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经济报道准度深度广度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06-08孙鹏飞

中国记者 2022年5期
关键词:平顶山系列报道党报

□ 孙鹏飞

内容提要 党报需要将做好经济报道、助推高质量发展作为职责和使命,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给当前经济形势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更要因势而谋,加强经济报道策划、优质内容生产和全媒联动传播,提升经济报道的准度、深度、广度,唱响高质量发展主旋律。

做好经济工作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经济运行状况、经济生活信息从来都是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的焦点,这决定了经济领域始终是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的主阵地,经济宣传始终是党的新闻事业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多点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因素给经济稳增长带来很大压力和挑战。作为主流媒体,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定盘星”和“压舱石”作用,为稳定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贡献媒体力量。

平顶山日报作为中共平顶山市委机关报,近年来在强化经济报道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该报2021年11月起推出的“加快形成创新高地构建创新体系”系列报道,紧紧围绕中央、河南省委关于依靠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部署要求,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和新闻传播规律,加强报道策划、做优报道内容、创新传播手段,有效提升经济报道的准度、深度、广度,增强了主流媒体经济报道的内容生产能力,把高质量发展的故事讲得生动而精彩。

一、吃透政策强策划,提升经济报道准度

党报对重大经济政策和经济现象的分析和把握,往往是广大干部群众加深理解和付诸实践的参照、依据,无论资讯如何发达,这一权威性在当下的传播语境下依然十分显著。与社会新闻报道相比,党报的经济报道政策性、专业性更强,对政治站位、大局意识、政策把握、专业知识的要求都更高,并且经济报道涉及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庞杂。这就要求党报的经济报道要做到精准定位,否则就将成为“一盘散沙”。做好经济报道,必须对党和政府出台的经济政策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在吃透政策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思考调研,有指向性地加强策划,提升报道的精准度,“孵化”出吸引人、打动人、影响人的优质报道内容。

加强经济报道策划,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做好经济报道必须要把准方向,经济和政治从来都是密不可分。做合格的党的经济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把增强政治意识作为“必修课”。只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才能在选择报道主题、策划报道方案、制定报道计划时不偏离方向。平顶山日报在经济报道实践中,始终把讲政治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报道中央、省委、市委关于经济发展的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及时宣传解读,营造强有力的舆论声势。

2021年11月3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为最高奖获得者等颁奖。平顶山日报编委会敏锐地抓住中央、省委在当前新形势下把“创新”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这个关键点,决定结合平顶山实际推出一组以创新为主题的系列报道。编委会迅速组织力量认真学习中央、省委相关政策和部署要求,明确了“精心策划、打造精品,总结经验、展示成绩,坚定信心、凝聚力量”的报道思路,确定了“5+3+N”的报道方案(即5篇全面反映平顶山市创新成绩的深度报道,3篇评论员文章,从科技管理、创新机制、企业研发等不同角度进行持续不断的动态报道)。这组系列报道从当年11月5日推出,报道内容上连中央、省委的政策“天线”,下接基层创造性贯彻落实的“地气”,系统深入地报道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新政策,有效凝聚了共识、提振了发展信心,受到平顶山市委的充分肯定。

□ 图为平观新闻手机客户端开设的“加快形成创新高地 构建创新体系”专题。

加强经济报道策划,要精准有效发力。经济工作纷繁复杂,其中的热点和难点不仅是党委、政府推动工作的重点,而且更容易受到群众的关注。党报经济报道必须增强敏锐性和辨别力,提升热点、难点把握能力,选准报道的新闻点,找准突破口、精准发力,才能使宣传效果成倍放大,营造高潮迭起的主流舆论声势,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积极支持、参与党委政府稳经济、促发展的工作。

平顶山日报编委会在策划“加快形成创新高地构建创新体系”系列报道时,经过深入分析,决定精准突出“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这一重点,每一篇都从不同的侧面进行解读和阐释主题。例如,第一篇报道《围绕主导产业,在创新发展的赛道上奔跑》,以被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在全国进行推广的“平顶山经验”,推动建立“高校院所+技术平台+产业基地”的创新链条为切入点,系统解读平顶山市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及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加速奔跑的经验。第一篇评论员文章《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紧扣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深入阐述了平顶山市之所以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实现单一矿业城市向区域性功能城市、‘中原煤仓’向中国新材料基地、‘煤城’向山水宜居绿城的转变”,正是因为依靠创新这个最关键、最根本因素的推动,最终得出“只有抓住创新,才能抓住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才能下好区域竞争的‘先手棋’”的结论。这些准确把握政策、紧扣发展规律、突出地方特色的报道,为平顶山市在“十四五”期间“快马加鞭地持续推进创新”吹响了“集结号”。

二、潜入水底捉活鱼,提升经济报道深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融媒语境下,各种自媒体发展迅速,给主流媒体占领舆论制高点带来新的挑战。党报要想持续保持和发挥应有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引导力,就必须遵循传播方式变革的规律,坚持把内容建设作为立足的根本和突围的利器。因此,党报的经济报道要坚持“优质内容为王”,敏锐地捕捉经济建设中采取的新举措、涌现的新亮点、展现的新气象,沉入一线、潜入水底,将报道触角延伸到现象背后的本质,挖掘新举措、新亮点、新气象背后隐藏的经济规律,并进一步预测出发展的趋势。

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提升经济报道的深度,就必须由表及里层层抽丝,进行动态化、立体化的展现。“加快形成创新高地构建创新体系”系列报道就注重使用这种报道技巧。例如在《围绕主导产业,在创新发展的赛道上奔跑》一文的采访报道中,记者深入平顶山市发改委、工信局、科技局和多家企业采访,围绕创新与主导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挖掘出大量生动鲜活的企业和产业创新案例,在写作中将报道分为3个部分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从该篇稿件的3个小标题——“创新,突破制约尼龙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瓶颈”“创新,产品技术由‘跟随者’变成‘领跑者’”“聚合,主导产业创新体系网络越织越密”就可以看出3个部分既相互独立又巧妙关联,使整篇报道系统、深入、立体,科学阐释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这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规律。

点面结合拨云见日。在“面”上突出“点”,是提升地方媒体经济报道质量的重要前提,也是切实服务区域经济的重要途径。“加快形成创新高地构建创新体系”系列报道在整体报道策划中注重点面结合,既有《围绕主导产业,在创新发展的赛道上奔跑》《多元化支持,为科技创新注入澎湃动力》等反映全市整体创新工作的报道,又有《巨龙生物以科技创新撑起行业“龙头”》《派出科技服务员 跑出发展加速度》等突出某一企业和单项创新工作的报道。同时,系列报道在单篇报道中也注重点面结合,例如在《科技研发,让创造动力竞相迸发》一文中,记者采访了大量企业,用现场化的报道内容和大众化的新闻语言将一个个具体的企业和产业发展案例有机拼成一个“面”,来反映科技研发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而不是空洞地描述现象或死板地罗列数据。点面结合不仅让报道有了深度,而且增加了报道的可读性,让经济报道更加生动形象。

观点鲜明“引文入深”。新闻评论一直被认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系列报道中注重使用评论这一党报的传统优势“武器”,推出的3篇评论员文章——《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坚持依靠创新赢得美好未来》《坚持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效保障》,从为什么要创新、怎样用创新驱动发展、如何实现持续创新等不同角度,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论证,发人深省、引人关注,也为整个系列报道定了基调、明确了方向,进一步凝聚了共识、增强了信心。

三、全媒联动共传播,提升经济报道广度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能够使主流媒体在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中进一步发挥党媒的权威优势,运用互联网平台、5G技术、短视频流量,把主流声音传播得更广、更远。做好经济报道也必须顺应这一时代潮流,更好地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充分运用全媒体平台提升传播广度。

近年来,平顶山日报社坚持移动为先,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流程管理,狠抓人才技术,持续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建立了纸媒、网媒、移动客户端等多平台融合的传播矩阵,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占领主阵地。在“加快形成创新高地构建创新体系”系列报道中,平顶山日报注重全媒体协同发力,坚持多平台发声、多渠道传播,既把纸媒的原创新闻、深度报道、权威评论等向平顶山新闻网、平顶山微报微信公众号、平观新闻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平台延伸,充分发挥党媒的舆论引导作用,也积极利用短视频短小精悍、鲜活快捷、吸引力强、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发挥平顶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下属短视频制作团队“小琳工作室”的专业优势,制作了一批优质短视频,实现了经济报道由静态表达到动静结合表达、由一维展示到多维立体传播的升级,满足全媒体时代多终端立体化传播和受众多层次体验需求。

多渠道传播纸媒优质内容。平顶山新闻网、平观新闻客户端均在显著位置设立“加快形成创新高地构建创新体系”专题进行联动发布,将记者采写的图文报道第一时间上网站、进手机端,平顶山微报微信公众号选择重点报道在头条进行推广,有力拓展了报纸文图报道的传播渠道,吸引读者在文章后跟帖点赞,形成了宣传合力、壮大了规模声势。

新形式传播原创短视频。“小琳”是平顶山日报社紧抓短视频传播风口培养的党报“网红”记者,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短视频团队“小琳工作室”近年来持续深耕短视频传播领域,有力提升了党媒信息传播的广度和受众黏性。围绕“加快形成创新高地构建创新体系”,“小琳工作室”以Vlog形式,以“小琳Vlog|体验鹰城创新力量”为主题,制作了《和您一起探访平顶山创新载体平台,体验创新力量》《带你看这家企业打破西方技术垄断的独门绝技》《探访炼焦煤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看瓦斯如何变害为宝》等系列短视频。这些视频以主持人“小琳”的视频日志形式,带观众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精特新企业等,讲述平顶山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故事。除此之外,“小琳工作室”还将报纸刊发的3篇评论员文章,配上平顶山经济建设的视频画面,制作成视频评论,通过平观新闻客户端、平顶山微视视频号、平顶山日报官方抖音号等端口传播,取得了良好的二次传播效果。

在媒体深度融合、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党报要充分发挥引导舆论、凝聚人心的作用,对中央经济政策学深悟透、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坚定正确报道方向,加强经济报道策划,强化内容和手段创新,通过提升经济报道的准度、深度、广度,进一步彰显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稳增长汇聚力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擂鼓助威。

[1][3]郑庆东.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做好经济宣传工作[J].新闻战线,2021(07):2-5.

[2]陶克强,朱胜伟.党报经济报道如何体现“高质量”要求[J].中国记者,2019(05):101-102.

[4]陈志强.地方经济报道应切实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219-220.

猜你喜欢

平顶山系列报道党报
平顶山学院作品精选
热烈祝贺《平顶山日报》复刊40周年(1982-2022)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四 不简单:从议案到提案都成“金点子”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三 不容易:从路上到云上都有“黑科技”
平顶山诗群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平顶山:第四支红九军诞生地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