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证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2022-06-08芦希艳姚家久赵宁侠

癌症进展 2022年8期
关键词:肺癌化疗差异

芦希艳,姚家久,赵宁侠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门诊部,2急诊科,西安 710038

3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儿科,西安 710032

临床中手术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最佳方法,但由于多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确诊时病情已发展至晚期,错过了最佳手术治疗时机,只能通过化疗来抑制疾病发展,延长生存时间[1]。由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时间较长,且化疗期间患者常出现不良反应,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影响,还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致使其放弃治疗,导致临床病死率增高[2]。近年来,有研究认为中医辨证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在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的同时,还可延长其生存时间[3-4]。本研究探讨中医辨证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标准:①符合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标准[5],且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②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完整;③应用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化疗。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脏器功能异常;③具有精神障碍。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108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7),对照组患者应用GP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中,男26例,女25例;年龄43~88岁,平均(64.15±8.11)岁;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17例,腺癌26例,腺鳞癌8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9例;年龄41~85岁,平均(63.92±8.49)岁;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18例,腺癌30例,腺鳞癌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GP方案化疗,第1~3天,将500 ml生理盐水与30 mg/m2顺铂混匀后静脉滴注;第1、8天,将250 ml生理盐水与1000 mg/m2吉西他滨混匀后静脉滴注,21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治疗:①阴虚内热型患者给予由北沙参、谷芽、麦芽各30 g,生地、麦冬、白扁豆、鸡内金、百合各15 g,玉竹浙、桑叶、贝母各12 g,甘草、桔梗各6 g组成的汤剂加减服用;②脾肺气虚型患者给予由谷芽、麦芽各30 g,党参、鸡内金各15 g,茯苓、陈皮、半夏、白术各12 g组成的六君子汤加减服用;③气阴两虚型患者给予由麦芽、谷芽、北沙参各30 g,白扁豆、鸡内金、麦冬各15 g,浙贝母、桑叶、玉竹各12 g,五味子9 g,甘草6 g组成的汤剂加减服用;④气滞血瘀型患者给予由麦芽、谷芽各30 g,鸡内金15 g,柴胡、酒大黄、枳壳、天花粉、当归各12 g,桃仁9 g组成的复元活血汤加减服用。如果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则加蒋竹茹10 g、姜半夏12 g、生姜9 g;如果出现气血亏虚、神疲乏力,则加当归、熟地、大枣各15 g,加鸡血藤30 g。每天1剂,早晚服用,21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临床疗效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6]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完全缓解:临床症状和病灶均消失;部分缓解:临床症状消失,病灶体积缩小50%及以上;疾病稳定:临床症状减轻,病灶体积缩小不超过50%或增大不超过25%;疾病进展:临床症状无明显减轻或加重,病灶体积增大25%及以上或出现新病灶。疾病控制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例数/总例数×100%。

1.3.2 免疫功能指标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的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静置30 min后,3000 r/min离心10 min。采用美国BD公司FACSCAIibur型流式细胞仪检测 CD4+、CD8+水平,并计算CD4+/CD8+。

1.3.3 生存情况患者出院后以门诊复查、电话等方式随访3年,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统计1、3年生存率。

1.3.4 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94.74%(54/5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35%(4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0,P=0.041)。(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n(%)]

2.2 免疫功能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4+、CD8+水平及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本组治疗前,CD8+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比较

2.3 生存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1、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 1、 3年生存情况的比较[ n(%)]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77%(5/57),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53%(1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0,P=0.036)。(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n(%)]

3 讨论

肺癌是临床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调查显示,非小细胞肺癌占全部肺癌的80%~85%,每年全球新增肺癌病例约120万,新增肺癌死亡病例约100万,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7-9]。手术切除是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最佳手段,对于无扩散转移、可耐受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切除病灶可消除或缓解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预后。但由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多表现为发热、胸痛、气促、咳嗽等,症状较为隐匿,易导致误诊、漏诊或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阶段,错过了最佳手术治疗时机[10-11]。化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辅助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生存期,但其可引发肝肾功能减退、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12]。

中医认为肺癌属“咳嗽”“咳血”“胸痛”范畴,是因阴阳失调、正气亏损,邪毒趁虚入肺,致使肺脏功能失调,血行受阻,邪气瘀毒胶结,日久则形成肺部积块,表现为喘促、咳嗽及咳血等症状[13-14]。近年来,传统中医药因其独有的辨证论治体系和整体防治观念,在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展现了一定的优势,中医治疗的特色与核心是中医辨证治疗,其具有个体化、全面兼顾及多靶点治疗的优点,因此临床治疗中产生了部分有效的中成药和中药方,且逐渐得到医学界的肯定与重视[15-16]。宫临征等[17]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辅助吉西他滨与顺铂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然而有研究发现补阳还五汤为活血益气代表方剂,具有祛瘀散结、益气活血等功效,但其对于气虚、阴虚患者的疗效较差[18]。韩甜甜等[19]研究表明,中医辨证联合化疗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本研究分析中医辨证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中医辨证可通过多靶点治疗提高临床疗效,同时中西医学相互交融、互为补充,使疗效进一步提高。观察组患者的1、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有关,仍需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免疫功能关系密切,临床中发现恶性肿瘤患者多存在免疫功能改变[2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本组治疗前,CD8+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辨证辅助化疗可有效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综上所述,中医辨证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肺癌化疗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中国每年78万人确诊肺癌医生忠告,预防肺癌,晚上请坚持四不要
化疗真的会加快死亡吗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
跟踪导练(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