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绿色”赋能“双碳”
——新时期绿色档案馆建设实践探析

2022-06-08封盛龙

关键词:档案馆绿色建筑

封盛龙

国家档案局科研所 北京 100050

城市建筑业在建材生产、建筑建造和使用等全过程都可谓是能耗“大户”,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9月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调研时强调,要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适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2022年3月,住建部发布《“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建筑用能结构逐步优化,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建设发展方式[1]。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大力推动绿色建筑,促进建筑领域的降碳节能,已成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

其中,档案馆建筑作为城市公共建筑的组成之一,面对能耗及碳排放日益增长的严峻形势,其规划建设同样紧跟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要求,严格贯彻执行相关政策法规及行业标准,通过积极探索绿色档案馆新建和改扩建等一系列工作,以“绿色”赋能“双碳,”为国家减碳节能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1 档案馆建筑能耗及碳排放现状问题

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档案馆4233个。其中,综合档案馆3341个,总建筑面积1268.4万平方米[2]。根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公共建筑碳排放7.84亿吨二氧化碳,单位面积碳排放强度为每平方米60.78千克二氧化碳。据此,我国所有综合档案馆整体打包估算,每年的碳排放总和约为77.09万吨二氧化碳。

与此同时,随着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价值作用愈发凸显,其助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域也得到了不断延伸。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域一体化发展、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国家重要战略中,在长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中,在“僵尸企业”处置、污染源普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具体工作中,档案部门积极发挥馆藏档案资源优势,编报专题材料,为中央和政府决策提供精确的资政参考,以档案本身的内在历史底色和历史逻辑,主动融入并积极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建设。在此过程中,档案利用率不断提升,档案馆库及配套设施设备使用率不断提高,加之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应用,档案馆库的单位面积能耗及碳排放不降反增。

为落实国家“双碳”战略要求,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大力发展绿色档案馆建筑,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型档案馆新建和改扩建工作,可谓势在必行。

2 档案馆建筑绿色理念和评价标准规范

绿色建筑一般是指,在全寿命期内均实现低能耗并且环境友好的建筑。绿色档案馆在建筑结构上通常会选择应用环保材料和绿色低碳节能技术,同时兼顾建筑的安全可靠耐用原则,提升防灾抗灾性能,延长使用周期。在整体环境上,一方面要在全寿命期内最大程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效处理工业废物,严格进行垃圾分类等。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内部环境的监控调节,如合理的温湿度控制可以延长档案的安全保管时间;定期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做好对馆库内杀虫防霉剂等挥发性有机污染气体的常规性监测,确保馆库档案工作人员的安全健康,真正实现建筑的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

2019年,国家修订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其作为规范和引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根本性技术标准,自2006年第一版发布以来,历经十多年的“3版2修”,目前已总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同年,国家档案局颁布实施《绿色档案馆建筑评价标准》(DA/T 76—2019),作为国内首次颁布的针对档案馆建筑的绿色建筑专用评价标准,旨在以新时期的绿色发展理念引导档案馆建筑(含各类档案馆及备份中心)以及功能相近的建筑绿色设计、施工与运行,规范了绿色档案馆建筑的评价工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首次以中办、国办文件形式印发实施的《“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加强档案馆库建设与管理,开展综合档案馆绿色档案馆自评工作,着力开展超低能耗档案馆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3 档案馆建筑绿色低碳节能路径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行业“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和有关标准规范要求,笔者认为,实现档案馆建筑的绿色低碳节能,可以从以下三方面重点把握。

3.1 加强绿色建筑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

近年来,住建部对绿色建筑的新规划和布局,给一线施工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然而,由于标准化体系建设不足,国内绿色建筑全产业链的标准化程度需要得到整体提升,才能避免因高科技环保材料、技术等的产品定制问题而导致的成本居高不下,以符合“绿色”的同时,也不违经济适用原则。国家有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强化绿色建筑全产业链的有关标准体系建设,适当推出激励政策,鼓励和倒逼产业升级。

3.2 推动有关绿色低碳节能新技术研究

有关单位部门可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技术、新型相变储能技术、绿色环保材料等在绿色档案馆建筑中的应用研究,如推动太阳能光伏应用,加强浅层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探索开展近零能耗、零碳排放档案馆建筑的可行性研究,开展绿色档案馆建筑的智能化研究,将建筑智能化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智能化运维技术等有机结合[3],鼓励与建筑同步设计施工,分布式、一体化应用,有效推动实现建筑的绿色低碳节能。

3.3 推进绿色评价标准的落地应用

评价标准的颁布实施是落实国家绿色低碳节能战略的重要举措。首先,应当从国家档案局层面积极推动《绿色档案馆建筑评价标准》在全国各级档案馆新建和改扩建工作中的对标达标评价应用,有序推进绿色档案馆星级评估试点工作。同时,还可支持基础较好地区的档案部门探索开展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项目,以起到绿色引领作用。

4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绿色档案馆建设

众所周知,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以最先进理念、最高标准、最好质量、突出绿色引领”的建设要求。

通州区档案馆新馆建设项目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十四五”时期重点项目库重点工程,秉持“三最一突出”要求,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档案馆建筑评价标准》设计,于2021年11月30日正式开工,预计2024年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据档案部门测算,预计到2035年,新馆可容纳超过300万卷档案,能够满足城市副中心未来30年的档案入馆需求[4]。除了传统的档案收集保管、开发利用功能外,该馆还有陈列展览、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的功能,具备对外服务的公共性与开放性,将成为规模适宜、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绿色环保的档案保管基地、档案利用服务中心、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新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公众活动场所,有望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又一重要的文化地标。

图1 通州区档案新馆建设规格标准高

图2 通州区档案馆之变迁

新馆建设项目按照国家最高等级“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设计,融合运用“科技、绿色、低碳、环境友好”的理念和技术措施,实现了“理念先进、技术引领”的整体目标。通过综合考虑城市副中心标准要求和档案馆功能特点,在注重档案安全保存的同时,结合地区自然气候条件,将建筑内各档案库区设计配备了可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同时,运用太阳能、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配合节水设备、高效围护结构、高效空调设备和照明器具等设备设施的设计,提高了建筑整体的能源利用效率。

另外,新馆还以建设超低能耗档案馆、近零碳排放档案馆为更高目标,制定 “近零碳排放”策略,包括加强新馆的气密性处理,外门窗与主体之间的缝隙用保温材料满填等;采用地源热泵机组和全热交换率不低于70%的高效热回收系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建筑本身的碳排放量,同时结合周边的绿化空间进行碳汇,建设对环境产生正面影响并降碳的建筑。

2022年2月,国家档案局有关专家领导专程前往该项目工程所在地调研指导,对于绿色档案馆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强调通州区档案馆新馆建设项目设计理念先进,为城市副中心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也为绿色低碳节能档案馆建设提供了示范案例。鉴此,有关部门可积极探索推进开展绿色档案馆自评和星级试点工作,推动档案馆建筑的绿色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真正践行绿色低碳节能要求,以“绿色”赋能“双碳”,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档案馆绿色建筑
绿色低碳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关于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关系探讨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when与while档案馆
北京市第三届“档案馆日”活动预告
科隆档案馆突然坍塌
再造绿色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