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监测技术在工业废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2022-06-08万梦雪

科海故事博览 2022年15期
关键词:工业废水监测技术毒性

万梦雪

(乐陵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山东 乐陵 253600)

1 生物监测技术的概念

水是生命之源。在大自然中,有很多生物与水环境密切联系、互相依存,如果水环境发生污染,将会对生物造成重要影响,轻则干扰生物的正常生长、繁殖,重则导致生物基因变异,甚至灭绝。生物监测技术主要是利用生物学原理和关联效应,对水环境中有关的生物体发育、繁殖、存活等各类形态进行分析,通过对其敏感性、反应度的研究,判断水体污染情况,且不同生物水平所采用的生物监测技术也有所不同,如表1 所示。[1]与传统的物理、化学等监测技术不同,生物监测技术的灵敏度更高、监测内容更丰富、监测方式更便捷、投入成本更低廉、监测结果更直观明显,同时,生物监测技术还能与物理、化学等监测技术同步使用,作为有效补充和验证手段。但是,因生物监测规范标准还不够系统科学、技术手段还不够丰富全面,对个别工业废水污染的监测准确性还有一定的存疑。

表1 生物监测技术汇总

2 生物监测技术的应用

2.1 微生物群落监测技术

一般来说,水体自身含有很多丰富的营养元素、细菌藻类,可供微生物的生存繁殖。如果水体发生污染,将首先对微生物造成影响,因此微生物群成为水体污染监测的首选,其监测技术在工业废水污染治理中广泛应用。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对水体中微生物群的种类、数量、活动频率等监测,可以对水体污染范围、时间、程度进行有效评价,根据数据演算,还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水体改善或恶化的情况变化。随着微生物群落监测技术的不断完善,对微生物群落分析更加细化、专业化,该技术市场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泛。例如,在海水的水环境监测中,受环流、潮汐影响,一些监测结果不够精准,但应用该技术,加上聚氨酯泡沫块体,可以明显提升监测精准度。[2]

2.2 生物毒性监测技术

对于成分相对单一的工业废水,采用理化监测可有效且准确地判断出工业废水的污染情况。但如果污染成分相对复杂,通过理化监测很难完整的反映出污染综合影响,这时就需要进行生物毒性监测,通过毒性的相互关联作用,全面判断废水污染的成分、程度以及与生物效益的关系。当前,较为常用的废水生物毒性监测主要有发光细菌毒性监测、藻类毒性监测、蚤类毒性监测和鱼类毒性监测等,不同生物具体监测方法见表2。

表2 不同生物标准毒性监测

2.2.1 发光细菌毒性监测

部分细菌自身具备发光性能,在氧分子作用下,细胞内的荧光酶受到催化,核黄素-5-磷酸被氧化成LCFA,同时释放一定强度和波长的光(蓝绿色)。这一类细菌的监测时,主要通过pH6~9.3 的氯化钠和0.3%浓度的甘油进行发光监测,这类细菌主要可分为淡水发光细菌如青海弧菌、霍乱弧菌以及发光异短杆菌等,以及海水发光细菌。[3]在工业废水中,一旦水体污染浓度改变,发光细菌的发光强度将会发生改变,因此,发光强度可作为水污染监测的直接、有效指标之一。

目前,该技术主要用于监测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浓度,相对来说,其操作更简捷、结果更准确、灵敏度更高,因此应用较为广泛。

2.2.2 底栖生物毒性监测

水体中生存着一定数量和种类的底栖生物,如螺蛳、河蚌、牡蛎等,这些动物的分布范围、关联行为、繁殖能力等都可以作为水体污染的评标指标,特别是一些需要净水的动物,更易判断出水体污染程度和水体健康指数。通过对底栖生物的发育成长过程监测,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敏感程度的分析可以有效对水体进行评价,并测定水体中重金属、农药残留的浓度。

2.2.3 鱼类毒性监测

在水体中,鱼虾类属于高等级动物,属于食物链的顶端,采用鱼虾类作为测体,其技术应用已久且很成熟,主要应用于工业废水的毒性测试。当水体污染超过一定范围,其含氧量会下降,靠氧气生存的鱼虾类将会很快地做出明显反应,如跳跃水面、肚皮向上等。有的鱼虾类与人类基因很接近,比如斑马鱼,其基因和人类相似度约90%,用斑马鱼作毒性测试,其结果对人类有直接借鉴意义。[4]当水体有严重污染,或存在致毒物质时,敏感的斑马鱼将会加快呼吸,鱼鳃无节奏的煽动,跳跃出水面,直至死亡。

2.2.4 藻类、蚤类毒性监测

藻类和蚤类等生物个体相对较小,在正常的水体中可进行大量繁殖。然而,一旦水体环境出现恶化,藻类的生长就会因环境改变而受到抑制,蚤类的生长以及繁殖能力也会相应发生改变。因此,在生物毒性监测中,可通过将生长率、繁殖率作为生物毒性监测评价的终点。尤其是藻类、蚤类等微生物毒性监测,能够通过生物生长状态的改变直接反应工业废水的毒性效应,但采用该监测方法,前期培养工作量往往较大,且监测周期也相对较长,对于水污染应急监测适用性差[5]。

2.3 生物传感器监测技术

生物传感器监测技术的原理是使用检测仪器,将水体中微生物的浓度值传感转化成电信号进行监测的一项技术。生物传感器是整个监测系统的核心,主要作用是接收和转换微生物信号,其识别元件涵盖微生物的性能识别元件、理化换能器和信号放大装置等(如图1)。相对来说,该技术专业性强、分析数据快速且准确,误差小。生物传感器包括BOD 传感器、DNA 传感器以及微生物传感器等,其中,BOD 传感器主要测定生化需氧量,通过瓦勃呼吸法、库伦滴定法等,监测分析溶解氧的含量和浓度,进而确定水环境污染情况。[6]采用该方式进行废水污染监测,能够简化整个监测流程,确保水污染监测相关设施的有序推进,从而进一步提升工业废水污染治理的成效,因此在很多地方应用广泛。较为常见的生物传感器监测技术有酚类生物传感器、光化学生物传感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DNA 生物传感器,以及基于荧光蛋白表达的细菌生物传感器、基于抑制效应的酶生物传感器等,不同传感器监测技术能够对不同水体污染类型进行监测,该技术特异性好、灵敏度高,能够有效提高水体中的生物处理效率,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监测设备、试剂等耗材经济成本高等不足。

图1 生物传感器监测技术示意图

3 生物监测技术的不足

在工业废水污染监测中,生物监测技术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有:

一是水体生物的习性、分布、喜好不同,不同物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对污染物的反应也不相同,即使同一种生物因个体大小、成长环境差异,对同样水体的反应也不尽相同,如此就会造成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及准确性无法保证。因此,在监测时要综合考虑水体的不同特征、生物的不同习性、监测区域的不同环境,设定差异性的测试周期,同时,还要结合气候、温度等条件,提前做好监测试验,并对监测标准及频率灯光各项指标进一步优化,以最大化减少和消除误差[7-8]。

二是水体中生态链条交叉,生态系统相对复杂,在工业废水污染浓度较低或污染危害释放缓慢时,一些生物群体难以在短期内出现明显的反应,即生物学效应不明显,监测结果往往会存在偏差。因此,要结合不同生物群体的特征、行为,确定不同的理化监测指标,以精准地监测出废水污染的浓度,分析潜在危害。

三是受技术影响,生物群落鉴定、实验技术还不够先进,生物监测技术难以做到精确、量化分析,也远远没有达到理化监测的规范性评价标准。因此,在条件具备时,要统筹生物监测和理化监测方式,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综合分析,以做出更精准的判定,进而建立符合人体健康的评价指标。

四是随着生物监测技术的普及,经过实践检验的监测技术更加便捷有效,既能提高处理效率,又能完善数据链,形成系统的勾稽关系。但还有一定的不足,如应用PCR 监测时,一旦试剂被污染,或样品采集不合理,就会导致监测结果南辕北辙,因此,需要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提高平行采样能力[9];有的地区对常规仪器设备投入较多,考虑到经济成本,对高精密仪器投入较少,对一些试剂耗材应用不够全面,对专业监测人员培训教育不足,都可能导致监测结果出现偏差。

4 结语

生物监测技术作为水环境污染监测的重要手段,与常规的理化监测相比,其能够通过监测生物种群的变化来实现对水体污染情况的监测,弥补了传统理化监测无法反应污染物对水体生物的具体影响等不足,促使水体污染监测更加全面、直观、科学,使水体污染的影响一目了然。因此,应对该类监测技术予以深入研究,全面探索,积极改进,广泛应用,以为区域水环境监测、评价以及相应处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工业废水监测技术毒性
硝酸银沉淀法去除高盐工业废水中卤化物对COD测定的干扰
应激宁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
关键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水处理工艺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动物之最——毒性谁最强
UPS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及应用
苦豆子总碱对PC12细胞的毒性
水资源监测技术的要点
磨削加工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