真相”。遗憾的是,随着侵华日军进攻,铁道部的改革发展之路戛然而止,铁展会也随之被取消,当时的繁华盛景宛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留与后人无限的怅惘与追忆。
(图片均为中国铁道博物馆馆藏)
注释及参考文献:
[1]电各省市实业厅等[J].铁道公报,1932( 401) : 4.
[2]三届铁展筹备完竣[N] .大公报,1934 -5 -19(4).
[3]赵之敏.第三届铁路沿线出产品展览会[J].交通经济汇刊,1934,5(2):12.
[4]维生.全国铁展流水记[J].十日谈,1934(32):284.
[5]铁展会观众昨达十万人[N].大公报,1934-5-28(4).
[6]铁道部训令(展字第一二零九四号)[J].铁道公报,1934( 1025) : 6.
作者单位:中国铁道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