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渣场填土地基上建筑物基础形式选择

2022-06-08卢宝玉王智阳

西北水电 2022年2期
关键词:平板式筏板板式

卢宝玉,王智阳,张 博

(1.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水务局,甘肃 平凉 744600;2.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安 710024;3.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 710065)

0 前 言

在工程建设中,基础作为将建筑物荷载传至地基的承重构件,其安全稳定至关重要。筏板基础具有承载力高、整体性好、刚度大、造价较低等优点;桩基础也可提供较大的承载力,且能较好控制其他原因引起的不均匀沉降[1]。因此,这两种基础形式在水利及建筑工程中都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2-3]。堆渣场上层为人工填土及开挖废料,土体结构不均匀且较为松散。在渣场上进行建筑物建设时,基础形式的是否合适并满足要求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败[4-9]。本文针对某水利工程以堆渣场为基础,选择平板式筏板基础、梁板式筏板基础、桩基基础3种方案,从应力变形及投资两方面进行比选分析,确定最终方案,为渣场填土地基建筑物基础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1 工程概况

某水利工程堆渣场容量为49万m3,堆渣体从沟口开始,东西长约450 m,南北最宽处约110 m,中间宽,两头较窄。堆渣体前缘坡面分为五级,顶部高程622.00 m,在高程611.40、596.40、581.40 m各设一级2 m宽马道,在568.82 m设一级9 m宽马道,共4级马道。现将在渣场上进行管理营地建设,主要包括办公楼、综合服务楼,公寓等。其中办公楼拟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结构,共5层,长66.1 m,宽28.8 m,高21.9 m。堆渣场平整至修建办公楼已4 a多,目前地表外观监测变形趋势来看,堆渣体水平变形和沉降变形基本处于收敛或较稳定状态。

表1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

表2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表

2 基础形式初拟

参考类似工程,综合考虑建筑物使用要求及地基地质情况,根据规范要求[10-11],现初拟以下3种基础形式进行比选研究。

(1) 方案1:平板式筏板基础,筏板厚度取60 cm;

(2) 方案2:梁板式筏板基础,筏板厚60 cm,梁截面为40 cm×80 cm;

(3) 方案3:桩基础,桩直径为100 cm,长度为11.6~33.5 m,共89根,桩与桩之间设有联系梁(30 cm×60 cm)。

3 数值模拟分析

3.1 数值模型建立

依据沟道原始地形和渣场场坪图、办公楼基础和结构设计图,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渣场周边到计算边界的最小距离为80.0 m。模型采用直角坐标系,X轴为水平轴,指向沟谷右边坡为正(面向下游);Y为水平轴,指向沟谷下游为正;Z轴为竖直方向,指向上为正。堆渣体和场地岩土体以及基础用Solid单元模拟,基础上部板梁柱用板单元和梁单元来模拟。假设基岩及混凝土均为均质弹性、各向同性,计算采用材料参数见表3。

表3 计算材料参数

根据拟定的基础形式3个方案,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

模型1:平板式筏板基础,模型单元总数为684 477个;节点总数为139 601个。用接触单元模拟筏板与堆渣体之间的接触面。

模型2:梁板式筏板基础,模型单元总数为685 074个;节点总数为139 601个。用接触单元模拟筏板与堆渣体之间的接触面。

模型3:桩基基础,模型单元总数为82 863个;节点总数为51 237个。假定办公楼荷载完全由桩承担,桩基础也用Solid单元模拟。

筏板基础及桩基础数值模型见图1,3种模型网格划分结果见图2。

3.2 方案1模拟结果与分析

计算在结构自重情况下应力变形情况,并从地基面变形、筏板应力、地基面法向应力3方面进行分析。地基面变形情况见图3。基础范围内地面最大变形产生在竖直方向,表现为沉降变形,变形量为-6.1~-27.4 mm,较大值位于中部,最大最小变形比值为4.5;在沟谷左右水平方向上的变形量为-0.7~-1.2 mm,较大值位于左端,最大最小变形比值为1.71;地面在沟谷上下游水平方向上的变形量为0.4~1.3 mm,较大值位于下游侧,最大最小变形比值为3.25。两柱之间的最大沉降差为4.4 mm,小于0.002l=14.0 mm(规范允许值)[10]。

筏板应力分布情况见图4,应力极值统计表见表4。筏板底面拉应力大于顶面,正应力最大拉应力为2.5 MPa,大于混凝土设计抗拉强度1.43 MPa(混凝土等级为C30),但拉应力大于1.43 MPa的区域很小,基本位于柱子附近(最大约1.0 m);正应力最大压应力为3.28 MPa,是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14.3 MPa的22.9%。最大剪应力为0.26 MPa,是设计抗剪强度2.1 MPa的12.4%。第一主拉应力稍大于正应力最大拉应力,为2.51 MPa。

表4 应力计算统计表 /MPa

地基应力分布如图5,X向最大应力为0.0328 MPa,方向向河谷右方;Y向最大应力为0.0411 MPa,方向向河谷下游;Z向最大应力为0.0734 MPa,方向向下,小于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0.30~0.35 MPa。

3.3 方案2结果分析

计算在结构自重情况下应力变形情况,并从地基面变形、筏板应力、基础梁应力、地基面法向应力4方面进行分析。基础范围内地面最大变形产生在竖直方向,表现为沉降变形,变形量为-5~-28.5 mm,较大值位于中部,最大最小变形比值为5.7;在沟谷左右水平方向上的变形量为-0.7~-1.3 mm,较大值位于左端,最大最小变形比值为1.86;地面在沟谷上下游水平方向上的变形量为0.5~1.4 mm,较大值位于下游侧,最大最小变形比值为2.8。两柱之间的最大沉降差为4.63 mm,小于0.002l=14.0 mm。

筏板应力分布情况见图4,统计表见表1。筏板底面拉应力大于顶面,正应力最大拉应力为2.3 MPa,大于混凝土设计抗拉强度1.43 MPa(混凝土等级为C30),拉应力大于1.43 MPa的区域很小,基本位于柱子附近(最大约1.0 m);正应力最大压应力为2.37 MPa,是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14.3 MPa的16.6%。最大剪应力为0.23 MPa,是设计抗剪强度2.1 MPa的11.0%。第一主拉应力稍大于正应力最大拉应力,为2.31 MPa。

基础梁轴向力为-0.486~0.150 MN,弯矩为-0.133~0.0946 MN·m,剪力为-0.197~0.240 MN,轴向应力为-1.52~0.469 MPa,弯曲应力为-2.210~3.120 MPa。内力或应力分布如图6。

地基X向最大应力为0.0313 MPa,方向向河谷右方;Y向最大应力为0.0398 MPa,方向向河谷下游;Z向最大应力为0.0706 MPa,方向向下,小于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0.30~0.35 MPa。

3.4 方案3结果分析

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对这89跟桩应力变形情况进行分析,应力见图7,变形见图8。

桩最大轴力为2.138 MN,相应的轴向应力为2.725 MPa,轴向应力均为压应力;最大弯矩为0.0801 MN.m,相应的弯曲应力为0.817 MPa,小于混凝土设计抗拉强度1.43 MPa(混凝土等级为C30),最大弯曲应力是混凝土设计抗拉强度的57.1%;最大剪力为0.0076 MN。可按弯矩对桩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需要配置5Ø18竖向钢筋。桩在3个方向位移均很小,在沟谷左右水平方向变形为-0.8~1.5 mm;在沟谷上下游水平方向变形为-0.6~1.5 mm;在竖直方向变形为0~1.8 mm。

3.5 模拟结果综合分析

通过3种方案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可知,平板式筏板基础和梁板式筏板基础底面拉应力大于顶面,最大位移均为竖直向下,表现为沉降变形;最大拉应力分别为2.51 MPa和2.31 MPa,大于C30混凝土设计抗拉强度1.43MPa,但通过配筋抗拉强度均能满足要求;最大压应力分别为3.28 MPa和2.37 MPa;地基面最大沉降变形分别为27.4 mm和28.5 mm,两柱之间的最大沉降差均满足规范要求。桩基础桩轴向应力为2.725 MPa,最大弯曲应力为0.817 MPa,最大位移为1.8 mm方向竖直向下。桩基础应力变形均小于筏板基础,3种基础从应力变形角度均满足要求,均可采用。

4 投资估算与比较分析

通过平板式筏板基础、梁板式筏板基础、桩基础3种方案主要工程量估算及施工工艺的分析,参考水泥、钢筋等材料市场价格,依据《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中相关内容,对3种投资进行初步估算。结果直接投资最少为梁式筏板基础,投资额为215.64万元;直接投资最大为桩基础,投资额为744.06万元;平板式筏板基础直接投资略大于梁式筏板基础,为226.71 万元。具体投资分析内容见表5。

表5 基础工程量及投资估算表

5 结 论

(1) 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3种基础均满足设计要求。其中桩基础的应力变形结果均小于筏板式基础,且更能抵抗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筏板基础中梁板式筏板基础相较于平板式筏板基础应力变形均有所改善。

(2) 投资分析显示,桩基础所需投资最多,梁板式筏板基础所需投资最少。桩基础由于施工复杂、工程量较大,所需要投资明显大于筏板基础;梁板式筏板基础所需钢筋混凝土量略小于平板式筏板基础,所需投资也略低于平板式筏板基础。

(3) 结合工程情况,办公楼楼基础采用桩基础、梁板式筏板基础、平板式筏板均可行。但由于堆渣体均匀性较差,成分复杂,桩基施工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投资大、施工复杂,周期较长。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采用梁板式筏板基础,并在局部采用挖除换填、碾压、夯实等措施适当改善地基情况。

猜你喜欢

平板式筏板板式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宇航级平板式毛细泵环路热管研制成功
平板式钻井液叠层筛网自由振动探究
平板式汽车制动试验台设计
滑盖产品的三板式注塑模具设计
超高层筏板钢筋采用型钢支撑施工技术探究
板式吊耳设计中的相关计算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板间接缝开裂修补技术的研究进展
浅析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解剖治超杀手锏——平板式动态汽车衡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