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体育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2022-06-08杨川

新视线·建筑与电力 2022年4期
关键词:融合途径大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

杨川

摘要:健康心理和健全身体间具有密切的联系,随着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改革,体育教学应携手心理健康教育共同发展。如今,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准,促使其与体育教学有机融合,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关键任务。因此,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注重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及体育教学内容,全面关注大学生身心发展态势,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及综合发展保驾护航。基于此,本文章对大学体育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大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途径

引言

据调查,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主要表现为行为异常、人际关系敏感、心理承受力弱等,甚至产生焦虑、逃学、抑郁等问题。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化,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已成为体育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大脑皮层的功能正常,能在一定的条件下保持良好的状态;在心理方面,指的是人的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能够维持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稳定;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得到满足,从而达到身心的平衡发展。职业院校的学生正处在学习的关键时期,他们正处于长知识的阶段和培养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思想以及心理可以为学生的学习与日常生活提供助力,使其在面对学习或生活上的困难时积极应对,针对出现的问题仔细分析,使自身具备分析与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大学体育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坚强意志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明确学习目标及生活目标,并且为自己的目标与理想不懈奋斗。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常伴随一些极具对抗属性的项目,在这些体育运动项目中,学生很容易被激烈的对抗氛围感染,即使极其疲劳,也能生成合作与竞争意识。所以,通过体育活动,可有效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及顽强拼搏的意识,促使其生成克服困难的勇气。除此之外,通过各种体育团体活动,也能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团结友爱和拼搏奋进的意识,使学生感受到集体主义精神,养成优良的心理品质。

(二)有利于构建协调的人际关系

大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借助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踊跃地参与一些有益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在互相合作中逐渐提升自身的思想认知,培养奉献和合作的意识,提升社交能力。而且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各种不同的集体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锻炼机会,让大学生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深层次地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真正体现出现代大学体育课程在学生培养和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

三、大学体育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途径

(一)在体育课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课教师要切实了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因人而异地确定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日常体育课教学中,通过设置胜利、失败、挫折、磨难、合作等教学环节和措施,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大学生施加心理影响,磨炼其意志品质,增强其自信心,提高其心理承受力和自我调控的能力。要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和感染大学生,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邀请一些世界冠军或国家优秀运动员来校讲学,甚至开设高水平短期体育课程,以体育运动健儿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意志品质和高超的技战术水平鼓舞大学生。同时,要充分信任和尊重大学生,为培养和强化其自主意识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求胜欲,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

(二)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

大学体育教学与基本的理论课程不同,其目的在于提大学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以及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大学生都能拥有良好的体质和心理健康状况,为大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因此,新课程背景下,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并不断完善体育教学体系,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理论指导和体能训练。教师可以让学生掌握大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如教师可以借助交流平台,将各个学期的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发放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有利于课上更好地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在新的学期,教师还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与谈心,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心理健康状况,从而可以有效地安排接下来的课程与学习内容,能够极大地提升大学体育教学效率,有效锻炼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加强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注重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参照体育教学大纲要求,每一名体育教师都要吃透体育教材,意识到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找到体育教材中包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田径课占据着重要的比例,是每一项运动的基础。因此,教师应优化具体教学方法,善于找到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的放矢地落实教学工作,以保障学生“新陈代谢”效果有所加强,促进学生系统及器官功能得以发展,培养学生果断、勇敢且坚毅的品质。再如,在球类课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促使学生“胜不骄”以及“败不馁”,学会奋勇拼搏以及在各种活动中关心同伴。

(四)重视体育课教师的心理健康和教育水平

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于教学过程极为重要。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是要具备良好的心理修养和师德修养,并要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因此,体育课教师需要加强教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学习,懂得心理辅导技巧和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同时,体育课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理解、尊重和信任大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创造一个和谐、融洽、健康向上的人际交往环境,使大学生各种异常心理及相应行为能够得到一定預防。体育课教师还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业务水平和教学素养。

(五)活化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的方式

对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常见的健康问题予以疏导,不仅要强化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给予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要对其展开必要的心理辅导。体育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对学生实施教育。为此,大学体育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创设丰富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体育活动中得到心理辅导。例如,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的关注,掌握学生课程学习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创设教学活动,并借助实际的教学活动完成对大学生的引导。

结束语

总之,大学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首位,在引导学生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不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学不仅是为了最大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还是为了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培养自己的思维意识和架构能力,提升团队的配合度。并且,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仅可以潜意识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收获许多快乐和潜意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韩玉波.大学体育渗透积极心理学的有效指导策略[C]//.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0:1718-1719.

[2]方高剑.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实践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11(19):104-105.

[3]麦军.大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4):42-43.

[4]王键.高校学生体育心理问题与改善路径探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12):67-68.

[5]乔铭,李晓汝.大学体育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福建茶叶,2020,42(04):29.

猜你喜欢

融合途径大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探索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关于大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课程的探讨与分析
“思维引导”法在高职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中实践效果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探究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以临沂孝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